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冶区的地理环境

如题所述

古冶区地处燕山沉降带东南部,冀东滦河(近期沙陡河)洪冲击扇上。从北向南依次出露的地层有震旦系(以矽质石灰岩为主)、寒武系(以灰岩、泥岩为主)、奥陶系(灰岩)、石炭系、二迭系(煤和矾土层)。地表为第四纪覆盖物,由北向南逐渐加厚。古冶区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向西倾斜,北部以低山为主,海拔高度在200米左右;中部是几条东西走向的山丘,海拔约70米;南部以冲积平原为主,海拔约40米;全区共分北部丘陵区、中部洪沟冲积扇山前平原,南部冲积平原和塌陷低洼地四种地貌类型。
由于从地下采掘了大量的煤炭和矸石,使得局部地层变空,受上部岩层重力的影响,地表相应部分自然沉降,形成该地区特有的人工地貌──塌陷低洼地。地下水一部分是第四纪深层、浅层水,一部分是奥陶系石灰岩溶岩裂隙水。第四纪覆盖物厚度为30~200米,连通性好,储水量很大,-800米以上地下水非常丰富。奥陶系溶岩、裂隙水物理性质好,属低矿化、微硬度水。 古冶区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干、夏湿、降水集中、季风显著、四季分明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1.2℃,年平均降雨量648.1mm,集中于7—8月,年平均风速2.1m/s,盛行w风,年频率1l%、年静风频率6%。本区的风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季,西伯利亚附近广大地区经常为较强的冷气团控制,致使本区盛吹西北风;夏季,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盛吹偏南风;春秋两季是冬季风和夏季风的过渡季节,风向多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