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 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6
01 思考

一、断舍离是什么,它带来怎样的变化?

二、为什么会舍不得扔东西?

三、如何断舍离?

02 金句

断舍离是维持生活状态的工作,也是自我探索的工具。试着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使用精挑细选的自己喜爱的东西,这样就能够挖掘出全新的自己,也就是说,物品并不只是用来使用的,而是要进入更高的阶段,最大限度地利用物品的力量。

拥有就是深信不疑的错觉,理解了拥有本质,就能自然地涌出珍惜物品的心情。

以必需品、备用品、没用品进行分类

03 提炼

一般的整理收纳术把焦点放到物品上,更重视方法和工具。断舍离以人为主,探索: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断舍离是什么?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减少不必要的购买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从现有物品中做减法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断+舍=离。

断舍离并不是倡导人们去过朴素、贫乏的生活,它还包含了一层重要的意义:升级。

重新思考你和物品的关系,站在更高水准,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挖掘出全新的自己。

不断舍离会怎样?

一、没有收拾的屋子就像便秘,会产生心情废气。容易释放影响心情的废气,易陷入慢性中毒。

二、环境中会产生灰尘垃圾,因为是不喜欢的东西,根本不愿意擦拭和保养,长时间累计可想而知了。

三、种种苦恼,往往混杂在对物品的执着中。

断舍离,带来什么改变?

一、时间充裕,减少杂物,生活宇舒适、有序的环境中,日常维护物品的压力自然减轻,高质量的做其他事。

二、提升内在能量,在好的空间里,人与环境相处变得更加和谐,从情绪上远离负面能量,多了正向力量,能感觉到内心的平静、愉快、自在。做事效率更高,更从容,甚至可激发更多创作灵感。

三、通过限制物品总量,学会更加严格地筛选出自己喜欢的会真正使用的物品,自然提升了品位。

为什么舍不得扔东西?

作者提出,有三类人会舍不得丢弃物品。

一、可能是逃避现实的人。怕麻烦,不想面对烦心事,但今天轻松图省事的人,将来都会绊倒在往日的不作为上。

二、可能是执着过去的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逃避现实。因为每件物品都携带情感和回忆,物品等于复杂的个人历史。过去太美好,不愿意舍弃;过去很灰暗,舍弃的时候会痛苦,也会重新提醒自己曾经的失败。

三、可能是担忧未来的人。这些人的内心没有安全感。淘汰了物品,结果后来要用的时候找不到,所以总是担心。最后一类人群比例的最高的。

四、不是所有人都只属于某一类型,也有可能有人是三合一。

作者倡导我们丢掉什么东西?

一、是不用的东西,总想着有一天要物尽其用,但压根这一天不会来到。

二、是还在用,但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往往只是随便用用,但并不喜欢。

三、是充满回忆的东西,它们身上承载了强大的能量和气场。

如何实践断舍离?

一、任何时候,都以我为主,以我为中心做决定。

以人为主导,而不是以物品为主导。也就是在看待事物的时候,要以我和事物的关系为出发点。必须只考虑当下的我。

二、要学会宽恕自己,宽恕他人。

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的愿望。买回物品,但没有使用,这等于背弃了当时购买时的承诺,易产生愧疚感,甚至挫败感,不再相信自己的决策力,习惯性的自我否定。此刻要告诉自己,迟迟不处理堆积的杂物,还要经常看到它们,这等于对自己持续不断的负面评判和内心惩罚。

三、突破“不配得”心理,不将就。

什么是“不配得”心理?若已经习惯了生活在不喜欢、不需要的事物中,也就是经常处在“将就、凑合”的状态,那么就是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我配不上更好的”。

断舍离的实用行动方法

一、筛选物品标准尽量简单,舍弃物品有仪式感。

二、个性化安排整理时间,根据能利用的时间段安排整理行动。

三、一个动作可以拿到物品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