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圆地方”的概念是怎样产生的?

如题所述

在我国古代,古人把天地未分、混沌初起的状态称为太极,太极生两仪,就划出了阴阳,分出了天地。古人把由众多星体组成的茫茫宇宙称为“天”,把立足其间赖以生存的田土称为“地”,由于日月等天体都是在周而复始、永无休止地运动,好似一个闭合的圆周无始无终。

而大地却静悄悄地在那里承载着世间万物,恰如一个方形的物体静止稳定,于是就产生出了“天圆地方”的概念。

而建筑是人修造的,它必然体现出人们的追求和希望,故而“天圆地方”就成了各类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紫禁城御花园的许多建筑都体现出了天圆地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4-26
“天圆地方”是怎么来的?

2024-04-26 11:11山东

天圆地方图

天圆地方”是古代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观念,渗透到中国人的方方面面,例如做人要外圆内方,筷子一头方一头圆。自西学东渐,此观点受到严厉的批判。西方文化中的几何形状和直角几何体被视为理性的和先进的,而中国传统的圆形和方形的图案却被指责为缺乏现代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国学老师们也选择了顾左右而言他,而不是深入探讨这个哲学问题。“天圆地方”到底如何理解,此观点还得从《易经》谈起。

《易经》作为中华文明的活水源头,在《系辞》中简单地透露古代人们“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即通过观天文和觉察地理而弄清了明显的事物和尚不明显的事物的道理。

仰观天,天象倒扣的锅,是圆的,这个大家都认同。俯察地,怎么察?于是古人借助于圭表,观察到夏至太阳运行到最北,出寅入戌,冬至运行到最南方,出辰入申,此乃太阳运行的极点,太阳至此四极点而回,古人就认为这是大地的极点,将四个极点连线,地之方豁然现前,这就是古人将大地视为方形的原因。

或许这是“天圆地方”一个合理的解释,作为哲学概念,是形而上的。尽管今天的人们对“天圆地方”的观念可能已经不再感到困惑,但它仍然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这种观念,可以阅读中国的经典书籍,如《易经》、《尚书》和《春秋》等。这些书籍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可以启迪我们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天圆地方”这个观念。

精彩推荐
正在加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