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上助听器也听不清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你好,戴上助听器能听见声音,但听不清讲话内容,这是神经性耳聋常见的一大特点。神经性耳聋是因为内耳螺旋器毛细胞听神经的听觉传导通路或中枢各级神经元受损害,致使声音的感受与神经冲动传递发生障碍。此类耳聋的医治效果不佳,只能通过佩戴助听器来补偿你的听损,让你听不到的声音补偿到你能听到的范围内,这种神经性耳聋患者,很容易出现佩戴助听器后,听得见声音,听不清讲话内容的现象。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耳聋时间较长,致使大脑感知分析能力下降,这是多数老人会出现的,这也与人的年龄和身体机能退化有关系。
现在应该按以下方法:
1、这种神经性耳聋患者使用助听器后,与其说话语速要慢、发音要清晰、声音大小适中即可。
2、另外如患者双耳都有听力损失,建议双耳同时佩戴,这样言语分辨率会比单耳佩戴助听器好很多。
3、前期尽量在室内佩戴使用,和使用者对话的时候,最好一个一个的讲话,多人同时对使用说话,会给使用者分辨声音造成困扰。
4、一定要让使用者坚持佩戴,佩戴时间由短到长,佩戴适应后,患者会欣喜地发现戴上助听器后可以慢慢与人交流了。
5、助听器佩戴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后,需要到验配中心根据佩戴情况进行助听器调整,这样才能达到最佳佩戴效果。佩戴助听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耐心,通过一段时间的助听器佩戴后,一定会听得越来越好。

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同,听不清楚的原因也有差异 :
通常来说,人类听觉会“用进废退”,长时间听力损失不仅会造成听力下降加速,听神经的言语解析度也大大降低,会出现“听得见,听不清楚”的情况。如果自身的听力基础和言语辨别能力太差,会降低助听器的使用效果。
因此听力专家建议:老年人有听力损失应尽早选配助听器,早配助听器可保持听神经及大脑刺激,延缓脑神经萎缩。如果听力下降很多年,大脑会随着时间遗忘很多声音,这样即使能听见但仍然无法分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2
刚刚配助听器的很多老人会抱怨:“配了助听器声音是挺大的,但是听不清你说的是什么,不管用啊!”
那么,有很多人对助听器不是很了解,觉得戴上助听器自己的听力就和正常人一样了。
一般老年人的听力属于渐进的听力损失,也就是随着时间的流失慢慢的感觉听不清别人说什么了,尤其是在嘈杂的环境。这是由于某些频段丢失,长时间听不到这些频段的词语,就会造成言语的丢失,形成了“语音退化”,此时大脑识别言语的功能也在退化。
听力损失时间越长,言语识别就越差。
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提高听力损失的言语可懂度呢?
1.助听器是补偿声音的,听懂声音还是要靠自己大脑的配合。
2.一旦发现有听力损失,尽快佩戴助听器,把丢失的频段尽快补上。
3.佩戴助听器后,声音不要放的过大或过小,这样反而听不清楚。要适中,要舒适。
4.佩戴助听器后,与别人聊天时,要求与你聊天人的语速慢点,给大脑有一个反应的过程。
5.最好让家人给你每天念20分钟的报纸,听完后进行叙述,直到叙述正确为止,一定要坚持。
6.最重要的一点,一些有损失的人,因与别人沟通不畅,造成自闭,不爱说话。戴上助听器,要多与人沟通,可有效的提高言语识别。
正确理解助听器,正确佩戴助听器,使您的生活更美好!
第2个回答  2018-09-07
初戴助听器都会有一个适应过程,而且每个人的听力不同分辨能力也不同,听得到不代表听得清楚,对于分辨能力差的老人,建议刚开始说话语速要放慢一些,吐词要清楚一些,慢慢提高言语分辨能力,长期坚持佩戴助听器,会有好转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