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老人

家里老人利马90的人了,身体还算不错。就是眼睛看不清,很差很差。
耳朵听不清。
以前在哥哥姐姐那里住,老人怕自己麻烦人家。所以,选择到处住。我们都很孝顺,老人怕连累我们。我们家里虽然不富裕,养老人还是没问题的。
很想给老人没事说说话,要很大的声音老人才听的见。哎。
整天又都很忙,没有多长时间陪老人。
感觉老人很寂寞。不知如何是好。

给的有分,希望用心去回答。不要baidu google 复制粘贴。复制粘贴什么答案一分都没有。

我始终对老人有一种由衷的怜爱 我们要相信谁都有老的那一天 老人是最无可奈何 最易孤独的一群 我知道你们很有孝心 我也知道有的时候和老人说话很费劲 但是可以多陪老人到公园走走 买些他喜欢听的戏曲回来 有时间给他垂垂被 并且要很郑重的告诉他 他不是你们的负担 二是你们不可或缺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要让他觉得他还很有用 有些事情多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和他聊一下工作上的小麻烦 并且在不久后要告诉他问题已经解决 让他放心 我们要的指示他担心的过程 让他真切地感觉到他的重要他在活着 其实对任何人有一样 千万别以为有的是时间 打算以后再孝敬的终有一天会后悔!善待老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06
对于应该如何孝敬老人我觉得首先的是应该帮助老人保健,其次,帮助老人培养一种新的兴趣,再次,鼓励老人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交关系。有的年轻人自己不愿和老年人同住,还不允许,甚至破坏单身老人找老伴,表面上是为了所谓的面子,事实上生怕老人的一点遗产落入他人之手,老人已经把你养大,你不说孝敬老人,还老是惦记着他那一点养命钱,可耻!

特可耻的是那些儿女们,赡养老人的时候攀比谁不出钱出力或钱出得少,搜刮老人的时候却说谁谁得老人的好多。见鬼,越是养儿养女多的老人还越是没人养,真是怪啊!养这样的儿女是不是还不如养猪养狗呢。

我看天下的儿女都应该这样想:父母养我小,我养父母老,我穷,但我不会因为穷就推卸赡养父母的责任。我有一碗粥,我就得分给父母一半。这是穷儿女对穷父母。

对那些较为富裕的父母,子女应该想着:父母已经把我养大,以后的日子靠我自己去奔,父母的钱,是他们一辈子辛苦劳动换来的,他们有支配自己财产的自由。成年了,还心安理得地搜刮父母,可耻!

天下的老人啊,都学学做一个老顽童吧。做一个自立自强自娱自乐的老顽童 !

天下的儿女啊,你们也会年老,善待老人吧:首先不要向他们伸手,向一个老人,辛苦一辈子的老人伸手,好意思么?讨饭也不要向老人讨!然后不管自己有多为难,对老人尽你该尽的一分职责,这既是为了你的那份良心,也是对社会尽一分份内的义务。

如果每个子女都想办法解决自己老人的问题,那天下老人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得差不多了。老有所养,就不只是一种理想了。

老了老了吧,一大堆问题都来了:
其一,工作的寄托没有了。干了一辈子的革命工作,正干的时候太累,多想歇着,临到该退的时候,人还真不想退了。那么熟悉的环境,几十年了,有感情了哇,都习惯了。这时又非得退下来,退下来干啥子呢?
其二,孩子的寄托也没有了。人老了,孩子也长成人了,翅膀也硬了,再也不用父母的肩膀托着背着,再也不喜欢听父母的唠叨了。自己也忙,也想过自己想过的日子,可父母孤独啊,想和孩子一起过啊,矛盾来罗!其结果不是儿孙们压抑个性的孝敬老人,就是老人们凄凉委屈地单过,那些不幸丧偶的老人们就更孤独了,有的老人死在家里,尸首开始腐化了,都没人知道,可怜啊!
还有多病啦,老年痴呆啊,脾气越来越古怪啊......老年的问题实在太多了。

怎么办呢?老人们都是我们的父母长辈,我们不能不管,我们自己也要老的。怎样才能妥善解决老年问题呢?

首先,老人们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尽量延缓老年期的到来。现在认为,60岁还是中年嘛。人们不要故意早早地给自己贴上老年的标签,要有一股子不服老的气概。我曾经遇到以为老农,鹤发童颜,辛勤劳作,我很是同情他,这么老了还要在地里劳作,他却爽朗地笑了,如数家珍地告诉我他喂了多少猪,种了多少菜,城里菜贵,又不新鲜,孩子们回来,他总是给他们带去大量的新鲜蔬菜,孙娃娃可爱吃哩!儿孙们也曾接他去玩,他不习惯,也觉得不自由,自己一个人住着,弄弄地,和乡亲们唠唠嗑,闲了,还哼几句段子,打打太极拳,和左邻右舍热闹热闹,日子快活得赛像神仙呐!

我充满崇敬地看着老人,这位老人活锝多有尊严哪。

老人应该重新找一个职业或者培养一种爱好,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消遣,为了让退休后的日子仍然有追求,有追求的人是不会老的。

老人还要着手建立新的社交圈子,每天坚持看报,看新闻,以跟上时代的潮流,不说赶时髦,至少也能够容忍新生的事物,这样,才不至于更孤立,更寂寞。

对于老人,最重要的是健康,健康地活着,尽可能自立,从精神到生活,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安排,这样的老年才过得有滋味。
第2个回答  2007-05-19
楼上说的就不错,我这么大了,只有一个老人去了,她是我外婆的妈妈。
她走时93岁。
小时候都跟她粘在一起,我是她带大的,她说故事给我听,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我睡觉时她总是在身边撑着一把大蒲扇给我赶蚊子……
慢慢的长大了上学了,给书给她看,说书上的趣事,最开心的是有一次我们几个小家伙说服了她,给她上了红色的指甲油,当时她很害羞,手都不知放哪里好,然后给我们讲她年轻时的趣事。她的身体一直很好。
出来工作后,很少很少回家,一回去总是买些她最爱吃的水果零食,她很关心我,她问什么我就答什么,看着她就已经足够了。后来她走了,家里人不让我知道,后来我还是知道了,就觉得怎么会这样,不可能的,好像什么都没有了,这不是真的,为什么……
不说了。楼主要珍惜。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05-06
人老了,就像孩子一样,需要精心照顾。
有时间的时候多和老人待会儿,和他一起出去转转,自己没有时间的时候告诉别的亲人啊,或者自己的孩子也可以,人多的话大家商量一下,怎么好好的照顾老人,现在条件好多了,缺的不是吃喝,他们需要人陪,哪怕只是坐在他旁边一句话都不说,那也是可以的,我想老人和我们一样,那份心他们可以感觉的到。
既然老人怕连累,就随他的心,不管住谁家,其他的弟兄们都常去看看,陪老人坐坐。这份情才是最重的
第4个回答  2019-02-19
对待老人不只是买物品就可以满足的,有时间多陪他们聊聊天,听他讲讲话,他会开心很多的,老人老了会觉得孤单,年轻人太忙,很少有时间陪他们的话,多打打电话,我就是这样对待我男朋友这边的爷爷奶奶,我还建议给爷爷买个手机,没想到他家人也支持我的想法,最后老人挺高兴的,偶尔就会打电话给我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