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开导自残的孩子

男孩,不知道自残的原因?

开导自残的孩子需要帮孩子认清自虐的危害、教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提高孩子的自信与勇气、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等。

1、帮孩子认清自虐的危害

一般有自虐倾向与行为的孩子,只注重自残当时的解脱和愉快感受,却没有想到它带来的各种危害。因此,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自虐的行为,就要及时给孩子讲清这样做的不良后果。

让孩子知道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可能让自己越来越自卑,会让别人更加看不起自己,将来组建家庭、就业甚至一生都会受到影响。孩子只要从心理上认清了自虐的危害,就会乐意接受父母的引导。只有孩子主观上想去改变,杜绝自虐行为的成功率才会更高。

2、教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

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每个人身上都是优缺点共存,对于因自我评价过低产生自虐行为的孩子,父母要帮孩子重塑自我认知,让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即便自己真的比别人差了一些,也要愉快接受,不要苛求,这样就会减少孩子消极的情绪出现,自虐的行为也就随之减少。

3、提高孩子的自信与勇气

父母对待自虐的孩子,平常要有意识地去提高孩子的自信和勇气。比如,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或者擅长的事情,这样孩子很容易就能取得成功。成功的体验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增加孩子的勇气,以克服孩子因自卑产生的自虐行为。

4、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

父母是孩子依赖的对象,孩子有什么事情都应该对父母述说。因此,父母需要做到耐心地听孩子解释,以缓解孩子内心的压力,避免孩子出现自虐的行为。对于孩子讲述的伤害自己的事件,父母更需要专注地倾听,让孩子把内心的困扰和痛苦说出。

父母应做到不打断孩子的叙述,不批评孩子的行为,不指责孩子的想法,不急切要求孩子迅速转变等。这样,孩子在父母的理解与支持下,就会乐意接受父母对自己的引导,从而减少自虐行为。



扩展资料:

孩子自残的原因:

1、教育不当

父母对待孩子犯错误的态度和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态度和行为。如果父母平时采取严厉惩罚的作法,孩子也会不自觉地采取这种行为方式。

2、个性和气质的原因

每个人都会有挫折感,都会采取独特的方式去应付这种挫折。由于个性、气质以及生活环境的不同,某些孩子会倾向于采取自伤、自虐的行为方式来对待挫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6

第2个回答  2020-12-31
第3个回答  2020-06-14

第4个回答  2020-06-0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