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语文课本删掉了好多鲁迅的文章呢?

如题所述

1、语文课本删掉鲁迅的文章,目的显而易见,就是避免学生产生联想。尤其是有的文章,像刘和珍什么的。至于语文课本不断减少鲁迅的文章,是否真的很可惜,是另一个问题。鲁迅的文章,在他那个时代,揭示了许多深刻的社会问题。这是鲁迅的贡献。但是,鲁迅并不是思想家。他仅仅揭示了问题,并没有对解决问题作出自己的思考。所以,过高赞誉鲁迅,没有必要。
2、鲁迅的思维,是典型的泼妇骂街式的思维模式,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彻底否定。鲁迅所鄙视的一些我们的国民性,比如中庸、妥协、忍让、喜欢团圆等,也不完全是有害的。凡事没有妥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那才是要命的东西。偏执,让思维简单化,线性化。这也是鲁迅在文革中受到热捧并升格为特大号神人的重要原因。

总结:我们要理解鲁迅精神的实质。鲁迅精神的实质是质疑、批判和斗争精神。鲁迅以自己的笔为匕首、为投枪,犀利的笔锋直指社会的阴暗面。用今天的话说,鲁迅是舆论监督的意见领袖。我们要弘扬时代精神,要弘扬主旋律,就不能讳疾忌医、得过且过,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要直面问题、刮骨疗毒。鲁迅作品的适当退出或许不可避免,但鲁迅精神绝不能退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