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的故事里你想对扁鹊说什么?对蔡桓公说什么?

如题所述

我想对扁鹊说:面对像蔡桓公这样不听你劝的病人,你还是要把他治好。

我想对蔡桓公说:“您不该不听扁鹊的话,毕竟他是医生,他不会还您的.而且他多次劝告,您还不听,最终害的是您自己呀.如果我是您,当他第一次劝告时,我和您的态度截然相反.我不仅会接受治疗,还会夸奖他。

您的医术真高,一点点小皮肤病您都能看出来,你真仔细.大王,您的悲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大王,您说这次悲剧应该发生吗?您说,扁鹊是没有劝告您吗?您说,您做得对吗?

扩展资料

第四段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情节急转的开始。扁鹊远远望见蔡桓侯,转身就走,这一幕情景使文章陡生紧张感。扁鹊一改之前耐心进谏的态度,说明桓侯的病已经无药可救。

桓侯见扁鹊“还走”,十分不解,让人前去询问,扁鹊道出桓侯患病的各个发展阶段,及其相关治疗方法:病在表皮时,热敷即可治疗;病在肌肤,针灸可以治疗;病在肠胃,汤药可以治疗。而现在,病已深入骨髓,是“司命之所属”,就连扁鹊也无可奈何。

故事最终结局是桓侯不治而亡、扁鹊逃秦。情节到此戛然而止,却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文章揭示了防微杜渐的道理,抨击了统治者迁怒和诿过百姓的丑恶行径。

此文以桓侯病情发展为主线,结构流畅紧凑、跌宕有致,逐步将说理推进。作者采用三迭式手法,通过描写扁鹊的多次谏劝深化了主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4

1、我想对扁鹊说:面对像蔡桓公这样不听你劝的病人,你还是要把他治好。

2、我想对蔡桓公说:“您不该不听扁鹊的话,毕竟他是医生,他不会害您的。而且他多次劝告。您还不听,最终害的是您自己呀!

扁鹊治病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扁鹊去拜见蔡桓公,发现他有点小病,但是蔡桓公不相信。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写扁鹊多次告诉蔡桓公病情,但是蔡桓公都不相信。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扁鹊逃往秦国,蔡桓公病死。

扩展资料

句子分析

1、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这是对蔡桓公的语言描写。蔡桓公的话语中流露出对扁鹊的讽刺,说明他根本不相信扁鹊的话。

2、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cǎi)他。

“很不高兴”说明蔡桓公有点生气了,“没有理睬”说明蔡桓公对扁鹊反复说他有病很反感。

3、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这已经是扁鹊第三次拜见蔡桓公了。蔡桓公的病情虽然严重,但还有治好的可能,因此扁鹊一次次拜见蔡桓公,劝说他赶紧治病。此处语言描写表明扁鹊医德高尚,对病人很负责。

4、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这是动作描写。“老远望见”“只看了几眼”说明扁鹊在观察蔡桓公的病情。“掉头跑”,扁鹊的这一做法与前三次形成对比,制造了悬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3-23
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也要像对待疾病一样,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防患于未然。若一意孤行,后果则不堪设想,要在适当的时候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
第3个回答  2019-12-07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干行,不听劝告,最终吃亏的是自己。
第4个回答  2012-07-17
因为蔡桓公不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才病死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