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和南水北调工程有什么关系

来个网站也可以

2002年,京杭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东线工程规划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连通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并作为调蓄水库,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东平湖后,分水两路。

一路向北穿黄河后自流到天津,从长江到天津北大港水库输水主干线长约1156千米;另一路向东经新辟的胶东地区输水干线接引黄济青渠道,向胶东地区供水。

扩展资料: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来说,在某种意义上说使古老的运河获得新生。大规模的调水和治污不仅为断流和生态功能区系统修复带来机会,而且也使大运河的整体性保护规划成为可能。

长达1000多公里的运河沿线,除了带动运河旅游、保障沿线水资源供给,更可以直接拉动沿线经济增长,促进沿线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江水北调工程基础上扩建新建十三级泵站,逐级抽水北送。各梯级河道输水位结合运河各段最低渠化水位设计,因此航道用水得以保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01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利用了京杭运河作为其输水通道。

受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影响,我国大河多为自东向西流,南北流向的很少,故中国古代人民人工开凿了沟通南北交通的京杭运河。到了现在,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又充分利用京杭运河河道作为输水通道,既使京杭运河的航运价值得到新的开发利用,同时也节省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投资,减轻了环境破坏。

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也可相机向黄河下游补水。

第2个回答  2022-02-21
2002年,京杭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东线工程规划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连通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并作为调蓄水库,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东平湖后,分水两路。
一路向北穿黄河后自流到天津,从长江到天津北大港水库输水主干线长约1156千米;另一路向东经新辟的胶东地区输水干线接引黄济青渠道,向胶东地区供水。
扩展资料: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来说,在某种意义上说使古老的运河获得新生。大规模的调水和治污不仅为断流和生态功能区系统修复带来机会,而且也使大运河的整体性保护规划成为可能。
长达1000多公里的运河沿线,除了带动运河旅游、保障沿线水资源供给,更可以直接拉动沿线经济增长,促进沿线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江水北调工程基础上扩建新建十三级泵站,逐级抽水北送。各梯级河道输水位结合运河各段最低渠化水位设计,因此航道用水得以保证。
第3个回答  2013-10-16
南水北调东线就是利用京杭大运河往北输送水源,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投入。
第4个回答  2013-10-16
京杭大运河 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
京杭大运河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
(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

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