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实例 谢谢了

如题所述

1、唯物主义实例:

在西方,类似的观点还有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不能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组成的。原子论的缺陷在于科学认识水平低下,在当时有限的科学条件下人们没能把认识的水平深入到更细的物质世界。

在东方的中国古代社会里,也孕育了同样的哲学思想。如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说明了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

东汉王充提出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北宋二程提出的“万物之始皆气化;即形然后以形相禅,有形化”等,都反映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唯心主义实例:

佛教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儒家陆王学派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观点,即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的“理”,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德国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即是这种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神或原则。

客观唯心主义的所谓客观精神或原则,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它是通过抽象思维把它们升华或蒸馏为不仅脱离人头脑并且脱离或先于物质世界及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抽象非实体。

扩展资料

首先,把人类哲学史当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作斗争的历史,但这是错误的。在历史上,唯物主义只是人类思想中一个很小的分支,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是唯心主义的,他们大都相信神灵、灵魂,即便到了现在,相信神、上帝的人也不在少数。

人类历史上哲学的对立,在不同时候也有不同的主题,有时候表现为唯实论和唯名论的争论,有时候表现为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

而在中国的汉代,在哲学上则主要是汉儒所代表的宇宙论(强调人依附于天,建立一个试图解释一切的理论体系)与战国哲学强调的心性论(试图弄明白人如何认识世界,但不主张建立包容一切的理论体系)之间的争执。

在组织上主要是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论之间的合纵连横。所谓唯物主义,其实并不在人们争论的焦点之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