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无论是对个人的成长还是对社会的进步,其决定性的意义与价值都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传统的思维定势与教育实践中,学习被视为一种艰苦的劳动,即所谓的“苦学”。中国古代有“头悬梁、锥刺骨”的“苦学”之说,强调学习者必须忍受巨大的身心痛苦,要“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才能进入学习的状态或达到学习的境界。对“苦学”的逻辑,民间更有极为朴素的认识与解释,如:“不受苦中苦,难得甜中甜”,“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强调只有历尽千辛万苦、孜孜不倦,吃尽“苦头”,方能苦尽甘来、“修成正果”,才能成为人上人、成为佼佼者。而现代教师常常用这样的格言促动学生“苦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等等,告诫、鼓励、鞭策莘莘学子,只有肯于吃苦、勇于吃苦、善于吃苦,下苦功,出苦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远大的理想、做出卓越的贡献。
然而每件事情,必然有两面。狄更斯曾说道:“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一个健全的的心态,快乐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古时候,有一位国王意外地受伤弄断了一截手指。国王便召见一位他格外宠爱的大臣,征询他对这事儿的看法。那位大臣告诉国王,这应是一件好事。国王闻言大怒,将他关进监狱,待断指伤愈后,国王又去打猎。不料竟带队误闯邻国国境,被丛林中埋伏的一群野人活捉。本来,依照野人的惯例,必须将活捉的这队人马的首领,也就是国王,献祭给他们的神,但主持祭祀的巫师发现国王断了一截手指,而按它们的律例,献祭不完整的祭品给天神,是会受天神谴责的,野人便将国王放了,抓了一个同行的大臣作祭品。国王回朝后,想起了那位大臣的话,立即将他从牢中放了。哪知大臣放后,却说在牢里是好事,否则陪国王出猎的人就是他了。事情的两面,这位聪明的大臣选择了积极的那一面。
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幸运也往往青睐积极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快乐之心学习,那么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不再是一种累赘,而是一种快乐。
也许,你会说,学习哪会有什么快乐可言?学习的快乐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当你经过千辛万苦,总算做出一道难题的时候,当一个总弄不懂的问题,你终于弄懂了的时候,当你掌握了一些新知识的时候,难道你不快乐吗?合作中的学习,你一言我一语,其乐融融;竞争中的学习,你出招我拆招,紧张刺激;一个人的学习,独对孤灯,思接千载,念触八极,无限的时空只对你情有独钟。成绩优异,可以冲刺更高的目标了,你该快乐;成绩平平,有更大的空间可以提升,你该快乐;成绩落后,你有多强大的反冲力啊!你的自信,会出产快乐!
既然学习可以获得快乐,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快乐学习呢?所以,我想大家猜到了以上讲话的主题,那就是:我学习,我快乐,我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