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出去的女子。为什么初二要回娘家?

如题所述

大年初二回娘家应该起源于明朝。相传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其四女儿安庆公主下嫁欧阳伦。安庆公主的婆家对比清贫,不如她的姐姐们婆家富裕。除夕夜,姐姐们都夫婿家春节去了,唯有安庆公主嫌婆家寒酸,非要在宫中与父皇母后一道欢欢喜喜过大年。但马皇后向来对后代管束极端严厉,劝说安庆公主:“为人妻,要贡献公婆、关心老公。媳妇要和公婆、老公热热闹闹地春节!”安庆公主不快乐,皇后持续劝导:“你是皇帝的女儿不回婆家,公婆虽然说不出啥来,但他们心里会快乐吗?将来你当婆婆后,你的儿媳是公主,春节她不与你们团圆,你会快乐吗?”通过马皇后的尽心教导,安庆公主总算容许回婆家春节。大年初一这天,明太祖看见安庆公主与驸马欧阳伦来给他们拜年了。朱元璋问公主:“你给公婆拜年了吗?”公主漠视一笑,答道:“还没有”。 朱元璋生气了:“我当皇帝是人,普通百姓也是人!先去给你公婆拜年,老老实实地在家待一天侍奉他们,明日再来给咱们拜年!”朱元璋说着回书房写了一副对联递给女儿,让他们回去琢磨,接着便将他们撵了出去。安庆公主回去翻开一看对联是:羊跪乳,媳敬婆。横批:不移至理 自那个时候起,大年初二回娘家的风俗连续了好久都没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06
回娘家,在中国北方又称走娘家。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中国岁时风俗。每年正月初二、初三,中国各地同胞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回家时要携带礼品,名为带手或伴手。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
这一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访乃至小住。因为女儿在出嫁后,在婆家要操持家务,伺候公婆,还有应付各种妯娌、姑嫂关系,甚是辛苦,所以娘家会赶在节庆时接女儿回家来住几天,名为探亲,实则休息。却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姑娘对乡亲的切切的思念。——摘自百度文库
第2个回答  2019-02-06
因为按习俗初一要到公公婆婆家去拜年,那么其他最重要的日子就只有初二了,当然要回娘家去看看父母罗
第3个回答  2019-02-06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不但如此,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大年初一为四时之始,人们以早为贵,早有所成,一切占先。人们早起后,早鸣鞭炮,早开福门,早迎财喜神,早出门叩节拜年。过了“四始”日,人们就不再讲究“早”字了,故有“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头红”的说话。
第4个回答  2019-02-06
回娘家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国民俗文化,有很多讲究,通常一年有3个时间必须回娘家,第一是大年初二回娘家,被称为“迎婿日”;第二是新婚3天后,称为“回门”,第3次是端午节,称为“送五月端”,第4是重阳节,称为“送九月九”,还有的地方是正月十四,称为“送灯笼”,中国地域广阔,各地风俗略有不同,今天就来讲一讲大年初二回娘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