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的签订时间是哪一年,盟约历史意义如何。

如题所述

宋时期第三位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十二月
盟约内容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盟约缔结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因澶州又名澶渊,遂史称“澶渊之盟”。
影响与意义
1·澶渊之盟,宋夏议和是在少数民族不断进攻北宋政权,威胁北宋安全的情况下不得已而讲“和”的。
2·北宋统治者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接受了屈辱条件,这种和议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
3·每年给予少数民族政权大量的岁币,增进了国家的财政负担,造成积贫积弱,财政困难。 4·统治者为了转嫁危机,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引起了阶级矛盾激化。起义不断。 澶渊之盟结束了战争状态,维护了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有利于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02
签于【北宋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十二月】;

1·澶渊之盟,宋夏议和是在少数民族不断进攻北宋政权,威胁北宋安全的情况下不得已而讲“和”的;

2·北宋统治者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接受了屈辱条件,这种和议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

3·每年给予少数民族政权大量的岁币,增进了国家的财政负担,造成积贫积弱,财政困难。 4·统治者为了转嫁危机,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引起了阶级矛盾激化。起义不断。
【澶渊之盟结束了战争状态,维护了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有利于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第2个回答  2011-05-02
北宋时期第三位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十二月

1·澶渊之盟,宋夏议和是在少数民族不断进攻北宋政权,威胁北宋安全的情况下不得已而讲“和”的。
2·北宋统治者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接受了屈辱条件,这种和议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
3·每年给予少数民族政权大量的岁币,增进了国家的财政负担,造成积贫积弱,财政困难。 4·统治者为了转嫁危机,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引起了阶级矛盾激化。起义不断。 澶渊之盟结束了战争状态,维护了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有利于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2431.htm#7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5-02
北宋时期第三位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十二月
1·澶渊之盟,宋夏议和是在少数民族不断进攻北宋政权,威胁北宋安全的情况下不得已而讲“和”的。 2·北宋统治者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接受了屈辱条件,这种和议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 3·每年给予少数民族政权大量的岁币,增进了国家的财政负担,造成积贫积弱,财政困难。 4·统治者为了转嫁危机,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引起了阶级矛盾激化。起义不断。 澶渊之盟结束了战争状态,维护了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有利于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第4个回答  2011-05-02
1005年,辽宋达成各协,辽兵北撤,北宋送辽岁币。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以后,辽、宋长期保持友好往来,边境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澶渊之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迭经争论的命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对的观点。肯定者认为它虽是一个屈辱性的条约,但签订后,北方地区出现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和平环境,它沟通了宋辽双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往,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否定者则认为澶渊之盟的签订,既承认辽政权的存在,又开“岁币”之滥觞,以后两宋之积弱,使宋代局面江河日下。如何客观、正确地评价澶渊之盟,就必须考察澶渊之盟签订前宋辽双方的历史状况、发展态势,以及签订后对宋辽两国产生什么影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