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如题所述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指的是对于未成年人犯罪,主要以教育、感化、挽救为主,并不是以惩戒处罚为主。

司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犯罪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教育。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对因不满十六周岁而不予刑事处罚、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或者被判处非监禁刑罚、被判处刑罚宣告缓刑、被假释的未成年人,应当采取有效的帮教措施,协助司法机关做好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

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可以聘请思想品德优秀,作风正派,热心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离退休人员或其他人员协助做好对前款规定的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05
对触犯刑律的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适用刑罚,以教育为主;对触犯刑律的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减轻或免除处罚,以教育为主;对触犯刑律的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判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5-10-28
因为未成年人思想不成熟,对他的行为不能负全责。
第3个回答  2005-10-31
未成年人思想不成熟,主观恶性有可能与成年人不同
第4个回答  2005-11-10
现在副面的影响因素太多了,要想让未成年人能够明白更多的道理,就是要很好的教育他们,帮助他们刨析那些他们不理解,但是认为是正确的事情。
用理性的思维去感化他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