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红星的主要内容

简短啊......

《闪闪的红星》这本书讲述了少年潘冬子和游击队联手对抗土豪恶霸的精彩故事。这本书的主角是小英雄潘冬子,他的父亲是红军团长,母亲是地下党成员。当时他的父亲跟着红军队伍走了,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潘冬子天天盼望着父亲回来。

有一天母亲对他说:“等到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的时候,红军就来了,你爸爸也就回来了。”于是冬子来到村口的一棵小松树下,从地上捡起一枝干枯的映山红,坐在石头上,拿着父亲给他的红星,等红军到来……他梦见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红军来了,自己穿着整洁的军装,戴着闪闪的红星走在队伍里,特神气……

当他正陶醉在这美梦之中时,吴大叔来了,他对冬子说:“要想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斗!”冬子听了后用力地点了点头。于是,冬子加入到红军的行列。他跟着爷爷去到另一个地方,做杂工,顺着打听消息。最后打听到了危害他妈妈的凶手,然后一把火给烧掉了他的屋子。

小冬子协助农民夺得了白米,使大众能得到温饱。虽然冬子失去了母亲,但是他靠自己的机智与勇敢帮助共产党打败了土豪劣绅,还是当上了梦寐以求的红军。

扩展资料:

《闪闪的红星》,这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优秀的儿童片,它以在30年代在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江西,一个叫柳溪的山村里,讲述着一个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的几十户贫苦人家里头所发生的故事。以一位年仅七岁的孩子——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

很多人都以为《闪闪的红星》是描写江西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的一个感人故事,其实《闪闪的红星》是描写鄂豫皖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麻城的故事。李心田老师在接受《中国广播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小说里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鲍声苏系湖北麻城籍开国中将鲍先志将军的儿子。”

说到“潘冬子”的原型,文革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来证明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1975年初夏,李心田被通知参加一个样板戏的研究会。三个穿灰色服装的人坐在台前,开始时并无意外,后来扯到了《闪闪的红星》上。

让李心田谈创作的依据,对许世友的印象如何,一字未提样板戏之事,气氛非常沉闷。一直到中午送李心田回家的路上,其中的一人说《闪闪的红星》出事了,要李心田如实谈创作的依据,不能对军区里任何人讲,并带走李心田的创作手记。

半个月后,创作手记还给了李心田,并告知事情过去了。原来是有人告状到江青那里,说《闪闪的红星》是给许世友树碑立传的。因为许世友的儿子许光的经历与鲍声苏有相似的地方。许光原名原名许大安,是许世友与结发妻子朱锡明所生。

他从小受战乱之苦,什么苦滋味都尝过。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将他从农村接到身边,并送他到学校补习文化。江青当时很想打倒许世友,便想办法将《闪闪的红星》做一发炮弹。

后来,鲍苏声主动承认《闪闪的红星》是写的他们家的事情,此事才有了结论。鲍声苏之所以说是写他们家的事情,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冬子”实际上是鲍声苏弟弟的昵称。鲍声苏的弟弟叫鲍冬冬,聪颖可爱,在南京军区大院里都昵称鲍冬冬为“冬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闪闪的红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闪闪的红星》这本书讲述了少年潘冬子和游击队联手对抗土豪恶霸的精彩故事。这本书的主角是小英雄潘冬子,他的父亲是红军团长,母亲是地下党成员。当时他的父亲跟着红军队伍走了,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潘冬子天天盼望着父亲回来,有一天母亲对他说:“等到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的时候,红军就来了,你爸爸也就回来了。”于是冬子来到村口的一棵小松树下,从地上捡起一枝干枯的映山红,坐在石头上,拿着父亲给他的红星,等红军到来……他梦见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红军来了,自己穿着整洁的军装,戴着闪闪的红星走在队伍里,特神气……当他正陶醉在这美梦之中时,吴大叔来了,他对冬子说:“要想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斗!”冬子听了后用力地点了点头。于是,冬子加入到红军的行列。他跟着爷爷去到另一个地方,做杂工,顺着打听消息。最后打听到了危害他妈妈的凶手,然后一把火给烧掉了他的屋子。小冬子协助农民夺得了白米,使大众能得到温饱。虽然冬子失去了母亲,但是他靠自己的机智与勇敢帮助共产党打败了土豪劣绅,还是当上了梦寐以求的红军。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16
《闪闪的红星》这本书讲述了少年潘冬子和游击队联手对抗土豪恶霸的精彩故事。这本书的主角是小英雄潘冬子,他的父亲是红军团长,母亲是地下党成员。当时他的父亲跟着红军队伍走了,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潘冬子天天盼望着父亲回来。

有一天母亲对他说:“等到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的时候,红军就来了,你爸爸也就回来了。”于是冬子来到村口的一棵小松树下,从地上捡起一枝干枯的映山红,坐在石头上,拿着父亲给他的红星,等红军到来……他梦见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红军来了,自己穿着整洁的军装,戴着闪闪的红星走在队伍里,特神气……

当他正陶醉在这美梦之中时,吴大叔来了,他对冬子说:“要想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斗!”冬子听了后用力地点了点头。于是,冬子加入到红军的行列。他跟着爷爷去到另一个地方,做杂工,顺着打听消息。最后打听到了危害他妈妈的凶手,然后一把火给烧掉了他的屋子。

小冬子协助农民夺得了白米,使大众能得到温饱。虽然冬子失去了母亲,但是他靠自己的机智与勇敢帮助共产党打败了土豪劣绅,还是当上了梦寐以求的红军。



扩展资料:

《闪闪的红星》,这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优秀的儿童片,它以在30年代在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江西,一个叫柳溪的山村里,讲述着一个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的几十户贫苦人家里头所发生的故事。以一位年仅七岁的孩子——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

很多人都以为《闪闪的红星》是描写江西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的一个感人故事,其实《闪闪的红星》是描写鄂豫皖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麻城的故事。李心田老师在接受《中国广播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小说里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鲍声苏系湖北麻城籍开国中将鲍先志将军的儿子。”

说到“潘冬子”的原型,文革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来证明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1975年初夏,李心田被通知参加一个样板戏的研究会。三个穿灰色服装的人坐在台前,开始时并无意外,后来扯到了《闪闪的红星》上。

让李心田谈创作的依据,对许世友的印象如何,一字未提样板戏之事,气氛非常沉闷。一直到中午送李心田回家的路上,其中的一人说《闪闪的红星》出事了,要李心田如实谈创作的依据,不能对军区里任何人讲,并带走李心田的创作手记。

半个月后,创作手记还给了李心田,并告知事情过去了。原来是有人告状到江青那里,说《闪闪的红星》是给许世友树碑立传的。因为许世友的儿子许光的经历与鲍声苏有相似的地方。许光原名原名许大安,是许世友与结发妻子朱锡明所生。

他从小受战乱之苦,什么苦滋味都尝过。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将他从农村接到身边,并送他到学校补习文化。江青当时很想打倒许世友,便想办法将《闪闪的红星》做一发炮弹。

后来,鲍苏声主动承认《闪闪的红星》是写的他们家的事情,此事才有了结论。鲍声苏之所以说是写他们家的事情,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冬子”实际上是鲍声苏弟弟的昵称。鲍声苏的弟弟叫鲍冬冬,聪颖可爱,在南京军区大院里都昵称鲍冬冬为“冬子”。
第3个回答  2015-12-28
讲述一个小英雄潘冬子在战争中迅速成长起来的故事。 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潘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潘冬子的母亲壮烈牺牲,潘冬子看到母亲的死,变得更加坚强。他在战斗中破坏了吊桥,切断了敌警卫团的后路,使敌人缴枪投降;他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送给游击队;他和椿伢子把情报送给游击队,搞沉了敌人的运粮船,破坏了敌人的搜山计划;他沉着机智地应付了胡汉三多次狡猾的试探和盘问,最终满怀仇恨砍死了胡汉三,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湾镇的军事行动。 战斗迎来了胜利。1938年,在江南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奉党中央命令,准备开赴抗日前线。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第4个回答  2023-01-15
故事简介:故事发生在1931-1934年间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发起对中央红军的围剿之时,用生死存亡之际来形容当时的中央一点不为过:

第一次反围剿:1930年10月开始,国民党10万兵力,红一方面军约4万兵力,红军胜;

第二次反围剿:1931年2月开始,国民党20万兵力,红一方面军约4万兵力,红军胜;

第三次反围剿:1931年7月开始,国民党30万兵力,红一方面军约3万兵力,红军胜;

第四次反围剿:1932年12月开始,国民党50万兵力,红一方面军约3万兵力,红军胜;

第五次反围剿:1933年下半年开始,国民党50万兵力,红一方面军约4万兵力,红军败;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在长征路上召开遵义会议,之后是著名的四渡赤水和飞夺泸定桥,可以说红军九死一生。

本片讲述的是儿童潘冬子在父亲的影响下,随着红军反围剿的胜利和失败,协助与村中土豪恶霸胡汉三斗智斗勇,帮助红军度过难关,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红军的故事。在革命艰苦的年代,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不然解放军的队伍不会在短短的数年之中发展到上百万之众,从而奠定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

二.经典桥段:

1. 潘冬子父亲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一个黄油布小包,解开拴着一枚制钱的绳子。布包打开,里面竟是一枚闪闪发光的红星。

2. 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潘冬子的母亲壮烈牺牲;

3. 胡汉三坐着轿子说道:“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中央红军被迫撤出根据地,老百姓又回到被地主恶霸欺压的日子;

4. 潘冬子把盐化成水给红军送去。

三.经典台词:

1. 我已经把自己的全部都交给了党,以后我是党的人了,党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2. 妈妈是党的人,我就是党的孩子;

3. 等满山的映山红开了,红军就回来了。

4.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四.鸡蛋里挑骨头:本片拍摄于1974年,仍处于四人帮的搅局时代,技术设备都还是比较落后的,但演员都演得不错。现在的战争题材电影不好拍,投资大见效慢,像北影和八一等已经很难出好作品了。

结语引用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濒临灭亡的红军用双脚和意志改变了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