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怎么算每年提的折旧额

如题所述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以固定资产的期初账面净值乘以一个固定的折旧率来计算各期折旧额的方法。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 双倍直线折旧率,双倍直线折旧率=2 /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 * 100%,在最后两年,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与预计净残值之差采用直线法在剩余两年内平均分摊。
例:一台设备,原价50000元,预计使用5年,净残值3500元,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直线折旧额=2/5*100%=40%
第一年应提折旧额=50000*40%=20000
第二年应提折旧额=(50000-20000)*40%=12000
第三年应提折旧额=(30000-12000)*40%=7200
第四年应提折旧额=(50000-20000-12000-7200-3500)/2=3650
第五年应提折旧额=3650。
会计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kuài jì,英文名称为Accounting。会计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会计工作,二是指会计工作人员,会计工作是根据《会计法》《预算法》《统计法》及各种税收法规为法律依据来核对记账凭证、财务账簿、财务报表,从事经济核算和监督的过程,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工作人员是进行会计工作的人员,有会计主管、会计监督和核算、财产管理、出纳等人员。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亦即,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盘算为会,两者合在一起即成会计一词。
会计目标也称作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也称为财务报告的目标。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核算的目标做了明确规定: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具体而言,会计是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的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会计方法一般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7
(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2)工作量法
月折旧额=月工作量×单位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先用一个图表帮助大家拆开理解“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含义。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直线折旧率的两倍)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折旧率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下面为大家举个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一下“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含义。【例】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0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如下:年折旧率=2/5×100%=40%第1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00×40%=400000(元)第2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00-400000)×40%=240000(元)第3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144000(元)
从第4年起改用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第4年、第5年的年折旧额=[(360000-144000)-4000]/2=106000(元)每年各月折旧额根据年折旧额除以12来计算。(4)年数总和法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1、在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要注意在最后两年计提折旧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2、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即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帐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当下述条件成立时,应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后期,如果发现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额小于采用直线法计算的折旧额时,就应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2-07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一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年折旧率。
在最后两年,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与预计净残值之差采用直线法在剩余两年内平均分摊。
例:一台设备,原价50000元,预计使用5年,净残值3500元,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直线折旧额=2/5*100%=40%
第一年应提折旧额=50000*40%=20000
第二年应提折旧额=(50000-20000)*40%=12000
第三年应提折旧额=(30000-12000)*40%=7200
第四年应提折旧额=(50000-20000-12000-7200-3500)/2=3650
第五年应提折旧额=3650
按双倍余额递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1、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即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帐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当下述条件成立时,应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一种计算方法,它的基本规则是:以固定资产使用年数倒数的2倍作为它的年折旧率,以每年年初的固定资产帐面余额作为每年折旧的计算基数,但由于在固定资产折旧的初期和中期时不考虑净残值对折旧的影响,为了防止净残值被提前一起折旧,因此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最后两年中,折旧计算方法改为平均年限法,即在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的帐面余额减去净残值后的金额除以2作为最后两年的应计提的折旧。诚然,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可以遵照这种规则来处理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问题,但笔者认为,这种通用的规则并不能全部适用。在实务中,如果不顾固定资产净残值估计的实际情况,机械地照搬上述原则,则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应用可能会走入误区,并将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末期折旧计算的不当和错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6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以固定资产的期初账面净值乘以一个固定的折旧率来计算各期折旧额的方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 双倍直线折旧率
双倍直线折旧率=2 /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 * 100%
在最后两年,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与预计净残值之差采用直线法在剩余两年内平均分摊
例:一台设备,原价50000元,预计使用5年,净残值3500元,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直线折旧额=2/5*100%=40%
第一年应提折旧额=50000*40%=20000
第二年应提折旧额=(50000-20000)*40%=12000
第三年应提折旧额=(30000-12000)*40%=7200
第四年应提折旧额=(50000-20000-12000-7200-3500)/2=3650
第五年应提折旧额=3650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