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深圳这座城市立足?

如题所述

转眼来广东三年了,我原以为第三年就会慢慢变好,但是在即将迈入28岁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比以前更迷茫了。

这三年间,换了多份工作,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在做传媒行业。

好在,工作是自己喜欢的,业余也可以通过码字换取收入。

第一年是2018本命年,过得非常艰难而且狼狈,租房和找工作被坑不说,也算是像所有普通毕业生一样,遭遇到社会的毒打,也曾想过靠亲戚落脚,也曾想过找个男朋友,或许情况会好些。但是发现,人终究是孤独的,谁也靠不住。

这是我不愿意再去提及往事的原因,也不想再依靠任何人了,但是一个人又很累很累。

有种苟且偷生的感觉,今年是牛年,我预感到自己的情况不会太好,所以还是有份稳定的工作,再搞副业,维持生存即可,创业对我们这种普通老百姓来讲,太难太难了。

总体来说,第一,适应社会和工作的能力要加强。我连续干了两年才慢慢摸索到市场和商业的一些规律,这是来广东的第三年,情况肯定比刚出来要好些,但是依然没有很大改善,原因是缺乏平台,资源和人脉,这些外在的支持力量,一切都要靠自己,太难了。

第二,没有建立一定的财商和赚钱能力。步入社会后,我发现自己在大学学的那点东西根本没啥用,步入一个新的行业,一切都要重新来过,由此踩了很多坑,也浪费了一些时间。

第三,持续巩固学习新的技能。文案、PS和摄影师作为一个新媒体从业人员必备的技能,没有这些,根本不必去出去找工作了,因为你会处处碰壁,学历一般,能力一般,最后只能浑浑噩噩。

这三年,很孤独,有些事情都要独自面对,没有办法,一边维持生存,还要守护自己的写作梦想,简直就是难比登天。

幸运的是,2020年我也已经签约出版社,30岁之前可以出版自己的书籍,也希望在而立之年拿到硕士学位,博士暂不考虑。先落户再说,努力奋斗,能不能买得起房看命了。

经历了社会的闯荡之后,我反而有些羡慕体制内稳定的工作,至少不会炒你鱿鱼,有些公司实在太坑不值得浪费时间去为它卖命。

回想起来,毕业后想去的第一站其实是北京。但是现在我觉得自己很庆幸没浪费这几年时间。毕竟,在深圳这座城市都很难落脚,更别提北京这种人才济济的城市了,肯定数不清的硕士博士,而我普通的家庭和出身,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

现在,假如不回老家,留在广州,已经是我最后的退路和极限了。一方面我会提升自己学历,凭借自己的实力,拿到一本硕士还是有可能的;另外一方面,我会提升自己的综合技能,摄影和剪辑,媒体人的基本技能,也愿意去学习。

愿意坚持长期主义发展,哪怕暂时看不到收获,愿意奋斗到40岁。很多人都说承认自己的普通,回老家吧。

现在自己的情况,回到老家可能会更惨,因为我不喜欢教书,也不喜欢跟小孩子打交道,公务员也不一定能考上,我只是生活当中一名普通的写作爱好者。

广东漂泊这三年,彻底明白了,工作当中,不要矫情,更不要玻璃心,不然赚不到钱。

不能太感性而失去理智,不要冲动。说白了你是去赚钱,不是交朋友的。

别对工作投入太多感情,更不要和工作谈恋爱。

说白了,工作就是一份赚钱谋生的工具,做的好与不好影响的只是你钱拿多拿少的问题。

那些说工作带给自己足够精神成就感的人,大多数都是赚得够多了,物质生活优渥才开始考虑精神满足。

记住,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永远不过时。

如果你没有到达那个境界,就不必赋予工作太多含义。

受到客户表扬了,老板赞赏你了,那都是锦上添花。人家今天可以赞赏你,明天就可以因为业绩不好责骂你。到时候你一定会觉得,怎么能这样?

但现实就是这样,职场上99%的人都是功利的,自私的,不会和你有什么真感情的交流。

在这里按结果论英雄,也按结果“交朋友”。比如千万不要觉得我做这个客户这么久了,感情这么深了,以后万一没做好掉了怎么办?

不怎么办,重新找新客户补空业绩亏空就好了,别谈什么有感情深舍不得。你舍不得人家,人家可舍得你。

把感情剥离掉,有问题解决问题,做到这一点有个什么好处呢?你会省掉非常多不必要的担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