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的消费水平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1971年12月,我进厂当车工学工,每月16元。车工分为白班,二班,下午4点半至半夜12点下班。白班中午在厂里吃一顿。二班在厂里吃晚饭和半夜12点换夜饭两顿。那时还发粮票和肉票,但厂里每顿都有肉菜,肉菜称为甲菜,像回锅肉,肉丁那种只需两角钱一份。一般的小菜3分或5分钱一份。饭票用粮票换就是,不要加工费。所以,就算每天吃一顿甲菜每月在厂里吃饭开支每月26天算,只需要7块钱左右。剩余5块钱交家里伙食费,还剩4块钱零用。那时看电影8分钱,柑橘苹果之类3至5分钱一斤,硬糖1角钱买14颗,称都甭称,数给你就是。所以,4块钱用处大着呢!
说实话那时工厂里,学工16元,三年转正后30元,四年定二级工35元。老师傅8级工也就50来元。很多时候厂长的工资还没有8级工人高。到饭点了,厂长,书记一样地拿着碗敲着盘在工人队伍里排队端饭,一点特殊都没有。下了班厂长就住在我们一排平房里,经常一起拿着澡帕去厂洗澡堂洗澡,平常得像哥们儿。
那时人与人之间之和谐,很少有人因钱多钱少滋铢必较的。因为大家都这么走来,差别又不大,用不着黑着心走阴路哇。
要说消费水平,到了上世纪80年代,国内才开始普及12英寸电视机。我们家比邻居先买电视机,一到晚上我就把电视机抱到屋外,摆上_子,让所有邻居共享,开心极了。
我于1974年就买了上海牌手表,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现代人也许不屑一顾。但那时国内的科技水平就是这样呀,已是富足人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计划经济,解放不过二,三十年,与解放前相比简直就是天上与地狱之差_。所以全国人民热爱毛主席,感恩共产党。这种诚挚出自内心的情感是现代人难以揣摩到位的。
解放前,中国人均寿命才40多岁,到了七,八十年代,我爸活了86岁,我妈更是到94岁才寿终正寝。你说那时的消费水平如何?寿延就是很直接明朗的解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