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西安都有过什么名称?

如题所述

西安,古称丰镐、咸阳、长安、常安、镐京、大兴、西京等。

1、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

2、秦都城咸阳,阿房宫大部分面积在今西安市境内,秦咸阳城地跨渭河南北。 

3、公元前202年,刘邦在长安(今西安城西北郊汉城)建立西汉王朝。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4、王莽称帝,曾改都城长安为“常安”。 

5、隋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颁令在汉长安城东南的今西安城址营建新都大兴城。隋开国之初,都城仍在长安旧城。

6、唐朝定都长安后,改隋大兴城为长安城,并进行了增修和扩建。

7、明代形成了西安的格局,西安的名称也源于明代。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将军徐达进兵奉元路,改奉元路为西安府。

扩展资料:

盛唐时期,由于政治清平,经济繁荣,社会相对安定,中外交往频繁,长安文化艺术的各个门类竞相发展,取得了光照千古的辉煌成就。

文学方面,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王维、杜牧、李贺、李商隐等一大批杰出的诗人汇聚长安,古体诗、律诗、绝句都由完备而达于全盛。

散文创作由韩愈、柳宗元高举起古文运动的旗帜,反对艳冶淫靡之风,主张“言必己出”、“文从字顺”,以其精炼、含蓄、犀利、优美的散文作品,而跨入“唐宋八大家”之列。唐代传奇的出现表明中国小说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并已逐渐成熟。

音乐、舞蹈方面,涌现了一批杰出的音乐家、歌唱家和舞蹈家,诞生了诸如《秦王破阵乐》、《九功舞》、《霓裳羽衣曲》等场面宏大、气氛热烈的乐舞,在中国音乐、舞蹈史上谱写了华美、绚丽的篇章。

美术、雕塑、书法、篆刻方面,名家荟萃,高手迭出,佳作层出不穷,影响至为深远。杂技艺术花团锦簇,戏剧艺术崭露头角,民间文艺和民间工艺体现了民间艺术家的才智。

唐代,长安的文化艺术事业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海纳百川,昂扬奔放,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安 (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市)

参考资料来源:西安市人民政府——首页 / 市情概括 / 城市概况 / 历史沿革 / 正文 /历史沿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西安城”: 沣京(周)-镐京(周)-咸阳(秦)-长安(汉)-常安(新)-常安(南北朝)-大兴(隋)-长安(唐)-长安(后梁)-长安(后唐)-长安(宋:注"永兴")-长安(元) -长安(明)-长安(清) -长安(中华民国)-西京(中华民国)-西安市(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安”: 宗周(周)-内史(秦)-京兆(汉)-京兆(新)-京兆(南北朝)-京兆(隋)-京兆(唐)-大安(后梁)-京兆(后唐)-京兆(宋)-奉元(元)-西安(明)-西安(中华民国)-西安(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安一名的由来
  “西安城”,在西周时称为“沣镐”。“沣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沣京和镐京的合称。“沣镐”所在地区称为“宗周”。秦时称“内史”,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建筑新城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改长安城所在地区为“京兆”,意为“京畿之地”。 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时,隋文帝更名为“大兴城”。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元代,“长安”丧失首都地位,“长安城”所在地“京兆府”易名为“奉元路”。明朝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之名由此而来。但“长安城”仍称“长安”,归长安县管辖,“长安”之名并未废除,一直保存至近代将“长安城”剥离“长安县”独立设立“西安市”为止,“长安”之名废止。 自公元前约11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并历来为地方行政机关——州、郡、府、路、省和长安、咸宁两县的治所。在多数朝代,西安属于郡、府级建制。1928年,在西安首次设市,1948年由省辖市改为国民政府行政院辖市。 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21
第3个回答  2011-04-21
长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