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祝福"的故事大意

注意:是故事梗概!不是什么分析!!!

摘要:科学精神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兴起的主流意识形态。鲁迅虽也崇尚科学,但深切的世俗关怀使他没有把科学推向极端,而是以辨证的眼光审视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科学精神与人道情怀在鲁迅观照社会人生的主体行为中共同发挥着作用。但面对着祥林嫂的困境,鲁迅也陷入了现代性的焦虑。而且由于作家在具体语境中加入了对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和对宗教的“道德力”的思考而愈加复杂。

关键词: 宗教 现代性 焦虑 科学精神

在写作小说《狂人日记》之前,鲁迅给金心异(即钱玄同)讲了一个故事:“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中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1)参与这个故事的角色至少有三个:一是铁屋子里的人;二是大嚷的那个人;三是叙述者“我”,即鲁迅。而思考的对象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铁屋子里人的精神感受;二是大嚷者的人的道德处境;三是“我”的思考和忧虑。这个故事对于鲁迅及其创作来说,具有象征意义。李欧梵认为:“《祝福》是鲁迅小说中最强烈的悲剧描写的作品”。2)而我认为,这部小说之所以是“最强烈的悲剧描写的作品”,就在于它不但设身处地地展现了铁屋子里的人清醒以后的苦楚,也展现了知识分子在这一事件中的道德责任以及作家在这一事件中的现代性焦虑。《祝福》也具有象征意义。

1.祥林嫂的困境

小说《祝福》的故事展现过程实际存在着两个线索层次,其中直接呈现于读者的故事线索是主人公祥林嫂对于困境的逐渐陷入。第一个丈夫死了,她到了鲁镇;第二个丈夫死了她又到了鲁镇。这两次嫁人和两个丈夫的死,祥林嫂都是被动的,她毫无选择的自由。当她第二次到达鲁镇的时候,祥林嫂终于获得了一次自由,当然不是人身的自由,而是承受恐惧的自由。

在祥林嫂的人生中,所得到的只有无辜的恐惧和鲁四老爷所给予她的“孽种”的定语。祥林嫂的悲剧源于社会对她的迫害,宗族和夫权是最大的摧残者;但更主要的是来源于她自身,因为在意识的深层她实际上是认同了鲁四对她人生的定性。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同,她才有了围绕这一定性所做出的一系列的自我救赎行为。当祥林嫂两次嫁人和两次死了丈夫的时候,她已经进入到中国传统礼教和鬼神文化所共谋的语境中,并不得不按照这一语境的秩序和规则进行思考。于是她陷入了深深她的困境之中:假如有所谓的地狱,她是有利的,因为在地狱中,她可以见到她心爱的儿子阿毛;但不利也同时存在,因为在地狱中,她必须面对着两个丈夫的争抢,被撕成两半的痛苦是难以想象的。假如没有所谓地狱,她是有利的,因为假如没有地狱就无所谓两个丈夫对于她的争抢,一直困扰着她的痛苦也就不存在了;同样的,假如没有所谓的地狱,对于她也是不利的,因为没有了地狱,她的儿子阿毛就再也见不到了。因此,对于地狱应该有还是应该无,利与害共存于同一场境中,无论她怎样选择都无法做到两全。因此,祥林嫂是矛盾的。

因为陷入这样的困境,她承受由此而带来的巨大的痛苦和恐惧。追求亲情和逃避苦难都是人的本能,祥林嫂自然也不例外。故事的情节到此似乎陷入了深深的死结。

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一种途径可以使祥林嫂摆脱这样的困境和缓解这样的恐惧和痛苦,这就是捐门槛。依照鬼神文化的规则,通过门槛的替代,通过门槛让千人踩万人踏,可以实施对罪的救赎。因为依照佛教的律法,门槛可以替代人的肉身,而去忍受人可能所要遭受的惩罚。这样人既可以脱罪又可以直接经受苦难的折磨。同样的,祥林嫂也可以通过捐献门槛而使自己脱罪。作为一个脱罪的人,或者说作为一个清白的人,她在死后是不会受到什么惩罚的。她既可以在地狱中见到自己心爱的儿子阿毛,又不会被两个丈夫争抢,也就相应地没有了被撕成两半的痛苦了。于是,祥林嫂就在柳妈的建议下捐献了门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08
祥林嫂的一生坎坷悲惨,最终沦为乞丐,就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冻饿致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