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有什么革命英烈的事迹?

有什么革命英烈的事迹?

临山是一块姚北重地,也是军事上必争之地,我们临山历史上简称“小扬洲”。戚继光抗倭时,临山是个中心卫,有4城门,有城墙,原六中地方是教场,有老寨、小寨,东至观海卫,西至历海卫,临山卫是抗寇军事要地。我们临山这片土地,原是一个封建堡垒,曾经是硝烟弥漫的战场,有伪区、乡政府,有文衙门、武衙门,有警察局、保卫团,还有日本人的维持会,各种土匪部队和平军压得人民透不过气来。从人民角度讲,临山人民有着为国家复兴,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斗争、顽强拼搏的光荣历史。

当时,反动头子蒋介石,自己不抗日,不准人民起来抗日,提出对外必须先安内,把矛盾对准共产党。党中央为了抗日,发表“七七宣言”,号召人民起来抗日,国民党封锁消息,七七宣言不准公开发表,1940年4月底,党组织派周巷区二区队长叶瑞康同志来临山,要求把七七宣言在“5·1”节前刻印好,交给中心县委书记杨寿明。叶瑞康选择在国民党人员进出要地金家金贵堂家,金贵堂又是伪乡公所文书(共产党员),金贵堂选择阿妹金兰春房间里,用铁笔、蜡纸三天时间刻印好1000份。日夜赶制,吃饭怎么办?讲金贵堂娘大阿伯做了一个梦,有蛇神缠着,每天要请床公床婆,叫其阿妹兰春每餐饭担上去,实际叶瑞康吃的。刻印好,“5·1”节前后,把七七宣言发至各要害部门、车站码头。通过姚城地下党,连国民党县政府各部门都发到,第二天县长劳乃心发现后,弄得手忙脚乱,姚城马上戒严,收捕共产党,散发人员连夜发好安全回家了。

1940年10月,临山东门头戚阿元家,来了一个生意人叫吴章生,实际就是余姚县党的负责人张光,张光原是诸暨县委书记,其妻陈铁吾,到临山后开一爿百杂小店,卖金鸡牌香烟为掩护,指导搞革命工作。后调来一个交通员余能耕,对外称其妻弟,叫张光为姐夫,后来又来了一位特委领导杨思一,称张光叔父,到12月2日谭启龙来华家岭,指示张光、周明留在临山,成立三北游击司令部余上办事处,余上县委(上指上于)、余上办事处都设临山,张光任办事处主任,周明任副主任,指挥余、上、慈革命工作。

余姚沦陷后,日本侵略军在姚城、庵东、周巷等姚北重镇设立据点,1944年秋,把三北城二委这个秘密机关设在临山城内,天宝弄北首开义成商行,做糖生意为掩护。有袁啸呤、董静芝(女)一对假夫妻,组织假家庭,以老板身份开糖行,姚城二委李学敏、百官二委交通员等人员以跑单邦或其他职业为掩护,出入临山,输送情报,汇报工作。

日伪军中央税警团要进驻临山,企图封锁海口,切断我方海上交通。为保证我方海上与上海浦东交通畅通,在临山东门处王家设立伪姚保(保卫团)据点,组织上决定利用姚保团长张妙根关系,派共产党员王三川同志(后改名王培良)打入伪姚保为副团长,把余姚敌人情况及时来义成商行汇报。由于王培良经常出入临山,引起汉奸伪县长劳乃心的觉察,改变了姚保,劳自任团长,张妙根任副团长,王培良为团附,实际夺了张妙根的权,张对劳乃心有矛盾,想离开姚保回浦东去。组织上通知王培良要巩固姚保成果,把可靠骨干分布到大队、中队去,以削弱亲劳派实权,张妙根与王培良商量后迅速对部队进行整编,所有驻在城外的姚保部队到临山集中,予以整编,张妙根回浦东一走,劳乃心打电话给王培良要他立即回姚城,有要事商量,王培良也有所感觉,向袁啸呤作了汇报,决定第二天回临山,5月1日等候王培良回来,直到傍晚未见人影,到暗时,杨金标来报,王培良来临山途中被赵祖英手下中途拦住,上岸枪杀了,谢忠海进行抵抗,也被打死,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牺牲了。

我们临山人民,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艰苦卓越斗争中,谱写了无数英雄诗篇,涌现了许多革命壮士,为革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有父子参加革命,成为双烈士的临山原新生村的陈宝财、陈嘉洪,一个在1943年12月,一个在1944年光荣牺牲,成为父子双烈士。有兄妹参加革命的冯芳蓉,妹冯益之,冯芳蓉读书时受进步思想影响,书读出参加钢铁部队革命,动员阿妹也参加革命,部队驻在鸡鸣山后里巷,在行军时碰上敌人,冯芳蓉捕河到对岸双根桥,其阿妹叫喊“哥哥,救救我!”冯芳蓉最游回去救阿妹,救回来时,被敌人枪弹打中,从臀部打进,睾丸里打出,其阿妹一只手被打断,冯芳蓉抬到东门头时,扑盖睡着,一直吹泡沫,待血流干而死。

有共产党被捕押到梁弄五马分尸牺牲的戚国海烈士,敌人要戚国海供出共产党组织内线,戚国海宁死不屈,最后,敌人用毛竹劈开,用绳板老,吊住戚的手脚,用刀将绳斩断,毛竹弹开,将活活的人一下子撕开而死。

有被敌人活活用火烧死的李义康等6位烈士,我们临山区常备队同志驻在兰海新庵村二户老百姓家,有汉奸告密,被高桥的中警队三面包围,一部分同志冒着敌人密集的弹雨冲出去,还有几位同志和伤员被敌人包围,敌人一把火烧毁了两户农家房子,李义康等6位同志被活活烧死。
王益生,男,江苏阜宁人,原名赵树屏,1917年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诸暨县政工队副区队长,中共余姚中心县委委员兼宣传部长、余姚县副特派员等职。1941年6月25日,王益生在临山镇遇难。
俞鹏飞,男,余姚郑巷人,1900年生,1940年参加革命。1943年9月底,俞鹏飞带领4名队员,在郑巷、徐巷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突遭敌人包围,不幸被捕。面对敌人严刑拷打,俞鹏飞大义凛然,英勇不屈,被捕不久,在玉皇山惨遭日寇杀害,年仅43岁。
李龙山,男,余姚临山镇城东村人,1915年生,曾任余上县办事处联络站联络员,1948年牺牲于湖堤龙图殿前。
谢荣泉,男,余姚黄家埠镇杨王村人,1927年生,1949年参加革命,1963年牺牲,曾任余姚公安中队副班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01
王益生,男,江苏阜宁人,原名赵树屏,1917年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诸暨县政工队副区队长,中共余姚中心县委委员兼宣传部长、余姚县副特派员等职。1941年6月25日,王益生在临山镇遇难。
俞鹏飞,男,余姚郑巷人,1900年生,1940年参加革命。1943年9月底,俞鹏飞带领4名队员,在郑巷、徐巷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突遭敌人包围,不幸被捕。面对敌人严刑拷打,俞鹏飞大义凛然,英勇不屈,被捕不久,在玉皇山惨遭日寇杀害,年仅43岁。
李龙山,男,余姚临山镇城东村人,1915年生,曾任余上县办事处联络站联络员,1948年牺牲于湖堤龙图殿前。
谢荣泉,男,余姚黄家埠镇杨王村人,1927年生,1949年参加革命,1963年牺牲,曾任余姚公安中队副班长。
第2个回答  2011-03-01
俞鹏飞,男,余姚郑巷人,1900年生,1940年参加革命。1943年9月底,俞鹏飞带领4名队员,在郑巷、徐巷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突遭敌人包围,不幸被捕。面对敌人严刑拷打,俞鹏飞大义凛然,英勇不屈,被捕不久,在玉皇山惨遭日寇杀害,年仅43岁。
李龙山,男,余姚临山镇城东村人,1915年生,曾任余上县办事处联络站联络员,1948年牺牲于湖堤龙图殿前。
谢荣泉,男,余姚黄家埠镇杨王村人,1927年生,1949年参加革命,1963年牺牲,曾任余姚公安中队副班长。
第3个回答  2012-09-24
俞鹏飞,男,余姚郑巷人,1900年生,1940年参加革命。1943年9月底,俞鹏飞带领4名队员,在郑巷、徐巷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突遭敌人包围,不幸被捕。面对敌人严刑拷打,俞鹏飞大义凛然,英勇不屈,被捕不久,在玉皇山惨遭日寇杀害,年仅43岁。
第4个回答  2011-03-03
楼主可以到位于余姚梁弄的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管理处了解一下,那边貌似有比较详细的余姚英烈资料,联系电话:0574-62367022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