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到什么程度的老年人需要戴助听器?

如题所述

我们正常的听力是在25分贝以内,如果超过26分贝都属于是听力下降。但是一般听力损失在40分贝左右就要考虑佩戴助听器了。
凡是有残余听力的患者除无医学上的不宜症状外都可以验配助听器。配戴助听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听力,帮助沟通与学习。但还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同的人即使听力损失程度一样,使用助听器效果也不完全一样;同样的听力损失,同样的机型,使用助听器效果也会完全不一样。这是因为:
(1)所谓“验配”即首先要给患者检查耳朵听力损失程度,就像配眼镜要检查视力一样,助听器验配是根据听力损失来配的,不能随便购买。
(2)助听器需要验配。"验配"是指在助听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听力状况的助听器。助听器需要验配是因为每个人的听力损失千差万别,即使性质或程度相同,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对助听器声音的感受也不一样。
(3)再者助听器本身也有千差万别。每一类、每一款等都有自己的特点。
(4)刚使用助听器所听到的声音和原有听力听到的声音存在差异,需要适应一个阶段。一般需要1~3个月的适应期。
(5)助听器放大所有声音,听力患者长期生活在“安静”中,一旦听到外界的各种声音,一时不能适应,觉得吵而厌烦。因此配戴者必须再次学会排除不需要的背景声音。最初阶段,需要有耐心,助听器的配戴时间应慢慢加长,音量一开始应调小些,待习惯后再逐渐加大。
(6)混合性耳聋、神经性耳聋的患者对声音的分辨力较差,除需使用高清晰度及带特殊电路的助听器外,还需要一个训练过程,越早配戴助听器所需的适应时间越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6
耳聋 引起生活交流不便都可以使用助听器 早配效果好
第2个回答  2019-06-10
很多人误认为老年人耳聋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助听器。他们一方面不了解,在效果方面,现在的助听器已非昔日可比;另一方面是担心助听器会加重听力损失。
其实,助听器对老年人有益而无害。多数专业工作者依靠听力检查结果来确定老年人是否需要使用助听器,这是正确的,但还不够全面。应该从两个角度考虑问题:第一,如果听力检查结果证明需要助听器,那就立即配用助听器。第二,即使听力检查结果没有证明非用助听器不可(比如耳聋程度尚不很重),只要老人主观认为自己需要助听器,也一定要配。 这是因为,听觉是一种高级的、综合的、主观的感觉,再有现代的测听技术也难以展示出其全貌,而自己的主观感受则可以弥补听力学检查的不足。因此,“需要”同样是一种信号。老年人一旦在生活和工作中感到了听觉困难,都意味着需要助听器了,应该马上采取行动。
事实上,有两类人助听器验配宜早不宜迟:一类是儿童,他们需要借助助听器学习语言。另一类是老年人,老年人耳聋,也应该尽早使用助听器。因为,老年耳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迟早要用助听器的,而早用助听器可以减缓听力退化的进程,为什么不早用?难道要等到非用助听器不可的地步才考虑助听器,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第3个回答  2018-01-06
如果听力对日常交流有影响,要及时选配适合的助听器改善。
第4个回答  2018-01-06
咱们正常人的听力在25DB以上,老人有听力损失了且影响生活了最好及早干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