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戴上助听器听得到声音却听不清

如题所述

有些听障患者,特别是老年听障患者,经常会有听得到但是听不清的抱怨,那么为什么戴助听器进行了补偿还是听不清呢?
01听障患者自身言语分辨率的下降
有部分患者听力下降五年、十多年甚至几十年却没有进行干预和补偿,平时在交流过程中靠对方大声说话、看对方的口型或者用文字进行交流,平时与外界的交流越来越少,甚至有部分患者直接不与外界交流。
我们通过语言来进行交流的流程是:通过外耳收集声音,鼓膜和听骨链放大声音,内耳把声信号转换成生物电信号,再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进行分析。

有句话叫脑子越用越灵,如果言语信号大脑很少接触到,那相应的这部分功能会退化。所以很多患者平时听的少,交流的少,突然戴上助听器,可能会出现听得到,但是不能够理解的现象。这种现象如同经常使用拼音进行电脑打字,而在偶尔在稿纸上书写时出现提笔忘字的尴尬。

感音神经性听障患者的言语辨别率会比传导性听障患者差很多。

与正常听力者相比,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不仅存在着音量减轻的问题,同时还存在着频率失真(频率分辨率差)的问题。

换句话说,我们用一般讲话音量交谈,听力正常者交谈起来毫无障碍,而听阈为60分贝的感音神经性听障患者则可能出现听不清,甚至听不全发音。虽然戴上了助听器,但听障患者还是不可能把每个音节或字都听得清楚,尤其是在噪声环境中。

这是因为,虽然经过助听器的正确补偿,但患者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①时间解析能力差;
②频率解析能力差;
③听觉系统受伤后的降噪能力差,如同眼睛一样能看到的东西不一定能看清;同理,能听到声音不一定听清了,而即使是能听清声音也不一定能听懂。
若听觉中枢受损,听觉分辨能力会更差,称为中枢性听力损失。

典型的中枢性听障患者完全可以听到声音,甚至是极细小的声音,但他们听不清、听不懂。显然,听不到肯定会听不清;但即使听到了,由于内耳、听中枢分析能力下降,也依旧会可能听不懂。

02佩戴助听器需要一个磨合期
当初次佩戴助听器时,或者更换了新的助听器时,需要有一个磨合期,就像刚戴上一副新眼镜时,可能会出现头晕的现象。
我们初次佩戴助听器时,大脑必须学习如何重新理解这些声音,特别是听复杂的语言。

如果听不懂别人的讲话,偶尔听不到一些比较轻的谈话时,不要着急,与别人交流时需要结合视觉提示,观察谈话人的面部表情或者体态来帮助理解谈话内容。

刚开始佩戴,尽量先从安静的环境,一对一交流,和熟悉的谈话人开始锻炼,交流的时候需要让对方放慢说话的语速,遵循由简到繁、由浅至深的原则。

03助听器的调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在助听器验配时,最好找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的验配师进行验配和调试,一个好的验配师不一定能够让一台1000元的助听器达到10000元的效果,但是一个毫无经验的验配师可能会让一台10000元的助听器还达不到1000元助听器的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5
助听器都有把声音放大的功能,所以能让您听到是没问题的。听的清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主要涉及助听器的性能,如采样率,噪声消除,反馈抑制和对声音的失真处理,还有在复杂声音环境下助听器对言语的增强功能。调节可能对您对言语的分辨有一点的帮助,但重要的是您的助听器没有以上功能,还是对您听不清的情况没有根治。但唯听独有的以上技术能有效解决听不清的问题。
最后还有一点建议您,听不清与您周围人的说话的语速,方言都有关系,佩戴了助听器可以要求周围的人说话慢一点,我想对您听清楚有一定帮助。
第2个回答  2018-11-11
一般这种情况和个人的言语分辨率,助听器性能,以及使用环境有关系,要找到原因针对性的解决。
第3个回答  2019-07-08
戴上助听器能听到声音不一定能听懂语言。要使听损人士听到声音相对较容易,即使仅有较少残留听力的人,经助听器放大也能听到声音,但要达到能听懂声音并不容易。能听清楚声音是听懂语言的关键。在听清楚的基础上,还要经过训练学习,才能真正理解语言。人们的说话声音属于复合音,由低频、中频、高频构成。人耳的毛细胞如同钢琴的键盘,能够传递不同频率不同音质的声音。听力障碍者对声音的感受与之相同,多数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如同一架许多琴键严重受损的钢琴,只能听到正常语言声中的某一部分,就会感觉可以听到声音而听不清在说什么。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请专业人员测定听力损失的程度,选配适宜的助听器,如同把损坏的钢琴键盘音调配齐。然后进行听力训练和语言学习,就可以做到最大限度地听到声音和听懂语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