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科技学院(南岗区)离哈尔滨师范大学多远

如题所述

黑龙江科技学院在松北区糖厂街1号
黑龙江科技学院(原黑龙江矿业学院),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以矿业为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也是国家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践行“厚德博学、强吾兴邦”的校训,铸就了“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办学精神,培养出了6万余名优秀人才,为区域经济和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是中国共产党1947年在鸡西建立的东北第一所煤矿工人干部学校。1954年与鹤岗煤矿学校合并成立鸡西煤矿学校,1958年在此基础上成立鸡西矿业学院,1964年部分并回鸡西煤矿学校,部分与其他院校合并成立阜新煤矿学院,1978年复建鸡西矿业学院,1981年改称黑龙江矿业学院。

1998年以前,学校隶属于原国家煤炭工业部,主要面向煤炭行业办学。1998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隶属关系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管理为主。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学院,2003年主体迁入哈尔滨市。

二、发展历程

学校因煤而生,依煤而长,风雨兼程64载。60余年的发展历程可概括为三部曲:

第一部曲——依煤而生,曲折发展。学校建校以来,七次更名,四次迁移,三次拆并,六次变更隶属关系,风雨兼程,历尽沧桑,直到1978年正式复建本科。边陲煤城办学50余载,几代科院人甘守清贫,自强不息,服务煤炭,献身煤炭,为国家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97年,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第二部曲——二次创业,跨越发展。1998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生存与发展凸现为学校的首要问题,“缓进则退,不进则亡”。为了求生存、谋发展,更好地为国家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抢抓机遇,果断决策,2000年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学院,2001年到2003年,白手起家建设哈尔滨新校区,历尽千辛万苦,克难攻险,用智慧和汗水,在一片废墟上崛起了一座现代化的新校园。2003年8月,学校主体由鸡西市迁入哈尔滨市。与此同时,学校实施学科专业建设工程和人才强校战略,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办学层次和实力的历史性跨越。

第三部曲——办学转型,科学发展。2004年以来,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面对新校区建设所产生的沉重经济负担,学校正视现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教学评估为契机,实施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型,科学确立“一二三四”的办学方略和“三大”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倾力内涵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明显提升,2008年4月8日,学校正式被教育部确定为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三、学校现状

经过几代科院人60余年的自强不息、创业创新,尤其是“十一五”以来的建设发展,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理、工、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

目前,全日制本专科生18800人,研究生490人;专任教师11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50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为76%,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优秀教师7人,省模范教师4人,省劳动模范2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16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8人。

学校固定资产26.6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4亿元;设有19个教学单位、47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管、文、经、法6个学科门类;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新增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MBA授予权,在四大煤城、北京等地建立研究生创新基地4个;拥有4个省重点学科、4个国家一、二类特色专业、7个省重点专业;1个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石墨创新服务平台,1个省东部煤电化工程技术研发平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 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人才培训中心,1个国家煤矿安全培训基地;建成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突出实践,把德育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以“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教育理念为引领,强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着力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十一五”以来,本科生在全国、全省大学生各类竞赛中获奖3760余项,获奖数量和层次均为省内高校领先水平。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2%以上,连续十年保持省内高校前2名,而且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走进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著名高校读研等。“三大”理念引领下的“一高一强”人才培养被国家教育部教学评估专家组认定为“重德育、重工程、重实践”的鲜明办学特色。2010年,我校被黑龙江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

学校坚持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1978年率先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学导式”教学法,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同,并予推广。“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省新世纪教改工程”等教研课题296项;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4项,省级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98项,省部级优秀教材奖2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课10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示范区1个。1999年,学校教务处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

学校坚持“以作为求地位、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思想,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围绕国家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牵头搭建了省东部煤电化工程技术研发平台、石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高端制造平台等,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在黑龙江省地方经济和煤炭行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一五”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47项,获得4项国家科技奖,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累计获得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等19项,省部级奖励99项;出版专著16部,发表学术论文5138篇,SCI、EI、ISTP检索论文617篇,公开出版3种学术期刊,各种发明专利67项。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先后与俄罗斯、加拿大等国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和科技交流,不断引进、吸收、消化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国际合作办学的新经验,受到省教育厅的肯定和推广。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从欧洲引进了先进设备和技术,建成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现代制造工程中心,现代分析测试研究中心,中奥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工程实训中心等一批高端平台。

学校坚持特色办学,在历史中形成传统,在发展中弘扬特色,以特色提升办学活力,铸就了反映办学传统和时代特征的“厚德博学、强吾兴邦”的校训和“求真求实、创业创新”的校风,形成了“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办学精神和“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为煤炭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6万余名优秀人才。

学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4项国家级荣誉,“文明单位标兵”、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十佳单位”、“五一劳动奖状”等42项省级荣誉。2000年以来,学校党委连续八年被黑龙江省委、省委高校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目前,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为宗旨,坚持科学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强化战略发展,深化办学转型,着力提升办学质量与服务能力,努力创建具有国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教学服务型大学,为区域经济和煤炭行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14
都是江南校区? 就10分钟的路程。从黄河路上文昌桥,一路过去非常快!大概5、6公里吧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4-14
你好!黑龙江科技学院在江南的校区在开发区嵩山路,离江南哈师范做车也得40分钟左右,记得是没有直达的,得倒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