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有历年来白酒的产量和销量的统计表?

关于白酒的这些统计表越多越好
各位的答案我都有,都是从网页上粘下来的吧?有没有成表格的数据化的.

最后面有产量介绍

台酒

尊为中国国酒,以独特的色、香、味为世人称颂。以清亮透明、醇香回甜而名甲天下。 茅台酒一般52~54度,产于贵州省仁还县茅台镇,因产地而得名。该厂位于赤水河畔,有270余年的历史。相传公元1704年,有一贾姓山西盐商从山西汾阳杏花村请酿酒大师在茅台镇酿制山西汾酒。但依古老的汾酒制法。高粱作料,小麦制曲,赤水河之水作引,酿的醇香美酒风味却与汾酒不同,故称“华茅”。即杏花茅台。1873年设立的荣和酒坊,后为贵州财阀赖永初所有,是为“赖茅”。

【更多】茅台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产于贵州省仁怀县茅台镇,已有800多年的历史。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奖状。建国后,茅台酒又多次获奖,远销世界各地,被誉为世界名酒、“祖国之光”。

酿制茅台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质好,用这种入口微甜、无溶解杂质的水经过蒸馏酿出的酒特别甘美。故清代诗人曾有“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东下”的咏句赞美赤水河。

茅台镇还具有极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它位于贵州高原最低点的盆地,海拔仅440米,远离高源气流,终日云协和密集。夏日持续35-39℃的高温期长这5个月,一年有大半时间笼罩在闷热、潮湿的雨雾之中。这种特殊气候、水质、土壤条件,对于酒料的发酵、熟化非常有利,同时也部分地对茅台酒中香气成分的微生物产出、精化、增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离开这里的特殊气候条件,酒中的有些香气成分就根本无法产出,酒的味道也就欠缺了。这就是为什么长期以来,茅台镇周围地区或全国部分酱香型酒的厂家极力仿制茅台酒,而不得成功的道理。茅台酒的传统制作方法,只有在茅台镇在这块方圆不大的地方去做,才能造出这精美绝仑的好酒。

茅台酒的酒窖建设也颇有讲究。从窖址选地、窖区走向、空间高度,到窖内温湿度控制、透气性能,以及酒瓮的形式、容量、瓮口泥封的技术等,都极为严格。这些都是关系到成品酒的再熟化、香气纯度再提高的关键。酒窖里每天要有人检查,开关透气孔,控制温湿度。据说连看守酒窖的人也必须衣着洁净,人品端正,影响酒的质量。当然,人的一般衣着言行与酒的质量无必须联系,这只不过反映了们对茅台酒的敬重、崇尚之情和鼓励做好人、制好酒的良好愿望罢了。

茅台酒的高质量多年保持不谈。全国评酒会对贵州茅台酒的风格作了“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的概括。它的香气成分达110多种,饮后的空杯,长时间余香不散。有人赞美它有“风味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芳”的魅力。茅台酒香而不艳,它在酿制过程中从不加半点香料,香气成分全是在反复发酵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它的酒度一直稳定在52°-54°之间,曾长期是全国名白酒中度数最低的。在调配时,从不加工一滴水,都是以酒勾酒。因此酒度低而不淡,纯洁、微黄、晶莹,柔绵醇厚,既不刺喉,又不打头,饮后令人愉快舒畅,荡气回肠,且有舒筋活血、促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功效。周恩来总理评价茅台酒“比‘伏特加’好喝,具有喉咙不痛、也不上头、能消除疲劳、安定精神”等特点。他还说,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上,帮助他成功的有“两台”:一台是指茅台酒,另一台是指当时在那里放映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会议期间,周总理用此酒此片招待了参加会议的外国首脑和使团。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盛赞“茅台酒能治百病”。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誉称茅台酒是“美酒”。广大群众、港澳同胞和旅居海外的侨胞把茅台酒作为馈免疫力亲友的佳品,将它视为“国酒”、“外交酒”和礼品酒。

茅台酒的酿制技术被称作“千古一绝”。茅台酒有不同于其他酒的整个生产工艺,生产周期7个月。蒸出的酒入库贮存4年以上,再与贮存20年、10年、8年、5年、30年、40年的陈酿酒混合勾兑,最后经过化验、品尝,再装瓶出厂销售。

装茅台酒用的酒瓶,最初是用本地生产的缸瓮,从清朝咸丰年间起,改用底小、口小、肚大的陶质坛形酒瓶,按现在说有装0.5公斤、1公斤和1.5公斤的型号。后曾一度改为微扁长方形酒瓶。1915年以后,改用圆柱形、体小嘴长的黄色陶质釉瓶。建国后,才改为白色陶瓷瓶和现在人们见到的乳白色避光玻璃瓶,古色古香,朴实大方。

茅台酒的商标,最初用木刻印刷,只是在一个花瓣形的图案内,书写“贵州省茅台酒”几个楷书字样而已。后来才改为连史纸铅印。商标定名:成义酒房为“双德牌”,荣和酒房为“麦穗牌”,恒实酒房为“山鹰牌”。1952年统改为“工农牌”。1954年后,分为内销和外销两种商标:内销为“金轮牌”(又名“工农牌”),外销为“飞仙牌”。文革时期曾一度改为“葵花牌”,旋又恢复“金轮牌”、“飞仙牌”,一直沿用至今。

茅台酒蝉联五届国家名酒金奖,实现了国内金奖五连冠,连续荣获四次国际金奖(包括亚洲之星包装奖和第三世界广告一等奖)。产量逐年上升,销售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汾酒

该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是我国名酒的鼻祖,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我国最负盛名的八大名酒,都和汾酒有着十分亲近的血缘。汾酒的原料,用产于汾阳一带晋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甘露如醇的“古井佳泉水”,与传统的酿造工艺。使汾酒清亮透明,气味芳香,入口绵绵,落口甘甜,回味生津的特色,一直被推崇为“甘泉佳酿”和“液体宝石”。汾酒酿造有一套独特的工艺,“人必得其精,粮必得其实,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明,器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形成了独特的品质风味。虽为60度高度酒,却无强烈刺激的感觉,有色、香、味“三绝”的美称,为我国清香型酒的典范。

【更多】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的大曲清香型汾酒,以清澈干净、幽雅纯正、绵甜味长即色香味三绝著称于世。杏花村汾酒享誉千载而盛名不衰,是与造酒的水纯、工艺巧分不开的。

汾酒酿造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唐代以前的黄酒,后来才发展成为白酒——蒸馏酒的。汾酒是古老的名酒之一,为唐以后历代文人墨客所称道。唐代大诗人杜牧写下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杏花村”诗句,脍炙人口,广为传颂。本世纪初(清朝末年)杏花村有三家酒坊生产汾酒,以其精湛的酿造技术,独特的品质风格,在国内商品比赛中曾先后五次获奖。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一等优胜金质奖章后,汾酒的名声便传播于世界。但反动统治的摧残、日寇的侵略破坡以及长年的战乱,使汾酒的生产濒临绝境,到解放前夕的1947年,在杏花村弥漫千年的酒香终于消失了。

1948年6月汾阳解放,同年9月就恢复了汾酒生产。在古老的杏花村建立了崭新的杏花村汾酒厂,现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白酒厂之一,其产量、质量不断创造新的水平。

酿造汾酒是选用晋中平原的“一把抓高梁”为原料,用大麦、豌豆制成的“青 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清蒸二次清”的独特酿造工艺。所酿成的酒,酒液莹澈透明,肖香馥郁,入口香绵、甜润、醇厚、爽洌。饮后回味悠长,酒力强轻而无刺激性,使人心悦神怡。汾酒纯净、雅郁的清香是中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汾酒在全国评酒会上多次获名酒称号、得金奖,低度(38°)汾酒——汾特佳酒1987年在全国低度白酒品评会上荣获金樽奖。

泸州老窖特曲

产于四川泸州,明末清初以“温永盛”和“天成生”两家酒厂最为著名。“温永盛”创于清雍正七年,最老的窖已有370多年的历史,筑窖时对泥质要求必须粘性好,磷、氮丰富的肥沃土壤,适宜细菌的繁殖。窖愈老,菌越多,采用老窖发酵续槽配料因之酒香很浓。泸州老窖特曲具有“浓香、醇和、味甜、回味长”的特色,饮后苹果回香,心神愉快。已成为浓香型白酒的典型。分为60度和55度两种。喝时无辛辣感,只觉回肠转气、香沁肌骨。

【更多】泸州老窖特曲酒,是浓香型大曲类酒,产于四川泸州曲酒厂。位于“天府之国”南部的著名酒城——泸州,此地依山傍水,气候温和,所产老窖特曲、头曲酒(过去叫泸州大曲)属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也是现代的17大名酒(白酒)之一。泸州老窖特曲酒,酒液无色晶莹,酒香芬芳浓郁,酒体柔和纯正,清洌甘爽,酒味谐调醇浓。饮后余香,荡胸回肠,香沁脾胃,味甜肌肤,令人心旷神怡,妙不可言。无论是善饮者或不常饮酒的人,一经品尝都能感到风味特殊。

泸州老窖特曲酒,所以具有独特的风格,关键在于发酵的窖龄长,是真正的老窖。老窖的特点是在建窖时有特殊的结构要求,经过长期使用,泥池出现红绿彩色,泥性成软件,并产生奇异的香气,此时,发酵醅与酒窖泥接触,蒸馏出的酒也就有浓郁的香气,这样的窖就可称为老窖了。随着窖龄的增长,酿出的酒其品质也不断提高。百年老窖酿成的酒才被认为是合乎理想的佳品美酒。据史载,泸州曲酒厂最老的窖至今已有300多年的窖龄,风貌依旧,令人神往,游人莫不以一睹为幸。

泸州大曲的第一个有名的酿酒作坊——舒聚源糟房正式开业于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8年)前后,大约到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8年)前后,其产品已销售于四川全省。至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泸州大曲酒年产量已达10吨左右,名声传播全国。1917年,泸州大曲酒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金质奖章和奖状,从而获得了国际的声誉。但在漫长的旧中国,泸州大曲酒的生产并没有得到更大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分散的小糟坊组织起来成为今天的泸州老窖特曲酒厂,产量和质量蒸蒸日上。老窖特曲酒1953年即被评为全国八大名酒之一,在全国五届评酒会上蝉联国家名酒的称号,并获得金质奖章。

泸州老窖特曲酒不仅为国内广大群众所喜爱,而且畅销于欧、亚诸葛亮国,受到普遍欢迎,特别为东南亚各国人民和侨胞所欣赏,在国际市场上成为质量稳定的名酒,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五粮液

产于四川宜宾市五粮液酒厂,因以五种粮食(高粮、大米、糯米、玉米、小麦)为原料而得名。水取自泯江江心,质地纯净,发酵剂用纯小麦制的“包包曲”,香气独特。五粮液酒液清澈透明,开瓶时喷香突起,浓郁扑鼻。饮后余香不尽,属浓香型酒。柔和甘美,酒味醇厚。香醇甜净。风格独特。

【更多】四川省有5种白酒被评为全国名酒,被誉为“五朵金花”,而其中宜宾酿制的五粮液酒则是群芳之首。宜宾的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1984年在宜宾境内出土了一件精美的青铜爵(古代的饮酒器),其形状和纹饰都与中原地区的不同,显然是当时居住在宜宾地区的少数民族 人所造。五粮液酒的发展历史也可以追溯至唐代,当然,那时并不叫五粮液,酒的成分、质量也非今日的五粮液。到了大约150年前,宜宾酿造出以五种粮食(高梁、大米、酒米、荞麦、玉米)为原料的酒,当时叫“杂粮酒”,直到本世纪20年代末才改称五粮液。现今五粮液酒厂原有的发酵酒窖,还是明清两代所建,足见其历史久远。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对五粮液酒的生产非常重视。宜宾五粮液酒厂在继承传统操作的基础上,对生产工艺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对“秘方”在科学试验的基础上作了改变,将荞麦换成小麦,反复调整配方比例,从而使成品酒基本上去掉了残留的苦、涩和糙味,进一步达到了酒质芳香、醇和、甘美、清爽,特别是突出了喷香,风味日趋势完善。在1956年轻工业部举办的全国名曲酒质量鉴定会上,与会者认为五粮液酒调和清香味一体,品质优异,风味独特,受到与会者的称赞。在这次会上,五粮液酒独占鳌头,一举夺得浓香型酒的第一名。以后,五粮液酒曾多次获国家名酒称号、获金质奖章以及国际金奖。70年代又酿造出低度(39°)五粮液酒。

国内评酒专家对五粮液酒的评价是:香气悠久,酒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

洋河大曲

现产于江苏省泗洋县洋河镇洋河酒厂。清初已闻名于世。 “闻香下马,知味停车;酒味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入水,游鱼得味成龙;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南第一家。洋河大曲酒度分64度和62度和55度。酒液无色透明,醇香浓郁,余味爽净,回味悠长,是浓香型大曲酒,有“色、香、鲜、浓、醇”的独特风格。

【更多】古语云“水为酒之血,曲为酒之骨。”故“名酒产地必有佳泉”的论断是有科学根据的。名酒“洋河大曲”产于江苏省泗阳县,就是用当地“美人泉”的水酿制而成的。诗人称赞“洋河美人泉,佳酿醉神州。”

据说清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途中,曾为洋河酒特地在附近的宿迁宫停留。他品尝洋河大曲,赞不绝口,竟为此一住七天之久,留下御笔:“洋河大曲,酒味香醇,真佳酒也”,并指定其为向皇室的贡品。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拨出专款,在几家私营酿酒作坊的基础上,建立了国营洋河酒厂。几十年来,洋河酒厂几经改造、扩建,现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名酒厂家。洋河大曲酒具有色、香、鲜、浓、醇五种独特的风格,以其“入口甜、落口绵、酒性软、尾爽净、回味香”的特点,闻名中外,蝉联国家名酒三连冠。

剑南春

现产于四川省绵竹县酒厂,是我国有悠久历史的名酒之一。唐代以“春”命酒,绵竹是当年剑南道上一大县,由此得名。相传唐代李白曾在绵竹“解貂续酒”,有“士解金貂,价重洛阳”的佳话。以高粮、大米、糯米、玉米、小麦五种谷物为原料,经精心酿制而成,属浓香型。酒度有62度和52度两种。特点为芳香浓郁,醇和回甜,清洌净爽,余香悠长。

【更多】绵竹剑南春酒,产于四川省绵竹县,因绵竹在唐代属剑南道,故称“剑南春”。四川的绵竹县素有“酒乡”之称,绵竹县因产竹产酒而得名。早在唐代就产闻名遐迩的名酒——“剑南烧春”,相传李白为喝此美酒曾在这里况把皮袄卖掉买酒痛饮,留下“士解金貂”、“解貂赎酒”的佳话。北宋苏轼称赞这中蜜酒“三日开瓮香满域”,“甘露微浊醍醐清”,其酒之引人可见一斑。

今日,四川省绵竹县剑南春厂生产的“老酒”(剑南春牌剑南春),因为它芬芳如玫瑰,故又有“玫瑰老酒”的美称。它精选小麦、高粱、糯米为原料精制而成,具有“无色透明、芳香浓郁、醇和回甜,甘洌爽净,余味悠长”的特点。是我国酒坛上一朵芬芳叶艳的鲜花,在全国第三届评酒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八大名酒之一。1984年,剑南春又获国家金质奖章,1985年获全国商业系统酒类评比金爵奖。该厂生产的绵竹牌绵竹大曲、春沙牌春沙酒,均被评为1985年四川省优质产品。

古井贡酒

产于安徽亳县古井贡酒厂。厂内一口古井已有1400年历史。当地多盐碱,水味苦涩。独此井之水清澈甜美,用以酿酒,酒香浓郁,甘美醇和,该井被称为“天下名井”。自明万历年间就为进贡之酒。古井贡酒酒液清澈透明,香如幽兰,粘绸挂杯,余香悠长。属浓香型酒。其酒度为60~62度。

【更多】古井贡酒为浓香型大曲类酒,产于我国安徽省亳县古井酒厂。亳县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古老都邑,古称亳州、谯陵,是东汉曹操和华佗的家乡,也是我国著名的酒乡。其酿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魏武帝集》记载: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曾向汉献帝刘协上书说,亳州是古老的产好酒的地方,并上表了“九酝酒法”。可见早在东汉时期,亳州酒已闻名于世了。

酿古井贡酒用水的井位于亳州县西北20公里的“减店集”,井水呈乳白色,水质清澈甜美。此井是南北朝时代的遗迹,距今已有一千四五百年的历史,称之为古井的确名副其实。当初用这井水酿出的酒叫“减酒”。

明朝万历年间明神宗喝减酒后大加赞赏,将其列为贡酒。此后在明清两代的三四百年间,古井酒一直为皇室的贡品。古井贡酒由此而得名。可惜自清末以来,灾害屡起,民不聊生,使盛极一时的古井酒酿造业日趋势衰落,最后便绝产了。

新中国建立后,恢复了古井贡酒的生产。原料选用淮北平原生产的上等高梁,以小麦、大麦、豌豆为曲,采用“老五甑”传统工艺,吸取了现代科学的酿酒技术,使古井贡酒液清澈透明如水晶,注入杯中粘稠挂杯,香气纯净如幽兰之美,入口醇和,浓郁甘润,回味和余香悠长,具有浓香型白酒的独特风韵。适当饮用有健胃、祛劳活血、焕神的功效。在全国第二届及以后各届评酒会上,均被评为全国名酒,连续夺得第三、四、五届评酒会的金牌。

董酒

产于贵州省遵义市董酒厂,酒度60度,因厂址座落在北郊董公寺而得名。董酒是我国白酒中酿造工艺最为特殊的一种酒品。它采用优质粘高粮为原料,以“水口寺”地下泉水为酿造用水,小曲、小窖制取酒醅,大曲、大窖制取香醅,酒醅香醅串烧而成。风格即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绵、醇和、回甜,还有淡雅舒适的药香和爽口的微酸。

【更多】遵义董酒,是我国独树一贴的国家名酒,产于贵州省遵义董公寺一带(董酒亦因始创于董公寺一带而得名)。

董酒以“酒液晶莹透明,香气幽雅舒适,入口醇和浓郁,饮后甘爽味长”为其特点,并有祛寒活络,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宽胸顺气等功能。它曾四次荣获全国名酒称号(在全国第二、第三届评酒会上,都被评为全国十八大名酒之一),1984年又获轻工部金杯奖,已经远销港澳、东南亚、日本和欧美等地,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董公寺一带酿酒,虽然始于南北朝时代,但一直到本世纪20年代初期,酿酒人程氏后代程明坤,结合当地水土、气候条件,认真钻研,开始创酿董酒,才使之成为遵义的名产。但酒坊为程明坤经营,对其生产工艺秘不外传。到解放前夕,随着程氏酿酒的小作坊关闭,董酒在市场上亦消失。后来,其子程正奎应招进厂,与他人攻关,在1957年终于成功,使这一名酒又重新问世。

酒有一大套精湛的酿造技艺,它以优质主粱为订原料,配以小麦、大米及多味名贵中药材,制成大曲(又称麦曲、产香曲)、小曲(又称米曲);以固体发酵,小曲酒工艺制取酒醅,串蒸经大曲发酵所取得的香醅;酒醅和香醅一次串蒸而得酒;再分段摘酒,分级贮存(2—3年),精心勾兑,精心包装而成。这种独特的精湛的传统工艺使董事长酒将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和小曲酒的绵柔醇和、回甜,和谐地融为一体,而又微带舒适药香,自成一格,成为董酒的独特风格。

董酒色纯叶美,香而不辣,远近飘香,为人所爱。娄当年程氏酒坊年产不过5—7吨。而今贵州遵义董事长酒厂生产董牌董酒产量猛增,1984年产董酒500吨,1985年达1000吨,但仍满足不了国内外的需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08
五粮液.冠军
第2个回答  2007-05-08
第一部分 行业篇
第一章 我国白酒行业概述
第一节 白酒的定义
第二节 白酒的分类
第三节 白酒行业特性分析
一、市场规模与潜力
二、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
三、行业盈利性分析
四、白酒文化特点分析
第四节 白酒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一、需求分析
二、行业内竞争的影响分析
三、原料供应分析
四、替代品分析
五、政策影响分析
第五节 白酒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
二、替代产品的快速增长
三、消费群体的减少和消费观念的转变
四、地方保护主义
五、企业自身经营能力
六、虚假广告
第二章 我国白酒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2001—2003我国白酒发展状况
一、2001—2003我国白酒行业发展概述
二、2001—2003我国主要白酒企业经济指标对比分析
三、2001—2003我国白酒行业经营指标对比分析
四、2001—2003我国白酒行业绩效情况对比分析
第二节 2003年我国白酒行业概述
一、2003年我国白酒经营特点分析
二、2003年我国白酒产销情况与分析
三、2003年我国白酒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第三节 2003年各月我国白酒产量分析
第四节 2003年我国白酒进口情况分析
一、2003年各月进口情况
二、2003年主要地区进口情况
第五节 2003年我国白酒行业广告投放分析
一、2003年我国白酒广告投放总体情况
二、2003年主要品牌及部分城市白酒广告投放情况
三、2003年我国白酒广告投放特点
四、我国白酒广告竞争情况
五、白酒广告新策略
第三章 我国三大酒业对比分析
第一节 2001-2003年三大酒业经营情况
一、三大酒业2001-2003主要经营指标
二、三大酒业2001-2003年销售情况
第二节 2003年三大酒业市场表现
一、2003年三大酒类产值比较
二、2003年三大酒类销售收入—成本比较
第三节 我国三大酒业发展特点
一、供需状况
二、产品结构
三、市场占有情况
四、企业规模化、集团化格局
第四节 我国酒业发展趋势
一、消费者口味的变化
二、竞争特点的变化
第四章 政府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第一节 政策背景
一、 我国白酒产业政策的历史进程
二、国家调控白酒消费税的意图
三、政府政策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 新税收政策对白酒市场的冲击
一、从量征税的影响
二、取消 “外购酒已纳消费税可以抵扣”政策的影响
第三节 执行新税收政策的实际效果
一、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降
二、市场被中小酒厂吞噬
三、税收流失严重
第四节 企业对策分析
一、开发高档酒 减轻所受影响
二、细分市场 抓住商机
三、适应市场变化 调整产品结构
四、注重品牌 增强核心竞争力
五、多种经营 拓展发展空间

第二部分 市场篇
第五章 华北地区白酒市场分析
第一节 北京市白酒市场分析
一、北京市白酒市场现状
二、北京市白酒消费者分析
三、2003年北京市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四、2003年北京市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五、北京市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第二节 天津市白酒市场分析
一、天津市白酒市场现状
二、2003年天津市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三、2003年天津市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四、天津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第三节 河北省白酒市场分析
一、河北省白酒市场概况
二、河北省白酒消费者分析
三、2003年河北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四、2003年河北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五、2003年河北省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六、石家庄白酒的酒店消费
第四节 山西省白酒市场分析
一、山西省啤酒市场概况
二、山西省白酒消费者分析
三、2003年山西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四、2003年山西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五、2003年山西省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六、太原市酒店白酒消费
第五节 内蒙古白酒市场分析
一、内蒙古白酒市场概述
二、2003年内蒙古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三、2003年内蒙古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四、2003年内蒙古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第六章 东北地区白酒市场分析
第一节 辽宁省白酒市场分析
一、辽宁省白酒市场概述
二、2003年辽宁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三、2003年辽宁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四、2003年辽宁省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第二节 黑龙江省白酒市场分析
一、黑龙江省白酒市场概述
二、2003年黑龙江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三、2003年黑龙江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四、2003年黑龙江省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第三节 吉林省白酒市场分析
一、吉林省白酒市场概述
二、2003年吉林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三、2003年吉林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四、2003年吉林省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第七章 中南地区白酒市场分析
第一节 河南省白酒市场分析
一、河南省白酒市场概述
二、2003年河南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三、2003年河南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四、2003年河南省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五、川酒在河南的销售情况
第二节 湖北省白酒市场分析
一、湖北省白酒市场概述
二、2003年湖北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三、2003年湖北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四、2003年湖北省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五、武汉市白酒市场调查
第三节 湖南省白酒市场分析
一、湖南省白酒市场概述
二、湖南省白酒市场消费者分析
三、2003年湖南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四、2003年湖南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五、2003年湖南省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六、长沙市白酒市场分析
第四节 广东省白酒市场分析
一、广东省白酒市场概述
二、广东省白酒市场现状
三、2003年广东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四、2003年广东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五、广东省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第五节 广西省白酒市场分析
一、广西省白酒市场概述
二、2003年广西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三、2003年广西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四、广西省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第八章 华东地区白酒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上海市白酒市场分析
一、上海市白酒市场概述
二、2003年上海市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三、2003年上海市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四、上海市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第二节 江苏省白酒市场分析
一、江苏省白酒市场概述
二、江苏省白酒市场消费者概述
三、2003年江苏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四、2003年江苏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五、江苏省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六、南京市白酒消费市场调查
第三节 浙江省白酒市场分析
一、浙江省白酒市场概述
二、浙江省白酒消费者分析
三、2003年浙江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四、2003年浙江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五、浙江省白酒酒生产企业格局
第四节 安徽省白酒市场分析
一、安徽省白酒市场概述
二、2003年安徽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三、2003年安徽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四、安徽省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五、合肥市白酒市场分析
第五节 福建省白酒市场分析
一、福建省白酒市场概述
二、福建省白酒区域消费特征
三、2003年福建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四、2003年福建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五、福建省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第六节 江西省白酒市场分析
一、江西省白酒市场概述
二、江西省白酒市场品牌竞争格局
三、2003年江西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四、2003年江西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五、江西省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第七节 山东省白酒市场分析
一、山东省白酒市场概述
二、山东省白酒消费分析
三、2003年山东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四、2003年山东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五、山东省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第九章 西南地区白酒市场分析
第一节 重庆市白酒市场分析
一、重庆市白酒市场概述
二、2003年重庆市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三、2003年重庆市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四、重庆市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第二节 四川省白酒市场分析
一、四川省白酒市场概述
二、2003年四川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三、2003年四川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四、四川省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五、成都市白酒市场分析
第三节 贵州省白酒市场分析
一、贵州省白酒市场概述
二、2003年贵州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三、2003年贵州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四、贵州省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第四节 云南省白酒市场分析
一、云南省白酒市场概述
二、2003年云南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三、2003年云南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四、云南省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第十章 西北地区白酒市场分析
第一节 陕西省白酒市场分析
一、陕西省白酒市场概述
二、陕西省白酒市场消费者分析
三、2003年陕西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四、2003年陕西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五、陕西省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第二节 甘肃省白酒市场分析
一、甘肃省白酒市场概述
二、甘肃省主要白酒品牌分析
三、2003年甘肃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四、2003年甘肃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五、甘肃省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第三节 新疆白酒市场分析
一、新疆白酒市场概述
二、2003年新疆白酒生产领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三、2003年新疆白酒生产领先企业绩效情况分析
四、新疆白酒生产企业格局

第三部分 竞争篇
第十一章 我国白酒市场竞争概述
第一节 我国白酒市场竞争现状
一、我国白酒品牌的派系特征
二、我国白酒领先品牌交迭状况分析
三、我国白酒的地域竞争状况分析
第二节 我国白酒市场竞争特点
第三节 我国白酒市场竞争趋势分析
一、品牌竞争是必然趋势
二、多元化是重要尝试
三、高档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第十二章 高档白酒市场竞争分析
第一节 高档白酒市场竞争的现状
一、品牌竞争激烈 市场格局混乱
二、市场细分不够 同质化严重
三、终端市场秩序混乱
第二节 高档白酒市场竞争趋势
一、竞争不断深化
二、终端竞争更激烈
三、走向寡头垄断
第三节 高档白酒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一、品牌策略
二、渠道策略
三、价格策略

第四部分 企业篇
第十三章 2003年我国白酒企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2003年我国白酒不同规模企业运行情况
一、大型企业
二、中型企业
三、小型企业
第二节 2003年我国白酒不同规模企业绩效情况
一、大型企业
二、中型企业
三、小型企业
第三节 2003年我国白酒不同类型企业运行情况
一、国有企业
二、集体企业
三、股份合作企业
四、股份制企业
五、私营企业
六、其他类型企业
第四节 2003年我国白酒不同类型企业绩效情况
一、国有企业
二、集体企业
三、股份合作企业
四、股份制企业
五、私营企业
六、其他类型企业
第十四章 领先企业分析
第一节 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
二、公司的行业地位
三、公司主要供应商、客户情况
四、公司主营业务2003年经营状况分析
五、五粮液集团2001—2003年主要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六、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第二节 贵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
二、公司的行业地位
三、公司的主要供应商、客户情况
四、公司主营业务2003年经营状况分析
五、贵州茅台2001—2003年主要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六、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
第三节 四川全兴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
二、公司的行业地位
三、公司的主要供应商、经销商情况
四、公司主营业务2003年经营情况分析
五、全兴股份2001-2003年主要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六、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
第四节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
二、公司的行业地位
三、公司的主要供应商、销售商情况
四、公司主营业务2003年经营情况分析
五、泸州老窖2001-2003主要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六、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第五节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
二、公司的行业地位
三、公司的主要供应商、销售商情况
四、公司主营业务2003年经营情况分析
五、安徽古井贡2001-2003主要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六、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第六节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
二、公司的行业地位
三、公司的主要供应商、销售商情况
四、公司主营业务2003年经营情况分析
五、山西汾酒2001-2003主要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六、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
第七节 四川沱牌集团有限公司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
二、公司的行业地位
三、公司的主要供应商、销售商情况
四、公司主营业务2003年经营情况分析
五、沱牌曲酒2001-2003主要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六、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
第八节 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
二、公司的行业地位
三、公司的主要供应商、销售商情况
四、公司主营业务2003年经营情况分析
五、伊力特2001-2003主要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六、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
第九节 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
二、公司的行业地位
三、公司的主要供应商、经销商情况
四、公司主营业务2003年经营情况分析
五、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2001-2003主要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六、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第十节 山东兰陵陈香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
二、公司的行业地位
三、公司的主要供应商、经销商情况
四、公司主营业务2003年经营情况分析
五、兰陵陈香酒业公司2001-2003主要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六、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第十一节 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
二、公司的主营业务经营状况
三、公司2003年财务情况分析
第十二节 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
二、公司的销售网络
三、公司2003年财务状况分析
第十三节 新疆兵团农四师伊犁酿酒总厂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
二、公司2003年财务状况分析
第十四节 山东生力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
二、公司的发展策略分析
三、公司2003年财务状况分析

第五部分 策略篇
第十五章 白酒业发展趋势
第一节 世界白酒业发展趋势
一、总体消费变化趋势
二、各国酒类消费变化情况
三、消费主要增长点
第二节 我国白酒业2004年发展趋势
一、2004年1—5月我国白酒产量变化情况
二、2004年初主要区域市场表现
三、2004年初主要品牌市场表现
四、2004年我国白酒行业发展预测
第三节 我国白酒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主业和多元化并举
二、企业的重组和改制加快
三、大中型企业将占据竞争优势
四、市场、政策将进一步规范
第十六章 白酒行业营销策略分析
第一节 白酒营销渠道研究
一、白酒行业的营销环境
二、现存的营销渠道研究
三、终端渠道制定策略研究
四、酒业终端市场营销管理策略
第二节 白酒营销战略研究
一、中国酒业有效整合营销策略
二、建立厂商的双嬴模式
第三节 市场推广策略研究
一、做好产品导入
二、做好产品组合和产品线决策
三、白酒城市市场推广策略
四、白酒农村推广策略
第四节 白酒的品牌营销策略
一、 名称法则
二、 品质法则
三、 信誉法则
四、 系统营销法则
五、 力量法则
六、 持续法则
七、 单一法则
八、 副品牌法则
九、 收缩法则
十、 自然死亡法则
第十七章 我国白酒行业策略建议
第一节 中小型企业做大的策略
一、细分化生存方式
二、产品化生存方式
三、区域化生存方式
四、专业化生存方式
五、个性化生存方式
第二节 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策略
一、做好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专业化和多元化并进
第十八章 我国白酒行业多元化现状分析与投资方向建议
第一节 白酒企业多元化的现状
一、多元化成为潮流
二、多元化失败居多
三、多元化显现曙光
四、我国白酒行业上市公司多元化情况与分析
五 五粮液的多元化策略
六、四川全兴的多样化策略
第二节 现行白酒企业多元化方向分析与建议
一、现行的三类多元化方向
二、成功的多元化战略探讨
三、企业多元化战略建议
第三节 白酒行业多元化建议—食品行业
一、2003年我国食品行业发展回顾
二、2004年我国食品行业发展预测
三、我国食品行业特性分析
四、向食品行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五、大型跨国企业食品业投资新选择
第四节 屠宰及肉类蛋类加工业投资分析
一、屠宰及肉类蛋类加工业发展状况
二、行业特性分析
三、产业投资回报情况分析
四、产业内企业格局分析
第五节 休闲食品业投资分析
一、休闲食品的定义
二、我国休闲食品发展现状
三、主要休闲食品的市场表现
四、休闲食品行业特性分析
五、饼干及其他焙烤食品制造投资分析
六、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投资分析

图表目录
图表1 历届国家评酒会评出的国家级名酒名单
图表2 我国1949-2003年白酒产量一览表
图表3 1978-2003中国白酒产量曲线图
图表4 1998-2003中国白酒产量下降幅度条形图
图表5 我国主要白酒生产企业2001—2003年主营业务利润率
图表6 2000年各酒产量与2005年目标产量比较
图表7 入世后酒业的关税变化
图表8 2000-2001年葡萄酒进出口量值图
图表9 2001—2003我国白酒制造企业销售收入前十名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图表10 2001—2003我国白酒制造企业销售收入前十名主要经济指标柱状图
图表11 2001年我国白酒行业运行情况一览表
图表12 2002年我国白酒行业运行情况一览表
图表13 2002年我国白酒行业运行情况一览表
图表14 2001年我国白酒行业绩效情况一览表
图表15 2002年我国白酒行业绩效情况一览表
图表16 2003年我国白酒行业绩效情况一览表
图表17 2003年各月我国白酒类及产量表
图表18 2003年各月我国白酒产量折线图
图表19 2003年白酒进口数量月度变化折线图
图表20 2003年白酒进口金额月度变化折线图
图表21 2003年1月我国白酒进口一览表
图表22 2003年2月我国白酒进口一览表
图表23 2003年3月我国白酒进口一览表
图表24 2003年4月我国白酒进口一览表
图表25 2003年5月我国白酒进口一览表
图表26 2003年6月我国白酒进口一览表
图表27 2003年7月我国白酒进口一览表
图表28 2003年8月我国白酒进口一览表
图表29 2003年9月我国白酒进口一览表
图表30 2003年10月我国白酒进口一览表
图表31 2003年11月我国白酒进口一览表
图表32 2003年12月我国白酒进口一览表
图表33 2003年我国白酒进口数量地区构成
图表34 2003年我国白酒进口金额地区构成
图表35 2003年北京市白酒进口情况一览表
图表36 2003年上海市白酒进口情况一览表
图表37 2003年广东省白酒进口情况一览表
图表38 2003年天津市白酒进口情况一览表
图表39 2003年福建省白酒进口情况一览表
图表40 我国三大酒类2001-2003年主要经营指标分析表
图表41 我国白酒2001-2003销售收入及其增长图
图表42 我国啤酒2001-2003销售收入及其增长图
图表43 我国葡萄酒2001-2003销售收入及其增长图
图表44 我国白酒2001-2003销售利润总额及其增长率图
图表45 我国啤酒2001-2003销售利润总额及其增长率图
图表46 我国葡萄酒2001-2003销售利润总额及其增长率图
图表47 2003年全国三大酒类产值比较
图表48 2003年全国三大酒类产值增长对比情况
图表49 2003年我国三大酒类销售收入-成本对比图
图表50 我国三大酒类2003年毛利率对比分析
图表51 1998-2000白酒企业数量、销量、利润统计表
图表52 白酒上市企业调税后2000年增加的消费税及其利润变动情况
图表53 部分品牌市场零售价格调查表
图表54 北京消费者心中理想白酒品牌排名
图表55 北京消费者最常用白酒品牌排名
图表56 北京男性各年龄层、女性各年龄层的品牌习惯
图表57 北京男性各年龄层、女性各年龄层最常饮用的度数
图表58 北京白酒消费者选择白酒的考虑因素
图表59 北京重度消费者人口分布
图表60 北京男性各年龄层、女性各年龄层最常饮用的场合
图表61 北京市白酒制造企业2003年季度运行情况一览表
图表62 北京市白酒制造企业2003年季度绩效情况一览表
图表63 2002—2003年北京市白酒生产企业产量、销售收入、资产情况一览表
图表64 天津市白酒生产领先企业2003年季度运行情况一览表
图表65 天津市白酒生产领先企业2003年季度绩效情况一览表
图表66 2002—2003年天津市白酒生产企业产量、销售收入、资产情况一览表
图表67 河北省各地级市白酒市场品牌一览
图表68 河北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2003年季度运行情况一览表
图表69 河北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2003年季度绩效情况一览表
图表70 2002—2003年河北省白酒生产企业产量、销售收入、资产情况一览表
图表71 山西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2003年季度运行情况一览表
图表72 山西省白酒生产领先企业2003年季度绩效情况一览表
图表73 2002—2003年山西省白酒生产企业产量、销售收入、资产情况一览表
图表74 内蒙古白酒生产领先企业2003年季度运行情况一览表
图表75 内蒙古白酒生产领先企业2003年季度绩效情况一览表
图表76 2002—2003年内蒙古白酒生产企业产量、销售收入、资产情况一览表
图表77 2003年辽宁省白酒生产企业季度运行情况一览表
图表78 2003年辽宁省白酒生产企业季度绩效情况一览表
图表79 2002—2003年辽宁省白酒生产企业产量、销售收入、资产情况一览表
图表80 2003年黑龙江省白酒生产企业季度运行情况一览表
图表81 2003年黑龙江省白酒生产企业季度绩效情况一览表
图表82 2002—2003年黑龙江省白酒生产企业产量、销售收入、资产情况一览表
图表83 2003年吉林省白酒生产企业季度运行情况一览表
图表84 2003年吉林省白酒生产企业季度绩效情况一览表
图表85 2002—2003年吉林省白酒生产企业产量、销售收入、资产情况一览表
图表86 2003年河南省白酒生产企业季度运行情况一览表
图表87 2003年河南省白酒生产企业季度绩效情况一览表
图表88 2002—2003年河南省白酒生产企业产量、销售收入、

参考资料:http://www.hdcmr.com/article/yjbg/08/04/226.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