这个特殊的2020年,你读了哪些书?

如题所述

在这个疫情肆虐的岁末, 身边所有的人都“阳”了,有种渡劫之感,唯有拿起书,才觉得可以自由呼吸,感到劫后余生的庆幸。这些书,是在上班途中,或干家务的时候,零零碎碎挤出时间在微信读书听完的。

这一年沉溺在一套世界史里,需要查阅很多资料,经常用铅笔在书页间写写划划,特别享受心静的过程。在微信读书读的这些书,断断续续写过一部分书评,剩下的挑选一些,整理记录在这一篇里吧。终究是有所爱,才能有所坚持,将所爱落在了字里行间,也算一年光阴没有虚度。

2022,再也不见。

1.【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 1931-1945】 鹤见俊辅(日)

梁文道推荐的这本书,果然非同凡响。鹤见俊辅先生,作为一名参加过战争的日本学者,对日本在战争中的反思特别真诚。本书将1931-1945年日本对中国的战争脉络梳理了一遍,尤其对日本国内学者的“转向”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真是难得的好书。
2.【春牧场】 李娟

《春牧场》比《冬牧场》的生存环境稍微好点,但也是充满了艰辛。哈萨克的游牧民族,一年四季跟着牛羊的牧场四处迁移,他们每次搬家的时候,都会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把驼队牛羊马群收拾得整整齐齐,精精神神走在路上。李娟刚开始不理解,后来才明白为什么他们要盛装打扮,因为一路上会遇到不少牧民,他们要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看,这也是他们迎接新生活的开始。
3. 【漫长的告别】 雷蒙德.钱德勒 (美)

一次真正的告别,从真正了解开始。这本书语言幽默,充满机巧的讽刺,对人性的分析也是辛辣绝妙的。漫长的告别,对社会的各种阴暗面的揭露一点都不留情。
4.【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上野千鹤子 (日)

我认为的女性主义,并不是和男性为敌,或者想要成为男性,而是不以男性的标准被要求,以自己的女性身份,要求得到和男性平等的权力和自由。
这本书以两个女性对话的形式展开讨论,非常有趣,推荐每个女性来阅读。上野在《厌女》中提到,“降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女性是不厌女的。对女性来说,女性主义就像自我和解的战斗。如果真存在不厌女的女性,女性也就不需要成为女权主义者了。”

并不是很认同上野对“女权主义”的定义,但喜欢她的这句话:女权是不害怕争论的思想。女权主义者不是想当男人的女人。女性主义绝不是弱者试图变为强者的思想,女性主义是追求弱者也能得到尊重的思想。

很喜欢书中引用的印度批评家斯皮瓦克的话:“无论概念来自何处,都要物尽其用。就像 “性骚扰”(sexual harassment)、“家暴”(domestic violence)、“男性友爱”(homosocial)、“厌女”(misogyny)这些外来词语的定义,无不经过大范围的争论,才渐渐清晰。掌握了概念,能把不舒服的感受变作话语表达出来,形成文化,以对抗文化。

之前只听说 “慕强”,第一次了解到还有专门的名词叫 “weakness phobia”(恐弱)。上野有句话极赞 “所谓强者的特权,就是可以无须对弱者展开想象力”,概括了权力关系不对等的常见问题。然而,每个人都是从弱者(婴儿)发展成长,也终将成为弱者,强者难恒强。人不会总处于优势地位,为弱者考虑,也是为某一天可能陷入洼池的自己考虑。
女性遇到讨厌的事情,要毫不掩饰地表示出来,学会拒绝,学会对抗。和男性之间的相处,我们可以去慢慢改变他们的偏见,让他们学会以女性的身份去换位思考,男性的改变,总是从每一个女性的努力开始。不要灰心。
5.【知晓我姓名】 香奈儿.米勒 (美)

感谢香奈儿.米勒,这个华人女子的这本书,让我深层次地感受到了一个女性被性侵后所经历的伤害。性侵的破坏,不只是对一个受害人的身体或精神的摧毁,甚至是一个家庭,以及全社会对人的信任,让每个人小心翼翼,树立藩篱,互相攻击,越来越孤独和挫败。

这种伤害如此真实,细微,根深蒂固,会让一个女性失去安全感,对自己充满怀疑,觉得自己失去价值。很多人就此躲起来,不会想到去书写一本书,更不会有机会让它出版,成为畅销书,鼓励更多的受害者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说香奈儿也是幸运的,她遇到了温暖的家人,支持她的爱人,还有整个美国社会的民主开明。
她在书中说:“你是无与伦比的,你是美丽的,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不可否认,每一天的每一分钟,你都是强大的,没有人能把这一切从你身上夺走。世界各地的女孩们,我和你们在一起。”这段话是如此有力量,只有经历过苦难的女孩才知道受害的女性内心真正的需要。

这本书,每个女性都应该阅读,释放内心的压抑,重新建立信仰,做一个强大的人。这是一个真正的受害者的心声,它们一直不被诉说,不被听见,不被理解,这一次终于有人有这个能量可以把所有的感受都分享出来,让其他人尝试去接受真相,共情他们所遭受的一切改变,这本书的意义就在这里。
6.【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 奥丽亚娜.法拉奇 (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