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心态平和的班主任

如题所述

教师是美的旗帜,职业要求我们用自己的美去教育、感化每一位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要树立起一个观念: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这就要求教育者用公正的眼光对待“独特”,并相信每个个体都具有可塑性。因此教育者必须具备良好心态,用平和塑造氛围,用心智创造成绩。一、抢在学生前边说“不”记得我曾经看过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中有这么一句话:“人类自然的天性,是做错事只会责备别人,而绝不会责备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没有人会为了任何一桩事情来批评自己,无论错误到如何的程度。”可能这句话有些绝对,但又不无道理。所以当你我要批评他人时,首先要斟酌这句话的内涵。因为批评,尤其是错误的批评只能增加一层防御,而且使他人竭力地为自己辩护;同时批评也是危险的,它会伤害一个人的自尊和自重的感觉,并激起外在的或内心的排斥和反抗。当问题发生时,建议老师要先学会对自己说“不”。如果你能在你的情绪爆发之前,让对方承认自己的不足或错误,并且是心甘情愿地“忏悔”,那你就可以获得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功,并能真正得到对方对你的谅解。就拿初一刚进校时的第一次黑板报来说吧:学校每学期都会安排两次主题板报的评比活动。由于之前的经验,我习惯性地等待学生的劳动成果,就没有过多地给学生以指导和规定,只是信心十足地等待着学校的评比。但等到最后板报上墙的那一刻(周四,学校周五检查),我傻了:版面设计普通无创意,字迹凌乱而无形,字体大小各异,就连纸张与纸张之间的衔接也出现了严重的错位,很显然,我这个外行都可以判断,这是一期极其失败的板报。这时习惯了板报一等奖的我心里上的落差可想而知。也许只有大发雷霆才能发泄我此刻内心的失望和不满。但不堪入目的黑板报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所以批评似乎已无济于事了。这时更需要的是自我反省—:学生出如此大张的黑板报已经相当辛苦,教师如果不肯定他们的苦劳,反而劈头盖脸先来一顿批评,你想,谁能从心里上接受,以后还有谁愿意义务地帮班级做这样吃力却不讨好的事情呢?于是突然的灵机一动,我对孩子们说——都是老师的指令下得不够到位,没有说清楚字体的大小和纸张的整体效果以及纸张之间的相互衔接、整体规划等,所以一切错误都在于我(指令不明确),因此对这期失败的黑板报我应该付全部的责任,我感到非常抱歉,让你们的付出没有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下次我一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奇怪的是,一向自我感觉良好、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学这时反而安慰我说,老师不能全怪你,如果我们几个同学在“动工”之前能多些心思,整体设计的时候考虑到您刚才讲的那几个因素,我们的板报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凄惨。事后,我也认真地琢磨了这件事,其实处理事情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在既定的事实面前,有时候以退为进,可能要比自我辩护更有力、有效。所以请记住一句话:用争夺的方法,你永远无法得到满足;可当你谦让的时候,你可能会得到比你所期望的更多。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黑板报的整体效果一次比一次进步,同学们也乐意去做这件事。 二、要允许学生的个体差异人与人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即个体的差异性。每个人都属于自己特有的一种类型,而我们不能用既定的标准来给类型硬性打分,因为每种类型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也存在相应的劣势,作为教育者,一定不能用绝对的标准来衡量不同的个体,我们必须先接受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地去读懂个体,并积极地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差异,从而找到最佳的匹配点,找准适合自己的位置。只有做到真正的扬长避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功效和作用。但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升学的压力往往使我们衡量的标准发生了严重的倾斜,我们时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言辞。例如:“你看你,为什么你总是考这么少的分,而某某某每次都是班级第一名”;又或曰“你不仅学习笨,甚至连扫地都没人家干净,看你还有什么资格说话”……其实,这些都是严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语,老师本身就是一种极其不平和的心态,忽略了学生身上“东方不亮西方亮”的个性特征。试想想,如果我们的学生用这段话来反驳我们老师,那将是怎样的尴尬:40多岁的奥巴马当上了美国总统,老师您也快40岁了,您将来可以成为他吗?校长妈妈三十多岁就当上了校长,您为什么至今还只是个普通的老师。我想,这种尴尬的场面谁都不想见到,因此,我们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请不要将这个个体和那个个体进行比较,而且人与人之间确实也没有可比性。比如我班的GC同学,平时学习不努力,而且生活极其地悠闲自得,时不时地还说别人一些“风凉话”,在学习这方面无任何优点可谈,成绩一直“稳定”在班级最后一名。但这位同学除学习之外有很多的优点:比较有爱心和乐于助人,比如,汶川地震时他捐款一千元;平时只要有学生需要帮助时,他总是一马当先,毫无怨言;班级打扫卫生时,最脏最累的活他从不推脱,常常把自己弄成一个小泥人;犯错误了总是最先承认。再看,另一些成绩优秀的同学,捐款五十元,还振振有词地说,钱不在多少,只是心意而已;晚自习时,有同学问他问题,为了争取学习时间,他就敷衍地说上一句“不会”;别人在整理教室时,他躲在教室外面学习;犯错误时总先把别人推到第一线,而为自己找一堆理由,俨然他就是“真理”等。如果我们比较一下这两个同学,那作为老师的你会赞扬谁呢?不言而喻。以上可见,学生没有高低好坏之分,只有类型风格的差异,所以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必须更多地去了解学生、认可他们的品质,保持一个教师应有的公平的评价尺度。教师如果能很好地爱护他们的差异性,并积极地调动他们的差异性,抓住最突出的独特性,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教育过程中切忌激起他们的反感,如果彼此相处、交流带上了情绪,那效率也一定被情绪化所感染,并直接受到影响。所以我们要在肯定学生优点的前提下去间接影响他。要做到这些,教师就必须要有平和的心态。当然,也不排除极其另类的学生,那就另当别论,须进行独特的个别教育。 三、注重自己的个人修养不知大家可否还记得这句话:“即使遭受冤屈,也要保持微笑,这就是修养。”在老师的心中始终要有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学生毕竟是孩子,他们虽然拥有成人的梦想,并渴望绝对的独立,但事实他们却只有孩童的办事及承受能力,所以注定了要犯错误,而且是接二连三地犯错误,教师的任务就是将他们的错误指出并一次又一次地帮助他们改正。所以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首先不要大惊小怪,要知道错误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也是他们不断进步和走向成熟的阶梯,切不可事事先责备,动不动就“惊天动地”。虽然在学生犯错误时,教师站在真理这边,但切忌不要因为真理在我们这里,我们就可以振振有辞甚至耀武扬威。要知道教育者的使命是教育受教育者,而不是凌驾于受教育者。教育的本真在于“引”,而不是“压”,学生真正佩服的是教师的“德”。当然威逼利诱和恐吓镇压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教师楷模和榜样的形象就不复存在,以德服人也就成为一纸空文。教师要保证自己的形象和修养,要用自己的“德”去树学生的“风”,(其实无数事实证明:人在发怒或意志消沉的时候所做的决定95%都是不正确的或过激的。)正所谓要达到“不怒而威”的境界。比如:上学期,班级男生在宿舍闹着玩,但后来玩“火”了,于是愤怒地用拖把将宿舍的门捅破了两个洞。当你听到这个讯息的时候一定非常生气,并有一种“毒打”他们把他们也打成门那样的效果最为爽快,性情中人都有发泄的冲动,但这种无济于事的处理最终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后来我将两个学生叫到一起,索性把处理权交给他们自己,由他们自己陈述事情的经过并自己协商最终处理的办法。孩子们往那里一站,那种紧张一看就知道他们已经认识到错误了,由于要达成最终的处理决定,两个孩子又在认真地商量着,似乎彼此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和解,最终,他们告诉我的答案是按照学校的规定赔偿。其实老师如果处理的话,除了批评就是赔款,结果会完全一样。但如果赔偿从老师的口中说出,可以想象学生的心里一定会嘀咕,甚至还会埋怨学校的门质量很差等不平的话语。但他们自己说出处罚的结论,就似乎有种“愿赌服输”“主动认罚”的意思,自然也就毫无怨恨,只能欣然接受了。既然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学生还能友好地商量,而且也不用老师说话、无需批评就解决了问题,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另外,可能还有一个你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是因为老师的没有批评,学生会对你感激不已,既然一举多得,为什么不选择省心的方式呢?总之,总有比镇压和发怒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这离不开老师平和的心态。 四、学生需要的是一个合作者。我们总喜欢随自己的心意去做事,或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办事,没有谁愿意被人派遣或被人强迫。人们天性的至深本质,是渴求为人所重视;人们也希望彼此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没有人喜欢接受命令,所以我们要多用“建议”这个词。这样就给学生一种感觉,师生之间是合作者,师生之间需要的是协作和共同进步,而不是上下级之间的雇佣或命令式的关系。因此,当学生犯了错误后,用建议的方式会更好,因为你既保持了对方的自尊,让他有了自重感,而且事实也证明合作比单干效果要强百倍。只有取得对方的真诚合作,对方才不会拒绝或反抗,并且会心甘情愿地被你“奴役”。既然是合作者,大家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而不是相互猜忌、相互拆台。合作双方的心态也会十分平和。良好的心境使人振奋乐观、朝气蓬勃,不良的心境使人颓废悲观、灰心丧气,做事缺乏热情。在平和的心境下,单位时间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无形中就发挥了合作的功效。举个例子吧,我们教师在工作中总希望自己是主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如果有“自愿”这个前提条件,每个人都会努力去做,并渴望一定做好,因为自己的选择“出于心发乎情”,才会真正用心去做。就拿我们自己来说吧,没有人愿意校长板着面孔给我们指派任务,或者在她的命令声、呵斥声中工作。同理,学生也不喜欢与“铁面包公”式的老师合作。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给自己做一个最准确的定位,我们只是教育者,而不是统治者。我们必须为合作者提供一个轻松的氛围,让他们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这自然离不开平和的心态。 当然,保持平和的心态还有很多很多方法和技巧,比如:不要争辩,因为任何人都会在争辩中成为输家,虽然你证明了观点,但你却在争辩中失去了朋友;要避免制造“敌人”,因为“敌人”总会和你背道而驰,给你前进的道路上铺上荆棘;让对方保持他的面子,因为面子是前进的动力,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他会放弃任何的点滴希望;鼓励细小的成功的闪光点,因为在光环的照耀下,他也会自然折射出新的光芒。其实,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总的原则之上——平和心态,真正懂得换位思考,而不是打着“育人”的幌子,发泄自己的情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