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让出来的六尺巷内容概括

谦让出来的六尺巷内容概括

康熙年间的一天,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收到一封家信,信中说家里因为建房的地皮问题和邻居产生纠纷,信中隐约提出要求让张英以官位来压制邻居的意思。

张英沉思再三提笔写下:“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到张英的书信后,马上主动将要修建的院墙退后三尺,而邻居知道这个情况后,也主动的退后了三尺,形成了传为佳话的安徽桐城的“六尺巷”。

物质因其可以长存,所以会轻而易举地将那些短暂的生命们抛弃于时间的长河。

我们去看博物馆里陈列的无数奇珍异宝,光芒璀璨,记录着它们曾有过的多少辉煌,可它们的主人呢?那些曾经珍爱它拥有它们的主人如今又在哪里呢?

英国,伦敦,维斯特敏斯特大教堂。无名氏墓碑

教堂地下室矗立着林立的墓碑。与那些质地上乘、做工讲究的国王、名人的墓碑相比,它毫不起眼,甚至连墓主的姓名、生卒年月都没有。

然而,就是这样一块无名氏墓碑,它上面的碑文却给世人带来震撼,从而使维斯特敏斯特大教堂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然而,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这是一篇饱含哲理,给人以强烈震撼的无名氏墓碑的碑文。

每一个人,都应该留意、在意自己能做、该做的事。把自己做好,把自己的事做好,这个世界就会美好许多

六尺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乡邻和谐的典范。人们在津津乐道六尺巷的故事时,往往盛赞张英,认为是张英的宽宏谦和不倚势欺人成就了六尺巷。其实不尽然,六尺巷的成就,是张英、吴氏和桐城县令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六尺巷是张英居高位而谦冲自牧的结果。清代的大学士相当于宰相,位高权重,国之重臣。张英不仅自己深受皇帝信任,其子张文瑞在仕途上也有建树,后来也做到了大学士,“父子俱学士”,被时人传为美谈。邻里吴氏,名不见经传,在声威赫赫的张家面前,不过是大象脚下的一只蚂蚁。在发生相邻纠纷时,张英没有倚势欺人,相反,还要求家人自让三尺,身居高位能如此谦冲自牧,让人肃然起敬高山仰止。

其次,六尺巷是吴氏敢维权不畏权贵的结果。这位敢向相爷叫板的吴氏,据黄梅戏《六尺巷》编剧王晓马说,“查遍能查的资料,问遍了能问的老桐城。还是那几个字:邻里吴氏。”除了拥有不菲的家财,这个吴氏没有什么特殊背景。在抑商贱商的封建社会,富不和官斗是传世的明训,有钱和有权,不可同日而语,根本就不在一个重量级。这位“不识相”的吴氏,竟敢公开挑战,和张家对簿公堂,其维权的勇气,让人敬佩。吴氏若“识时务”,识趣地忍气吞声,六尺巷也就胎死腹中。

最后,六尺巷是桐城县令不阿贵不欺民的结果。“朝中有人好做官”,为了攀龙附凤,许多人卑辞令色,多方钻营,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作为桐城县令,自己辖区有张家这么一棵大树,真是天赐机缘!能攀上这棵大树,飞黄腾达功名富贵直如探囊取物。只要他懂事能来事,何愁不能给张家留下美好印象。这个相邻纠纷最终双方和解,桐城县令似乎并未起多大作用。其实不然,毕竟一方当事人是当朝大学士,桐城县令不能不慎重,他能够做到不枉法,不做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难能可贵。若先给吴氏这个“刁民”三百杀威棒,重刑之下,六尺巷也就灰飞烟灭成为泡影。

林语堂在《风声鹤唳》中说:“不争,乃大争:不争,则天下人与之不争。”

诗人流沙河还说:“面对网难不要硬拼硬抢.退让几步,找出困难与困难之间的缝隙.然后迎头赶上就容易多了。”

列宁有一次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他让道。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之后,才下楼。

有一天,歌德去公园里散步,迎面走来了一个曾对他的作品提出过尖锐批评的批评家,这个批评家站在歌德面前高声喊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歌德却答道:“而我正相反!”一边说,一边满面笑容地让在一旁。歌德的幽默避免了一场无谓的争吵,同时也消除了自己的恼怒。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既为自己摆脱了尴尬、难堪的局面,顺势下台,同时又显示出自己的心胸和气量。

一首古诗有多种版本传说,并引出许许多多古今中外故事,但是它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相同的:“多一分谦让,多一分宽容。”窄窄的一条“六尺巷”,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尤其引人深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