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的资料,简短一些,用几句话概括出来。急用……

如题所述

五一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节”,在每年的五月一日。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无产队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

它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 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资料拓展:

与劳动有关的名言:

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象劳动,既集体、友爱、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高尔基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毛泽东

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叶圣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2

1、劳动节在中国的新生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2、劳动节名言

经过费力才得到的东西要比不费力就得到的东西叫

能另人喜爱。一目了然的真理不费力就可以懂,懂了也感到暂时的愉快,但是很快就被遗忘了。 —— 薄伽丘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七十五岁,没有那一个月过的是舒服生活,就好象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 —— 歌德

正是劳动本身构成了你追求的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而获得的享受,很快就会变得枯燥无聊,索然无味。 —— 休谟

只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劳动才能从繁重的负担转变成轻松而愉快的生理要求的满足。 —— 车尔尼雪夫斯基

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 —— 高尔基

3、劳动节诗歌

万丈高楼、华衣彩车,源于工人的劳动;

一日三餐的粮食蔬菜,源于农民的劳动。

三尺讲台育桃李,是教师的背影;

救死扶伤身体康,有医生的汗水。

美味佳肴香顾客,源于厨师的劳动;

边疆驻守家国安,源于士兵的劳动;

他们可能是艺术家、运动员,

也可能是快递员、环卫工......

每一位辛勤劳动的人都值得尊重!

他们是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是这个时代最美丽的人!

又是一年劳动节,

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

真诚地祝福劳动者们:劳动节快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02

五一国际劳动节亦称"五一节",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无产队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
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扩展资料:

五一劳动节假期规定: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1999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了1949年12月23日中国政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每年春节、“五一”和国庆节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形成了3个“黄金周”。

2007年12月14日,中国国务院第二次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春节的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由7天调整为3天,减少4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3天。五一黄金周也将成为历史。2008年起,五一黄金周变为五一3天小长假。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200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5月1日-3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1日为法定节假日,5月3日(星期六)为公休日,5月4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5月2日(星期五),5月4日(星期日)上班。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及国务院办公厅通知,2009年“五一”放假调休具体安排:5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1日(星期五)为法定节假日,5月2日(星期六)、5月3日(星期日)为公休日,5月4日(星期一)上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9-30

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

这次大会上,法国代表拉文提议:把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与会代表一致同意,通过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

从此,"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了。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五一期间无论是央视晚会的大型表彰,还是各个政府机构、社会团体等,都会对优秀工作者进行表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04-30
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

雷锋做好事常不留名,所以他一生做过多少好事已经无法统计。1962年8月15日雷锋逝世后,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刘少奇题词:“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朱德题词:“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周恩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此后,全国特别是青少年当中掀起了向雷锋学习的热潮。每年3月5日便成了全民学雷锋的日子。雷锋精神主要归纳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螺丝钉精神、公而忘私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干一行爱一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现在,雷锋精神已成为“做好事”的代名词,并漂洋过海成为世界人民的楷模。

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

1946年秋天,国民党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敌后武工队”,刘胡兰觉得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不料敌人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刘胡兰昂首挺胸大义凛然,敌人故意在她面前用铡刀连铡几个人,她依然铁骨铮铮,向着气势汹汹的敌人怒吼一声:“我咋个死法?”然后坦然躺在刀座上,惨遭敌人杀害。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三、重于泰山的革命战士——张思德

张思德,四川仪陇人,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为掩护战友而牺牲。9月8日,毛主席亲自参加了他的追悼会并专门撰写了纪年文章《为人民服务》,对张思德给予了极高评价,文章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四、为了新中国炸掉敌人碉堡的——董存瑞

1948年 5月,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董存瑞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正当总攻冲锋号吹响的时候,突然迎面的桥上敌人暗藏的碉堡射出了一窜窜火舌,阻挡了解放军的冲锋道路。为了减少战友伤亡,在找不到炸药支撑点的情况下,董存瑞在桥下毅然举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19岁。牺牲时董存瑞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的胜利,冲啊!

五、用身体堵住敌人枪眼的——黄继光

黄继光,1952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战役夺取某高地的战斗中,担任爆破任务。在手雷掷完后,毅然用胸膛堵住敌人地堡的机枪射孔,为保证部队攻克高地而壮烈牺牲,被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

六、严守纪律为国捐躯的——邱少云

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战争秋季战术反击战中担任潜伏任务,敌人发射的一颗燃烧弹正落在离他不到2米的地方,四散飞迸的火苗慢慢烧到了他的身上,此时,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向后一滚,身上的烈火就可熄灭。但为了不暴露部队的行动意图,也为了战友们的生命安全及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严守潜伏纪律,在烈火烧身时,咬紧牙关,强忍剧痛,坚定地趴在地下,一声不吭,岿然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燃烧了30多分钟,最后壮烈牺牲,死时手指头已全部插入地下。邱少云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赢得了战役的胜利。

七、坚守阵地出色完成阻击任务的——杨根思

杨根思,江苏泰兴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曾多次立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1950年光荣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率领全排战士先后多次打退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疯狂进攻。当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时,杨根思抱起最后一个5公斤重的炸药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战后被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将他生前所在连命名为“杨根思连”。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朝鲜政府还在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

八、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罗盛教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某部侦察连文书。1952年1月2日晨,一个名叫崔莹的朝鲜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罗盛教听到喊声,冒着-20℃的严寒,纵身跳入冰窟几次把崔莹托出水面,又跌入水中。最后拼尽最后气力,把崔莹顶出水面,而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罗盛教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并将其献身的栎沼河改名为罗盛教河,崔莹的家乡也改名为罗盛教村,安葬他的佛体洞山改名为罗盛教山,并在山上建立了罗盛教纪念亭和罗盛教纪念碑。碑上镌刻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的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九、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

王杰,山东金乡县人。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辅导江苏邳州张楼公社民兵投弹演习时,一民兵将拉了弦的手榴弹投到了人群中,危急关头,王杰用身体扑了过去,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被挽救了,王杰却献出了23岁的年轻生命。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为他题了词。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部队为“王杰部队”、其所在班为“王杰班”。

十、勇拦惊马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欧阳海

欧阳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班长,1963年11月18日,随军野营训练,路过京广铁路时,一匹马受到呼啸而来火车的惊吓,突然蹿上铁路,在即将与火车相撞的危急时刻,欧阳海奋不顾身将马推出铁路,避免了列车出轨事故,保障了旅客安全,自己却壮烈牺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