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陕西县域经济排名

如题所述

陕西省政府办公厅昨日召开表彰大会,对2010年度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进行表彰,府谷县、神木县、靖边县等10个县成为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10强县,其中我市高陵县排名第5。

十强县陕北占了7个

经对83个县(市)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31项指标进行综合监测和排位,去年名列前10位的县(市)依次是:府谷县、神木县、靖边县、吴起县、高陵县、志丹县、黄陵县、凤县、彬县、安塞县。

2010年度“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获奖县分别是吴堡县、合阳县、延长县、富平县、白水县、洛南县、镇安县、柞水县、永寿县、丹凤县。

同时,经过对2010年107个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进行排位对比,昨日的表彰大会还对陕西省工业增长速度前10名的县(市、区)予以表彰。依次为富县、佳县、吴堡县、麟游县、宁陕县、长武县、旬邑县、平利县、永寿县、横山县。

府谷神木靖边名列前三

在10强县中,依靠能源产业支撑,府谷县、神木县、靖边县名列前3,资源优势明显的陕北占了7席。其中,府谷县仍然连续两年稳居第一,而彬县以其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由上年的第11位上升至第9位,跻身全省10强县行列。

在2008年的10强县排名中,府谷排名第3,2009年首次由第三跃居第一,取代了神木县连续5年名列全省之首的地位。相关人士分析,府谷居首,靠的是较快的经济增长和良好的社会指标,特别是很多增长速度指标位次前移。

根据2010年监测指标,府谷县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增长速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财政总收入增长速度等都明显超过位居第二的神木。但与此同时,神木县的部分总量指标仍然稳居第一,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居民人均收入等。

十强县6%人口创造18.1%GDP

2010年,10强县人口占全省的6%,创造了18.1%的GDP。

据统计,去年全省83个县(市)实现GDP5244

.6亿元,占全省的52.3%。其中,10强县GDP为1809.81亿元,分别占全省和83个县(市)的18.1%和34.5%。同时,10强县县均GDP180.98亿元,是83个县(市)平均水平的2.9倍;实现工业增加值1381.8亿元,占全省县域工业增加值的49.1%,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6.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1.3个百分点。

链接

西安连续两年包揽五强区

陕西五强区榜单昨揭晓

昨日,2010年度陕西十强县、五强区等备受关注的榜单新鲜出炉。

其中,西安市雁塔区、未央区、莲湖区、碑林区、新城区荣获2010年度“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西安市连续两年包揽陕西五强区。

经对24个区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30项指标进行综合监测和排位,2010年度名列前5位的区依次是:雁塔区、未央区、莲湖区、碑林区、新城区,即2010年度“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

据了解,在2009年,西安继2008年占据五强区其中四席后再进一步,新城区进入前五强,因此西安市已经连续两年包揽了城区发展五强。

去年,陕西五强区人口占全省的10.4%,创造了20.6%的GDP。五强区GDP为2066.81亿元,分别占全省和24个区的20.6 %和43.1%。区均GDP413.36亿元,是24个区平均GDP的2.1倍。

背景

十强县五强区如何脱颖而出

“十强县”、“五强区”如何从陕西众多区、县中脱颖而出?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要参考四大类指标,多达30余项,最后对指标加权计算出综合分值进行排名。

什么是县域经济社会?

据悉,县域经济社会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社会。根据我省实际,县域经济社会监测考评范围为全省107个县(市、区),重点监测考评83个县(市)。

监测考评有哪些指标?

去年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检测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四大类。其中83个县(市)监测考评指标为31项,24个区监测考评指标为30项。资料分别来源于统计、教育、公安、民政等部门。

其中,经济发展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总收入等,前三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性指标,是监测考评县域经济的基础性指标。

经济结构指标包括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比重、城镇化率等。主要反映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等重点工作任务的实绩。

社会发展指标包括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有线电视入户率等。主要反映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推动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情况。

生态环境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总量减排、常用耕地面积指数等,主要反映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

最后,监测考评以功效系数法对监测指标进行无量纲化标准处理,加权计算出各县(市、区)监测指标的综合分值。

十强县、五强区如何奖励?

按照省政府有关奖励办法,对年度通报表彰的“十强县”、“五强区”和争先进位前10名县、前5名区及工业化发展单项奖前10名县(市、区)进行奖励。

首次进入“十强县”和“五强区”的县(市、区)将各获得100万元的奖金,其他“十强县”、“五强区”以奖励50万元为基数,对照上年位次,每进1位增加奖励10万元,每退1位减少奖励10万元,减完为止。

亮点

神木县和雁塔区居民最富

去年陕西县域经济比重占全省半壁江山。记者了解到,去年陕西县域、城区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神木县GDP位居全省县域之首

据统计,去年我省83个县(市)GDP为524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6.0%,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为52.3 %,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县均GDP 63.19亿元,较上年增加13.2亿元。其中,神木县GDP达到604.94亿元,位居全省县域之首。

神木县和雁塔区居民最有钱

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05元,83个县(市)中,有58个超过全省水平。神木县在上年7223元的基础上,再次突破8000元大关,达到8672元,分别高出全省和全国水平4567元和2753元。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5元,较上年增加1566元。其中41个县(市)和20个区超过全省水平,神木县和雁塔区分别达到22301元和23517元。

神木县财政收入最高

去年,全省县均财政总收入7.56亿元,较上年增加1.75亿元,增长30.1%;区均财政总收入28.21亿元,增加6.65亿元,增长30.8%。有13个县(市)和17个区财政总收入超过10亿元,最高的神木县达129.32亿元。

在财政支出中,全省教、科、文、社、卫、农和住房保障支出比重为57.6%。其中,83个县(市)比重为63.7%,高出全省水平6.1个百分点;24个区比重为65.4%,高出全省水平7.8个百分点。

府谷县城镇投资最高

去年,我省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83个县(市)平均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9.43亿元,较上年增长30%,22个县(市)超过50亿元,最高的府谷县达到182.72亿元;24个区平均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2.6亿元,较上年增长29.1%。雁塔区固定资产投资最高,达到808.17亿元。

同时,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9.5%,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有26个县(市)和6个区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5个县(市)和 6个区达到或超过50%,比上年增加4个和2个,最高的眉县达到7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