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的经济

如题所述

运城市按照“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调大”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一是重型卡车、农用车、商用挂车、动车机车等现代装备制造产业;二是电解铝、氧化铝、金属镁等铝镁深加工产业;三是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四是盐化工、日用化工、煤化工、焦化、医药化工等新型化工产业;五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产业。运城市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40.1亿元,比上年增长9.2%;财政总收入完成9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8.9亿元,增长22.0%;三大产业比重为17.2:44.3:3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98元。
2014年,运城市实现生产总值120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财政总收入完成101.7亿元,增长11.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8.9亿元,增长4.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697万元,比上年增加1227元,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226万元,比上年增加1818元,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25元,比上年增加840元,增长11.5%。 “嫘祖养蚕”、“后稷稼穑”、“舜耕历山”等与农业有关的传说均发生在运城。四、五千年以前,河东先民已掌握了种植高粱的技术,开中国高粱栽培之先河。三千多年前,已有劳动人民在黄河、汾河谷地建立了农业据点。新中国成立后,运城一直是重要的麦棉基地。辖区13个县市中的11个被列为山西省商品粮基地县,六个被确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两个被列为国家商品棉基地县,运城被称为“山西的乌克兰”。运城的农业形成了果、畜、菜、粮、棉五大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232家,其中,粟海、忠民、新绛蔬菜产业集团等企业跨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运城久负盛名的十大特色农产品:冬小麦、棉花、苹果、板枣、王过酥梨、绛县山楂、蒲州柿子、临晋酱玉瓜、万荣大黄牛、黄河鲤鱼。
运城市2013年农作物种植面积801.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2%。其中,粮食种植面积686.4千公顷,增长2.9%;棉花种植面积21.4千公顷,下降35.2%;油料种植面积11.2千公顷,增长2.6%;蔬菜种植面积57.6千公顷,增长0.5%;果园面积158.8千公顷,增长7.2%。全年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为366.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282.8亿元,增长3.9%;林业产值5.3亿元,增长15.7%;牧业产值51.7亿元,增长5.8%;渔业产值2.4亿元,增长15.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9亿元,增长5.5%。 2014年,运城市粮食播种面积990.4万亩,粮食总产量31.6亿公斤,比2013年增长1.6%。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为394.8亿元,比2013年增长5%。 2013年,运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52.1亿元;货物进出口总额完成174567万美元,其中出口完成48257万美元,进口完成126310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2889.4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客者17.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2.6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507.3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829.2亿元。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329.8亿元。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30家,全年保费收入45.5亿元。零售业完成430.3亿元,批发业完成61.8亿元,住宿餐饮业完成60.0亿元。
2014年,运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3%。旅游总收入268.8亿元,增长26.4%。外贸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同比下降14.2%。
图册部分图片来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