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认为小学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什么,如何理解?

如题所述

  第一节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四个基本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3、我国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①乳儿期(0-1岁);②婴儿期(1-3岁);③幼儿期(3-6、7岁);④童年期(6、7岁-11、12岁);⑤少年期(11、12岁-14、15岁);⑥青年期(14、15岁-25岁);⑦成年期(25-65岁);⑧老年期(65岁以后)

  二、童年期和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
  1.童年期
  又称学龄初期。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造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
  2.少年期
  又称学龄中期。这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三、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一)学习准备
  1、定义: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防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纵向的学习准备是指从出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准备;
  横向的学习准备是指每个年龄阶段出现的各种内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动力结构。
  3、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学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
  (二)关键期(敏感期)
  1、定义: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 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个体的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如: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等。
  2、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节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
  1、代表人物: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2、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特点: 感觉和动作分化;后期思维开始萌芽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前运算,是指个体还不能借助逻辑推理将事物的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
  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用表征形式认知客体的能力发展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单一方向思维的限制,具有思维不可逆性,同时这一阶段的儿童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其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1)单维思维 (2)思维的不可逆性 (3)自我中心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所谓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主要有如下特征:
  (1)多维思维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在对事物进行分类时,不再像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只能进行单维度的分类,而是能够根据物体的多个维度进行分类。
  (2)思维的可逆性
  这是守恒观念出现的关键。这种可逆思维是运算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
  (3)去自我中心
  儿童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意识到别人持有与自己不同的观念。他们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修  正自己的看法。去自我中心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儿童与别人顺利交往、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条件。
  (4)具体逻辑推理
  进入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已经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进行逆转,他们已经发展出了完整的、逻辑的思维体系。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二、认知发展阶段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皮亚杰所揭示的思维发展的阶段性是普遍存在的,思维发展的顺序是不可改变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具体个体身上或不同文化背景条件下不存在阶段的特殊性。

  三、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①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②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③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第三节 小学生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一)定义: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二)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如下所示(其中前5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1. 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0-1.5岁)
  发展任务: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2. 自主感对羞耻感(1.5-3岁)
  发展任务:培养自主性
  3. 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
  发展任务:培养主动性
  4. 勤奋感对自卑感(6、7-12岁)
  发展任务:培养勤奋感
  该阶段影响儿童活动的主要因素已由父母转向同伴、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教师在培养勤奋感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5.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发展任务:培养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6. 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
  7. 繁殖感对停滞感(25-50岁)
  8. 自我整合对绝望感(50岁以后)
  (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含义
  埃里克森的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  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小学儿童所面临的主要危机是“勤奋与自卑”之间的冲突。在这一阶段,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所以,在小学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小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1、定义: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
  2、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认识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意志成分。
  (二)发展阶段:
  1. 生理自我(1岁末开始,3岁左右基本成熟)
  2. 社会自我(3岁以后至少年期基本成熟)
  3. 心理自我(在青年初期开始发展和形成)
  (三)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1)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
  (2)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
  (3)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
  三、社会性发展
  (一)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
  社会性认知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个体的认知能力发展相对应。
  (二)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
  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随着小学儿童的独立性、批判性的不断增强,小学儿童与父母、教师的关系从依赖开始走向自主,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出怀疑和思考。同时,具有更加平等关系的同伴交往日益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