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装胸部m是什么标志

如题所述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装胸部m标志是の定色绒で右胸に着用した。将校准士官胸章は定色线の幅5mm、全幅39mmとされた。下士官兵胸章の场合は、将校准士官と同等のそれに幅3mmの绒制台地が付された。定色は以下の通り。

扩展资料:

佩戴胸标的要求都是一样的,要求如下:

1、着春秋常服以及礼服的时候,士兵及士官的军种胸标佩戴于右胸,上下正对齐右胸荷包,左右对齐左胸的国防服役章。军官的军种胸标也佩戴于右胸,上下对齐于姓名牌。

2、军官夏季着短袖及长袖衬衫的时候,军种胸标佩戴于右胸,上下正对齐右胸荷包,左右对齐姓名牌。(后与常服对齐方式相同)士兵及士官夏季着短袖及长袖衬衫的时。军胸标佩戴于右胸,上下正对齐右胸荷包。

3、着棉毛衣的时候,士兵、士官及军官将军种胸标佩戴于右胸。从军种胸标能辨认出一名军人的军种,军种胸标完善了我国军装的制度,增加军人的自豪感,威武感,也使军装增加了美观。

中央军委机关胸标:在07式军委总部胸标基础上,去掉交叉指挥刀,长方形底板左右两侧边的上下两角由直角形调整为圆弧形,颜色由银色调整为金黄色;

底板下托的银色橄榄枝较07式增强了线条力度;保留中间的盾牌及其上方的长城垛口,盾牌内五星去掉,改为较大尺寸的红黄双色“八一”五星军徽。“八一”五星军徽加盾牌中间红底色,象征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底板中间的松枝绿色和盾牌内的藏青、天蓝底色分别象征陆地、海洋和天空,寓意中国人民解放军具备全天候、全区域作战能力,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的钢铁长城。

中央军委机关直属单位胸标:中央军委机关直属单位胸标与中央军委机。

中央军委机关直属单位胸标

关胸标样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有两个:一是盾牌内采用银色五星,五星尺寸较中央军委机关胸标的“八一”五星适当减小;长方形底板左右两侧边的上下两角为直角形,底板及底板下托的橄榄枝为银色。其他均与中央军委机关胸标相同。

陆军胸标:设计风格与07式陆军胸标相差较大,设计元素也由象征传统陆军装备的步枪改为反映现代新型陆军的机械化作战装备、陆航元素等,反映了陆军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从区域防卫型向全域作战型转变而产生的新变化。

履带和机翼抽象而成“V”字形底托,底托中间镶嵌银色五星,五星下方为车(齿)轮与枪炮口加“十”字形瞄准线抽象而成的圆形

图案,两侧配橄榄枝,“V”字两条边以装甲履带抽象而成,并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机翼象形图形。用履带、机翼象征现代陆军三大主力装备:坦克、“十”字形瞄准线组合标志象征机械化装备和精准打击,体现了现代陆军“全域机动、立体作战”的特点,寓意“精确打击、百战百胜”。

火箭军胸标:设计元素由五星、导弹、象征胜利的“V”字底托、祥云状火焰(意指导弹发射时推进剂燃烧形成的气体)和橄榄枝组成。五星、导弹居中,导弹呈发射状态,“V”字底托向上、向外延伸形成祥云状火焰,火焰底色为深红色。

寓意火箭军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的“威慑核心、战略支撑、安全基石”。设计风格与陆军、海军、空军胸标既协调一致,又各有特色,表征作用明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军种胸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23

公元1938年/昭和13年/神武纪元2598年,制式98式军服,右胸前佩带M型兵种章(又称山型兵科章)。用于区分兵种的,颜色同之前昭五式的领章一样

山形(M字型)の定色绒で右胸に着用した。将校准士官胸章は定色线の幅5mm、全幅39mmとされた。下士官兵胸章の场合は、将校准士官と同等のそれに幅3mmの绒制台地が付された。定色は以下の通り。歩兵科 - 绯色 骑兵科 - 萌黄色 炮兵科 - 黄色 工兵科 - 鸢色 辎重兵 - 蓝色 宪兵科 - 黒色 航空兵科 - 淡绀青色 経理部 - 银茶色 卫生部 - 深绿色 獣医部 - 紫色 军楽部 - 绀青色 技术部 - 黄色

日军虽然于1938年开始使用"98式"军服并大规模配发M型兵种胸章,但是仅仅2年后,也就是1940年8月1日第585号敕令及陆达第33号文件,就取消了98式的M型兵种章。40年以后日军就不戴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6-19
军种色,网上可以搜道。(话说为啥要设计成m型,比昭和5式军装的肩章还难看)
第3个回答  2015-01-13
陆军左胸都有,不同颜色表示不同兵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