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材料题

近现代史上,有许多“中国声音”引入深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屈辱的声音】

材料一:1901年2月14日,慈禧批准《议和大纲》,清廷颁布上谕:“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材料一中的“拳匪”和“友邦”分别指的是什么?

(2)结合“和议”的内容,说说哪一点充分贯彻了清政府“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精神?

(1)“拳匪”指义和团。(义和团,又称义和拳,或贬称为“拳匪”。义和团运动又称“庚子事变”,或被贬称为“拳乱”、“庚子拳乱”等,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
“友邦”指帝国主义列强。
(2)“和议”指1901年清政府与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辛丑条约》。条约中的“赔款”(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充分贯彻了清政府“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精神。
条约内容可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32139.htm#sub32139追问

我本来也想到是不是赔款,可是这里是“精神”,赔款好像是一件耻辱的事吧

追答

其实《辛丑条约》的签订本身对于中国来说就是一件耻辱的事。“充分贯彻了清政府‘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精神”应该理解为哪一项是清政府“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措施。我认为题目本身已有讽刺的意味,不能单从“精神”的本义出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24
1,义和团 英法
2赔款白银4.5亿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