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STEPPS法则分析抖音爆火的原因|《疯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为什么有些产品、思想、行为能像病毒一样迅速入侵到人们的生活中,即使没有金钱的激励也会引起大规模自发的传播与分享?

冰桶挑战、微信红包、支付宝集五福,乃至如今爆火的抖音,这些“疯传”的事物背后是否有冥冥中的“推手”来助阵?

其实看似纷繁复杂的疯传现象都可以用乔纳▪伯杰著作《疯传》中的六大理论来解释:社交货币、诱因、情绪、公开性、实用性和故事,简称STEPPS法则。

以抖音为例,本文将简单的介绍下这六大原则。

一、社交货币

所谓社交货币,用通俗一点的方式来解释,就是可以成为引起对方兴趣、成为谈资的事物。

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交是人最基本的属性之一。“我们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招人喜欢,想要获得社会认可的欲望是人类最根本的动因”。如果一件事情是新奇的好玩的值得被谈论的,那么谈论者本身也会成为“新奇好玩”的代名词,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抖音宛若一个巨大的社交货币“储蓄罐”:用人民币叠520、宛如仙境的茶卡盐湖、神奇的手膜粉、换脸般的化妆术……每天还会有源源不断的优质“货币”被投入进来,无法不引起大众的讨论。

二、诱因

所谓诱因,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让人一看到就联想到另一个事物的东西,通过这个东西的刺激,可以让人持续的谈论某个事物。

对于抖音而言,极具传播力与感染力的BGM就成为了其传播的重要诱因之一。大量优质PGC内容将音乐与内容结合的天衣无缝,即使如《醉赤壁》这首几乎被人遗忘的歌曲,也竟因“确认过眼神,我遇见对的人”这句歌词而再次走红。

只要能放音乐的场合,我们往往都能听到抖音神曲的出现。只要我们听到这些神曲(诱因),就能再次强化对于抖音的认知,反过来刺激了抖音的进一步流行。

三、情绪

根据书中所做的研究,高唤醒类情绪对于事物的传播有非常重要的的作用。 所谓高唤起性情绪就是指惊奇、喜悦、愤怒等情绪。

惊奇,自不必多说:犹如仙境的美景、长的比女生还美的小哥哥、汽车钥匙没电了还能这么开门、海底捞还能这么吃……这些内容本身很容易引发大家的讨论与传播;最有意思的是有一条BGM是专门用来做反转的,而且结果往往出人意料,能引发更加强烈的惊奇情绪。

而感动,也是抖音的重要内容之一。“别人家的老公从来都没有让我失望”系列,虽然名字有调侃的成分,但这也能读出对他人伴侣的羡慕。虽然无法确定视频内容的真伪,但这段“情节”本身就非常令人动容,可能很多人就默默地分享给了自己“不争气”的另一伴。

四、公开性

公开性的意思就比较显而易见了,任何事物想要流行开来,势必能先让其他人看到。

抖音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各地的抖友会通过“社会人”装备, 汽车的“滴滴滴”抖友暗号来找到同伴、海底捞\一点点的抖音吃法……这些趣味性的公开性“联络符号”,让大家都知道身边就有都有存在,那么自己参加就没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了。在社会认同感进一步驱使下,为了增进归属感,即使没有玩抖音的人也更容易被裹挟到抖音的大军中。

五、实用

抖音的短视频除了有趣外,实用也是其吸引人的一大特征。

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逗女朋友开心、用什么神器可以轻松擦污渍、用什么办法可以在便签纸上打字、如何抓娃娃……这许许多多可以让我们生活更加便利的内容本身就是最能引发人分享的“社交货币”。

六、故事

任何道理、知识等枯燥无味的事物用“故事”的形式来讲述,瞬间就能吸引他人的关注,深化印象。抖音本身由于篇幅所限,能讲故事的部分比较少,在此就不展开了。

当然抖音的爆火还跟很多因素有关,但《疯传》这本书中的这几大原则也正好能解释其中部分的原因。想要让自己的产品、思想等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确实可以好好研究这6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