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上夜班,吃什么才能补充营养

如题所述

夜班多吃点鱼虾

全世界有很多人需要倒班或上夜班。白天活动,晚上休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顺应自然而形成的生活规律,有人称其为生物节律,也有人叫它生物钟。倒班或上夜班打乱了这一节律,扰乱了“时钟”,自然会带来诸多问题,影响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甚者会产生焦虑、抑郁、烦躁、头痛、头晕、心悸、腹泻等各种症状,临床上管这类疾病叫“夜班病
”。

倒班或上夜班的人普遍反映睡不好、吃不香。这种睡眠障碍、胃肠不适,还只是表面现象。研究发现,倒班或上夜班会影响人体免疫、神经、内分泌等多个系统的正常工作。有报告说,由于雌激素水平升高,连续3年或3年以上定期上夜班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几率要比正常上班的人高出40%—60%。还有报告说,人体在夜间会自然降低基础代谢,放缓生理活动,心脏负担也会相应减少;反之,如果夜间工作,对心脏的压力就会加大,使人出现心率不齐,容易导致心脏疾病。

那么如何调整生物节律,使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呢?有以下几条建议,供大家参考:

1.要保证有充足、高效的睡眠。尽快调整“时差”,在原来不是睡觉的时间段里睡好。白天睡觉时关好门窗,降低噪声干扰,卧室内的光线要尽量暗下来,人工营造一个黑暗的环境。睡前尽量不喝有刺激作用的饮料,如咖啡、浓茶、酒精饮品等。上床后精神放松,做一些自我放松的心理暗示。倒班或上夜班人的卧室要少用红色装饰,因为红色同样也对神经有兴奋作用。

2.除去工作和睡眠外,每天的其它时段,要安排好自己喜爱的各种活动,如锻炼、唱卡拉OK、购物及其他兴趣爱好。平常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身心耐受力,锻炼还可以放松紧张的大脑皮层。要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感到,除了时间颠倒外,其他都很正常。

3.要注意安排好饮食。夜间工作人的饮食应多一些高蛋白食物,如肉、蛋、奶、豆制品等再配以新鲜蔬菜。白天,则要改为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清淡饮食。睡前千万不可暴食,但可喝杯牛奶,帮助睡眠。有报告说,鱼、虾等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调整“时差”,不妨试试。

4.出现经常性失眠、乏力、头晕等明显“夜班病”症状的人,要去求得医生的帮助,自己随意买药吃的做法不应该提倡。

长期从事夜班工作,这就必然改变人们习惯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常会使人感到疲乏无力,工作效率下降,甚至会损害健康。因此,经常上夜班的人,很有必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科学地安排好夜班后的生活,避免健康受到影响。

常上夜班的人,首先要消除上夜班会影响身体健康的恐惧心理。人的大脑活动,具有兴奋和抑制两种过程,当人们劳动、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兴奋过程占优势,睡眠时抑制过程占优势,其兴奋活动即被抑制所限制或替代。其兴奋活动即被抑制所限制或替代。人的昼作夜息习惯,是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上夜班使这种规律颠倒了,开始有些不习惯,一段时间后,将逐渐形成新的规律,一般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但是有的人由于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夜班后睡不着,就干脆不睡,而去打麻将、做家务、逛商店、看电视或做其他事情。这样当然会头昏脑胀,无精打彩,必须采取措施纠正这种做法。例如做到情绪稳定,按时就寝;睡前就餐不宾过饱,不饮浓茶、咖啡;不做剧烈活动,不看情节紧张的小说、电视;可放一曲悦耳的轻音乐,喝一杯牛奶,吃一片面包有利入睡;睡前嗽口刷牙,保持口腔清爽,睡前梳梳头、上床前用热水泡脚15分钟,或洗个温水澡。居室环境安静,空气清新,光线暗淡,或睡前做几分钟的体操,可调节大脑的兴奋抑制的平衡,使人容易进入梦乡,国外有人研究发现,空腹饥肠辘辘会影响入睡,如睡前感到饥饿,可吃几片点心或喝杯牛奶,既可改善睡眠,又可避免睡后不久起床就餐,中断睡眠。

上夜班后,不少人食欲不振,吃饭不香,时间长了影响营养供给。因此,在膳食安排上要增加一些营养丰富可口的饭菜,吃些富有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鱼虾、蛋类及豆制品、蔬菜等,尤其是劳动强度较大的夜班工人更应注意。夜班工作多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尽管电灯光较亮,但由于周围环境较暗,明暗差大,很容易导致视觉疲劳,而维生素A是参与调节视多膜感光的重要物质——视紫红质合成的重要成分,能提高眼睛对昏暗光线的适应能力,对防止工伤事故有益。因此,夜班工作人员要注意补充含维生素A较多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蛋黄、鱼子等,蔬菜、黄豆、蕃茄、胡萝卜、红辣椒含有较多胡萝卜素,也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可适当多吃些。饭菜还应品种多样,尽可能做到色、香、味、型俱佳,以增进食欲,改善和保证夜班工作人员的营养供给,提高健康素质。

一年四季,尤其是冬春季节,昼夜温差较大,“夜班族”还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清晨下班,室内外温差更大,要及时加衣,以防感冒及因此而诱发其他疾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