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产生的必要条件

如题所述

学校产生的必要条件如下: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创造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大量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教育内容和专门传授知识、技能的社会条件。

4、国家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官吏和知识分子。

学校作为社会发展到特定程度而分化出来的专门化和制度化的教育形态组织,是人类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

学校是多功能社会组织,具有个体发展、组织实现、区域贡献三大层次功能。学校教育是相对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而存在的一种教育形态活动,而学校教育功能(学校育人功能)是学校的固有功能和主体功能。

但并非学校功能的全部,由于教育功能提供主体的丰富性、学校组织功能的有限性、学校教育的时空约束性等决定了学校教育功能具有一定限度,甚至可能具有负向作用。

学校的历史起源:

1、学校萌芽:

氏族公社末期的公共活动和议事场所,或兼为供养老人的场所。氏族成员中幼儿、青少年,在与老人的共同生活中从老人那里接受一定的生产生活技能,氏族生活的基本规则和风俗传统得以传承,因此这种公共场所就具有了学校意义。

2、官学的形成:

夏、商、周时期,奴隶主阶级垄断了知识技能,出现了专门针对职官奴隶子弟的国学、面各生产奴隶主子弟和普通平民子弟的乡学,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3、私学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导致“学术下移”,私学取代官学承担了传播学术文化和部分育人的功能。

4、儒家经学:

汉代前期,在汉武帝独尊儒术政策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起以中央太学为中心、地方官学为骨干,通过大大小小的私学辐射全国的儒家经学学校网络。

5、专门学校:

东汉中期,纸张发明,不仅因其材质特点促进了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的发展,也因其在整合知识和形成专业知识门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一大批专门学校得以建立,在唐代形成了鼎盛之势。

6、专科学校:

宋元明清之际,延续唐代专门学校发展之势,出现了武学、画学、外语学校等新的专科学校类型,同时也受惠于雕版印刷术的普及,书院、蒙学、社学得到了迅速发展,教育的普及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7、现代学制:

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国人在教会学堂的示范作用下,经历了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时期的主动办学,到清末建立近代学制系统后,经过不断改革,逐步按照现代学制系统建立起了各级各类学校,并实现了传统学校由男子专属向女子开放的转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