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又叫什么?

如题所述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等。

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

古代殿堂、庙宇以及家庭堂屋前大多有两根插廊柱子,叫做“楹”。人们贴对联时,常常贴在这对称的楹柱上。所以,文人雅士们就把对联称作“楹联”。

扩展资料

关于对联的传说

在远古时一天这只怪物便下山进行对房子、庄稼的破坏,无恶不作,危害人间,人们叫苦连天。各路的神期,民间有一个怪物名叫“夕”,一到每年的最后仙都对他没有办法,神仙们只能到玉帝耳边苦诉此事。

玉王听了马上派出一位神仙,名叫“年”,在大年三十成功将这只“夕”杀死了,这位神仙为了往后不让怪物再次出现,他告诉凡间的人们用红色的纸来吓唬“夕”,大家听了纷纷拿出红纸贴在自己的门前,防止这只怪物再次搞破坏。

果然,人们贴上红色的纸之后,从此怪兽再也没有出现过。

所以每年的最后一天,人们都把红色的纸贴到门前,逐渐形成现在的对联。贴上对联,代表人们对新的一年寄托着希望,希望这一年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5
1、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
  2、简介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它是汉族传统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
  3、特征
  傅小松的《中国楹联特征论略》则把楹联的特征概括为五个对立统一:
  独特性和普遍性。
  寄生性和包容性。
  实用性和艺术性。
  通俗性和高雅性。
  严肃性和游戏性。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4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4-23
对联又称:楹联,对子
第4个回答  2011-04-23
又称楹联或对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