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税率如何计算

如题所述

法律分析:当期应纳税额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因为计算增值税的金额应该是不含税的,所以增值税的应交税金含税金额×税率。一般说金额没有特别强调,就是不含增值税的金额。原金额是包含增值税的,所以计算增值税时,应该换算为不含税金额。换算方法就是:不含税金额金额÷(1+17%)。现在增值税税率由17%变成了16%,所以要换算为含税金额,就是:含税金额含税金额×(1+16%)。属于新的含税的结算金额金额÷(1+17%)×(1+16%)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28
1、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简单点说:就是销售额(不含税)*税率
2、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简单点说:就是我们拿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税额
3、进项税额转出:所谓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将那些按税法规定不能抵扣,但购进时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数转出,在数额上是一进一出,进出相等。简单点说就是不能抵扣的税额
4、税率:13%、9% 、6%、0%一共四个,其中:
(1)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 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适用13%;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适用9%(当然还有如跟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资如农产品、食用油等):
(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增值电信服务、金融服务、现代服务(租赁服务除外)、生活服务、无形资产(不含土地使用权)适用6%;
(4)出口货物等特殊业务适用0%;
增值税的计算公式:应交增值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
实例:
A公司7月份购买甲产品支付货款113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税额为1300元。销售甲产品含税销售额为22600元。将含税1130元的甲产品用于职工福利
销项税额=22600/(1+13%)×13%=2600元
进项税额=1300元
进项税额转出=1130/(1+13%)×13%=130元(用于职工福利的进项税不能抵扣)
应纳税额=2600-(1300-130)=1430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