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文化产业有哪些

如题所述

新加坡主要文化产业概况

(一)演出展览业

在过去的 10 年里,新加坡的艺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00 年政府《文艺复兴城市报告》提出将新加坡建设成世界级文化城市,决定在未来 5 年内增拨 5000 万新币,使艺术团体和公司有更多的资源发展艺术精品,提高艺术专业水平。 1993 年与表演艺术有关的演出总数为 1915 场, 2003 年增加到 4654 场,增长 143 %。售票演出由 1993 年的 1609 场增加到 2003 年的 2437 场,增长 52 %。视觉艺术展览由 1993 年的 150 起增加到 2003 年的 537 起,增长 258 %,累计展览天数由 1441 天增加到 11380 天。据 2003 年统计,新加坡共有 247 个艺术团体、 302 个艺术公司。

(二)媒体业

新加坡政府希望把新加坡发展成为亚太地区主要媒体中心之一,在媒体发展方面形成自己的优势。近几年,新加坡在媒体发展方面采取了几个重大的措施,进一步推动媒体业的发展。 1995 年引进付费电视。 2000 年,政府通过政策允许两大媒体集团———新加坡报业控股和新传媒集团互相进入对方的业务领域,同时进军互联网业务,新加坡媒体开始进入全面竞争阶段。在此之前,新加坡报业和广播电视业分别由新加坡报业控股和新传媒集团控制。 2002 年,新加坡政府推出“媒体 21 ”计划,进入全面打造世界媒体城阶段。 2003 年 7 月,新加坡政府在“媒体 21 ”论坛上宣布将在未来 5 年内投资 1 亿新元,致力于出口新加坡制造的媒体产品,培养高素质媒体人才,发展数字媒体及扩展海外市场。 2004 年 7 月,新加坡争取到美国卢卡斯电影公司 (LUCASFILM) 在新加坡成立数码动画工作室。这将推动新加坡媒体业的发展,为新加坡创意人才走向国际舞台提供新的平台,有助于新加坡从信息经济转型为创新经济。

从 1990 年至 2000 年,新加坡媒体业年增长率为 7.7 %。新加坡政府计划媒体业产值到 2012 年能够占到 GDP 的 3 %,从业人员增加到 5 万人。

电视广播方面:新加坡拥有 2 家免费电视公司,提供 7 个电视频道; 5 个免费广播电台,提供 18 个电台频道。免费广播机构包括:新传媒电视私人有限公司、新加坡报业控股报业传讯、新传媒广播、新加坡联盟传讯私人有限公司、新加坡武装部队电台、国家艺术理事会、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服务 (BBC WORLD) 。在新加坡经营的国际卫星广播公司有 AXN 、 BBC 、 CNBC 亚洲、亚洲探索频道、 ESPN 体育台、 HBO 亚洲电影、亚洲 MTV 和迪斯尼国际电视。付费电视由新加坡星和电视电缆公司独家经营。截止到 2003 年,新加坡付费电视用户为 38 万户。

报纸方面:新加坡有 10 份日报,其中英文报纸 5 份,华文报 3 份及马来文报纸《每日新闻》和淡米尔文报纸《淡米尔日报》。 10 份报纸中除《今日报》是由新传媒报业出版,其他报纸都属于新加坡报业控股集团。 2002 年日报发行量 153 万份,英文报发行量最大约 103 万份,华文报约 43 万份,马来文报约 6 万份、淡米尔文报约 1 万份。

电影方面: 1998 年新加坡电影委员会成立,以种子基金扶持新加坡电影业发展,培养新加坡在电影制作、生产方面的人才。新加坡的电影主要靠进口。 2000 年至 2002 年,新加坡每年进口的影片数量分别为 950 部、 832 部和 928 部。新加坡本地制作的电影数量极少, 1995 年新加坡本地仅生产出 l 部影片, 2002 年生产 5 部电影,根本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本地影片制作成本不高,最高达 250 万美元,最低的一部只有 3 万美元。本地最卖座的影片是新加坡导演梁志强执导的《小孩不笨》。该片制作成本只有 100 万新元,票房达 380 万新元。目前新加坡共有 5 个主要院线,共 147 家电影院,可容纳 3.8 万人。 2003 年电影观众上座率达 1460 万人次。

(三)艺术培训

新加坡政府认为创意产业将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使新加坡在未来经济中更具竞争力,新加坡政府认为有必要培养具有技术技能和创新思维的人才。 2002 年,初级学院 ( 相当于我国的高中 ) 和初中教育审查委员会建议政府有必要建立体育、数学、科学和艺术专科学校。随后,“再造新加坡委员会”也建议政府设立中等教育水平的艺术学校。

目前,新加坡高等教育中设有艺术及与艺术有关的课程。新加坡国立大学设有杨秀桃音乐学院并设置戏剧、建筑和工业设计等学位课程;南洋理工大学设有大众传媒学位课程。此外,一些理工学院和艺术学院也设有与艺术、设计和媒体有关的文凭课程。私立的南洋艺术学院和拉萨尔——新航艺术学院也设有与艺术有关的课程。对比高等教育,中等教育似乎并没有为那些早期对艺术感兴趣或显露艺术天分的孩子提供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对艺术感兴趣的孩子可以在初中和高中阶段选择学习艺术课程并作为会考科目,但大多数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艺术与音乐精选课程”也仅限于特选中学和几所初级学院。因此,一些有天分的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发展受到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13
新加坡主要文化产业概况

(一)演出展览业

在过去的 10 年里,新加坡的艺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00 年政府《文艺复兴城市报告》提出将新加坡建设成世界级文化城市,决定在未来 5 年内增拨 5000 万新币,使艺术团体和公司有更多的资源发展艺术精品,提高艺术专业水平。 1993 年与表演艺术有关的演出总数为 1915 场, 2003 年增加到 4654 场,增长 143 %。售票演出由 1993 年的 1609 场增加到 2003 年的 2437 场,增长 52 %。视觉艺术展览由 1993 年的 150 起增加到 2003 年的 537 起,增长 258 %,累计展览天数由 1441 天增加到 11380 天。据 2003 年统计,新加坡共有 247 个艺术团体、 302 个艺术公司。

(二)媒体业

新加坡政府希望把新加坡发展成为亚太地区主要媒体中心之一,在媒体发展方面形成自己的优势。近几年,新加坡在媒体发展方面采取了几个重大的措施,进一步推动媒体业的发展。 1995 年引进付费电视。 2000 年,政府通过政策允许两大媒体集团———新加坡报业控股和新传媒集团互相进入对方的业务领域,同时进军互联网业务,新加坡媒体开始进入全面竞争阶段。在此之前,新加坡报业和广播电视业分别由新加坡报业控股和新传媒集团控制。 2002 年,新加坡政府推出“媒体 21 ”计划,进入全面打造世界媒体城阶段。 2003 年 7 月,新加坡政府在“媒体 21 ”论坛上宣布将在未来 5 年内投资 1 亿新元,致力于出口新加坡制造的媒体产品,培养高素质媒体人才,发展数字媒体及扩展海外市场。 2004 年 7 月,新加坡争取到美国卢卡斯电影公司 (LUCASFILM) 在新加坡成立数码动画工作室。这将推动新加坡媒体业的发展,为新加坡创意人才走向国际舞台提供新的平台,有助于新加坡从信息经济转型为创新经济。

从 1990 年至 2000 年,新加坡媒体业年增长率为 7.7 %。新加坡政府计划媒体业产值到 2012 年能够占到 GDP 的 3 %,从业人员增加到 5 万人。

电视广播方面:新加坡拥有 2 家免费电视公司,提供 7 个电视频道; 5 个免费广播电台,提供 18 个电台频道。免费广播机构包括:新传媒电视私人有限公司、新加坡报业控股报业传讯、新传媒广播、新加坡联盟传讯私人有限公司、新加坡武装部队电台、国家艺术理事会、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服务 (BBC WORLD) 。在新加坡经营的国际卫星广播公司有 AXN 、 BBC 、 CNBC 亚洲、亚洲探索频道、 ESPN 体育台、 HBO 亚洲电影、亚洲 MTV 和迪斯尼国际电视。付费电视由新加坡星和电视电缆公司独家经营。截止到 2003 年,新加坡付费电视用户为 38 万户。

报纸方面:新加坡有 10 份日报,其中英文报纸 5 份,华文报 3 份及马来文报纸《每日新闻》和淡米尔文报纸《淡米尔日报》。 10 份报纸中除《今日报》是由新传媒报业出版,其他报纸都属于新加坡报业控股集团。 2002 年日报发行量 153 万份,英文报发行量最大约 103 万份,华文报约 43 万份,马来文报约 6 万份、淡米尔文报约 1 万份。

电影方面: 1998 年新加坡电影委员会成立,以种子基金扶持新加坡电影业发展,培养新加坡在电影制作、生产方面的人才。新加坡的电影主要靠进口。 2000 年至 2002 年,新加坡每年进口的影片数量分别为 950 部、 832 部和 928 部。新加坡本地制作的电影数量极少, 1995 年新加坡本地仅生产出 l 部影片, 2002 年生产 5 部电影,根本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本地影片制作成本不高,最高达 250 万美元,最低的一部只有 3 万美元。本地最卖座的影片是新加坡导演梁志强执导的《小孩不笨》。该片制作成本只有 100 万新元,票房达 380 万新元。目前新加坡共有 5 个主要院线,共 147 家电影院,可容纳 3.8 万人。 2003 年电影观众上座率达 1460 万人次。

(三)艺术培训

新加坡政府认为创意产业将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使新加坡在未来经济中更具竞争力,新加坡政府认为有必要培养具有技术技能和创新思维的人才。 2002 年,初级学院 ( 相当于我国的高中 ) 和初中教育审查委员会建议政府有必要建立体育、数学、科学和艺术专科学校。随后,“再造新加坡委员会”也建议政府设立中等教育水平的艺术学校。

目前,新加坡高等教育中设有艺术及与艺术有关的课程。新加坡国立大学设有杨秀桃音乐学院并设置戏剧、建筑和工业设计等学位课程;南洋理工大学设有大众传媒学位课程。此外,一些理工学院和艺术学院也设有与艺术、设计和媒体有关的文凭课程。私立的南洋艺术学院和拉萨尔——新航艺术学院也设有与艺术有关的课程。对比高等教育,中等教育似乎并没有为那些早期对艺术感兴趣或显露艺术天分的孩子提供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对艺术感兴趣的孩子可以在初中和高中阶段选择学习艺术课程并作为会考科目,但大多数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艺术与音乐精选课程”也仅限于特选中学和几所初级学院。因此,一些有天分的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发展受到影响。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5-14
新加坡文化习俗
多元文化魅力、适宜的气候、优美的环境、完善的服务等,这些都是到新加坡旅游最好的理由,在一个国家中,多种文化共存发展,不同的艺术、建筑完美统一,让人惊叹不已。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中国游客到新加坡旅游,中国也已经成为新加坡的旅游第二大客源国,而新加坡也成为中国学生主要留学地之一。
由新加坡岛和63个岛屿组成的新加坡,地处马来西亚半岛南端,四面环海,南眺苏门答腊,北有两座跨海大桥与马来西亚相连,境内地势平坦,交通发达,公路超过3000公里。这里一年皆夏,空气潮湿,遍植绿色植物,而新加坡的人口密度在世界排名第二,平均每平方公里居住了6430个人。
不同时代的新加坡有着不同的名称,公元3世纪叫做蒲罗中,7世纪为海城,14世纪则被称为淡马锡,公元12世纪时,苏门答腊的王子桑尼拉乌它玛在此打猎时,见到一只被他称为“狮子”的野兽而使此地得名“新加坡”(梵语狮子城发音)。近代历史上,因新加坡的重要地理位置(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南部入口),先后被日本、英国占领殖民,直到1965年在李光耀的领导下,才获得真正的独立。在20世纪80年代时,新加坡成为亚洲经济四小龙之一,现在的新加坡工业、旅游业、服务业、外贸经济发达,而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里所占甚少,但是新加坡却是世界上最大的观赏鱼出口国。新加坡的法律严苛,全球闻名,乱丢垃圾、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都是会被处以高额的罚款,用于刑事惩罚的鞭刑是新加坡刑法中最具特色的一项,而贩毒在新加坡会被处以死刑。严苛的法律带来的是安全的生活环境,这里也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国家,在新加坡城里内有很多著名的街道,聚居着不同的民族,如新加坡的唐人街牛车水,具有印度风格的小印度,内容丰富的阿拉伯街区等等,这些地方同样是购物、餐饮、旅游的好地方,品尝着异域风情的晚餐,漫步街道,在路边的商店的挑选礼品,惬意无比。此外,意为和平安宁的圣淘沙岛、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鸟类王国——裕廊飞禽公园、新加坡的旅游标志——鱼尾狮等这些著名的景点都是了解新加坡的重要窗口。
新加坡的美,只有几天的掠影是无法深入了解的,除去风景优美、整洁的环境,本质中那种交汇了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多民族文化的多元文化魅力,只能静静地欣赏、慢慢地体会。
新加坡的民族众多,主要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及其他少数民族,而且宗教信仰多元化,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等。民族不同,在婚丧嫁娶、日常生活中的习俗也各不相同。总体上,新加坡的华人,依旧沿袭着中国传统习俗,仍过中国传统佳节,其他民族基本也是如此。此外,多年的文化交融,使得新加坡人有了些共同的习俗禁忌。新加坡人不会邀请初次见面的客人,不会当面打开他人赠送的礼物;和渔民、船员等居民吃饭时,不要将吃过一半的鱼翻过来吃;交谈中,新加坡人很少涉及政治得失、宗教是非等话题,也忌讳说“恭喜发财”;饭桌上,新加坡人主要使用勺子和筷子;言行举止方面,不能用食指指人、或是将以握紧的拳头放在另外一只手的掌心,这些都是极其不礼貌的;新加坡人最讨厌“7”这个数字,此外,“4”、“6”、“13”、“37”和“69”都是不受欢迎的数字;色彩图案方面,新加坡人最爱红色,绿色、蓝色也是他们比较喜欢的颜色,而在商品包装上最忌出现如来佛、宗教用语,此外猪、乌龟等形象也很忌讳。
新加坡文化事业发达,主要有8种报纸:英文报有《海峡时报》、《商业时报》、《新报》;华文报有《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马来文报有《每日新闻》;发行总量超过100万分。
本地广播电台9家:以马来语、英语、华语、泰米尔语广播。每周广播1370小时。 新加坡广播机构拥有并经营10个国内电台和3个国际电台。
本地电视机构2家: 分别拥有并经营2个频道,分别播送华语节目、英语节目,每天播送24小时。另12家电视公司经营两个频道,一个主要为马来族和印度族人口服务,另一个主要播送体育及文艺节目。
本地有线电视1家: 1995年有线电视网开通,用户可接收30多个频道、10余个国家 的电视节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