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分析分析“于丹现象”产生的原因

如题所述

孔子和他弟子的思想,几千年来,不仅仅影响着学术界,更影响着中国的方方面面,渗透
进了中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千年来表现形式是“礼”,连接是“孝”,内核是“仁”。

五四的知识分子们,为了驱赶中国人内心千年来的理所当然,不言而喻。高举打倒孔家店
的旗帜,把这些东西驱逐出心田,驱逐出生活。解放“心灵”,希冀能够引发西方像文艺
复兴、启蒙那样的解放思想的运动。这样的努力一直持续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彻底解决
了理论争论的困扰之前。从五四,到新生活运动,到文革,到八十年代的动荡,无疑不是
这一逻辑的延续和发展。(在这里,不对五四运动进行评论,虽然个人认为,这样的做法
有它的逻辑,也有它的缺憾)

解放的结果,是由于解放本身的性质,造成了束缚的全面松弛。可是作为一个社会,如果
没有束缚,也就没有了粘结剂,社会性的问题纷纷凸现。在西方,由于顽强的信仰力量,
牢牢地保证着社会的不解体,而作为传统无神论的中国(什么关公、财神实实在在算不得
是信仰,送子娘娘等也是一样),当作为连接社会的主要力量“亲亲”的理论依据被打破
以后,社会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

社会作为一个有自我修复、自我感知能力的自适应系统,可以及时地感知到自身的危机。
很多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传统的五四派认为应当通过契约等等的方式来构成人与人之间的
引力,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情感”的作用,或说作为科学主义者(请注意,不是科学家
)的他们不喜欢这个东西。但是,一个科学家,应该清醒地承认,这个东西的重要。因此
,更多的非科学主义的实用者们,不得不再次把目光投向“礼”—“孝”—“仁”这个传
统中来。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回到这个传统,是因为需要,因此由于自身文化背景的原因,而不
由自主地或说有偏好的转向了这一既定传统。这里面既有现实的需要,也有文化的偏好,
也有文化回归的焦虑和自觉。

牟宗三先生说“儒家现在是孤魂野鬼”,那么,这个孤魂野鬼现在要附身,如何进行是一
个大问题。在这个需求的面前,于丹的现象就出现了。经院学者们指责于丹将孔子和儒家
经典庸俗化、通俗化。殊不知,如果不将这些通俗化,根本无法渗透入平民的生活,这个
灵魂也就无法重新构建中国社会的内在框架。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不仅仅关注形而上的讨论,他们更关注甚至是主要关注如何“新民”
或说“亲民”。他们将上古的巫术合理化,内化,作为“人人日用”的准则,作为约束人
生活的看不见的却异常强大的“暗能量”。要重构这样的作用,就必须让普通民众理解孔
子和他的弟子在讲什么,讲的东西是如何和他们的日常生活相映射的。这样才能让民众在
“人人日用”间,修身,齐家。

这种回归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这很难了解,但是它的由来却异常清晰,社会离析的
危险,文化回归的心情,对自身文化的天生熟悉造成了民众需要一种熟悉、有效又让自己
觉得舒服的管理生活和互相相处的方式,正是这种需求造成了于丹现象的产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29
“于丹现象启示录”7篇系列报道,今天告一段落。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普通教师,仅仅因为在央视开讲《论语》7天而迅即“红”遍全国,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和追捧,乃至成为一种罕见的“现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一个值得媒体关注和思考的奇迹。

“于丹现象”让我们关注:一个个简简单单的故事,一条条平易朴实的道理,如何就引发了这么强烈的社会反响?在市场日渐繁荣而消费主义亦复盛行的今天,人们何以对古朴原始的传统文化竟然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这背后究竟有些什么奥妙和玄机?

“于丹现象”令我们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播,究竟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才更有效?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如何才能转化为和之者众的下里巴人?历史深处那只王谢堂前的燕子,如何才能飞入今日寻常百姓家?

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于丹现象”给了我们三点启示。
第2个回答  2007-04-29
我就不喜欢 说的都是废话
第3个回答  2007-04-30
她说的东西给初中生听听还行
糊弄一下"文盲"还是可以的
第4个回答  2007-04-30
受品三国的影响把
第5个回答  2007-04-30
主要是因为易中天的上市与赏识,易中天高度评价于丹,更何况易中天也是风靡一时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