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永州的历史文化

如题所述

永州古称零陵,因舜帝南巡崩于宁远九疑山,娥皇、女英千里寻夫伤心落泪的故事而得名(零陵的“零”字,是“涕零”即落泪、掉眼泪的意思)。《史记·五帝本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自公元前124年始置泉陵侯国以来,永州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

在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南境,秦时属长沙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始置零陵郡。隋初设置永州总管府,永州、零陵从此一地二名。又因潇水与湘江在城区汇合,永州自古雅称潇湘。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按“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废除州、郡、县制,实行州、县制。因零陵郡西南有“永山永水”,将零陵郡改置永州总管府。

这里所说的郡西南的“永山永水”,指现在的双牌县永江乡一带的山水。自永江乡流入潇水的河流称为永江,也叫“永水”。这一带的山,也就是所谓的“永山”了。从置永州总管府到现在,永州这一地名和行政区划名称,已经存在1400多年了。

永州是一本书,其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据权威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永州是世界稻作农业之源、中国陶瓷工业之源、中华文明道德之源。

舜的开明治国、任人唯贤,柳宗元深刻的惜民爱民思想,周敦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女书”的神秘莫测和瑶文化的千姿百态,以及道县玉蟾岩文物的出土,永州远古文化的出现,无一不丰富中华文化的宝库。

永州山水,融“奇、绝、险、秀”与美丽传说于一体,汇自然情趣与历史文化于一身。 九嶷山舜帝陵、柳子庙、阳明山、舜皇山、浯溪碑林、江华瑶城、湘源温泉等已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2010年8月,当地政府在南岭附近发现了一个规模比兵马俑还要大,时间跨度还要长的石像群“鬼崽岭”,粗略点算下约有过万尊石像。

扩展资料:

永州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为湖湘文化重要发源地。永州是舜帝藏精之处,舜帝的遗迹及传说遍布全境,舜文化影响深远。

柳宗元谪居永州十年,他的“天人合一”思想、“吏为民役”观点以及《封建论》中的治国理念,既与孔孟儒学一脉相承,而又有所创新、发展。宋代周敦颐从道学里面,汲取营养,重新激活儒学,从而产生了理学,影响中国七百余年。

碑刻文化是永州文化的一大特色。自东汉蔡邕在永州留下“水天一色”等题刻之后,元结开创了浯溪碑林、朝阳岩石刻、阳华岩石刻。由元结撰文、颜真卿楷书的《大唐中兴颂》刻碑浯溪摩崖,被后人称为“三绝碑”。

草圣怀素的《千字文》碑,龙飞凤舞,至今矗立在古城东山。瑶族是永州一个古老的世居民族,其生活习俗丰富多彩。江永女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符号体系。

永州文化具有多样性、包容性的特点,南北文化相交融,楚越风俗浓郁。古城东山就是一座文化之山。怀素出家的绿天庵,柳宗元眷念的法华寺,金碧辉煌的文庙,雄伟壮观的武庙,都坐落于此。

作为楚之故地,永州多材,地灵人杰。湖湘文化的源头活水哺育了三国名将黄盖,狂草大师怀素,唐代江南第一状元李郃,理学鼻祖周敦颐,书法大家何绍基等。

古代先贤不胜枚举,更有现代杰出人物光耀神州: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达,民国风云人物唐生智,北伐名将蒋先云,无产阶级革命家江华,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陶铸等等。

永州素有重教传统,“自汉郡县立学”。唐代永州官学是刺史韦宙创建,原址在古城河西,宋代迁至东山之麓。道州学宫始设于城东,刺史薛伯高迁建于城西,柳宗元作记。

自宋到清,境内共建书院四十六所,较著名的有永州苹洲书院、宁远泠南书院和崇正书院、道县舂陵书院、祁阳文昌书院等。

由于官学、书院的兴办,加之柳宗元、范祖禹、范纯仁、胡安国、蔡元定等一批名家硕儒,在此聚徒讲学,积极传播思想文化,使本地大批人才得以脱颖而出。据《湖南通志·选举志》载,从唐初至清光绪九年,湖南共考取进士(包括特科)2305人,其中永州487人,占21.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永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0

历史沿革:

1、秦汉

秦始皇二十六年实行郡县制,设长沙郡,始置零陵县。西汉汉武帝元朔五年,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置泉陵侯国。

汉武帝元鼎六年,析长沙国,始置零陵郡,隶荆州。零陵、始安、洮阳、钟武七县和泉陵、都梁、夫夷、舂陵4侯国。新莽王朝时,零陵郡改名九嶷郡,零陵县治,隶荆州。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复名零陵郡,改泉陵侯国为泉陵县,将零陵郡治所移至泉陵县,隶荆州。

2、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吴,为零陵郡泉陵县治;分营阳郡,营浦治。皆隶荆州。西晋及怀帝永嘉元年,为零陵郡,泉陵县治,改隶湘州。梁天监十四年,为零陵郡,泉陵县治,分营州永阳郡,营浦治,改隶湘州。

3、隋唐

隋文帝开皇九年废零陵郡和永阳郡,置永州总管府,府治泉陵县,同年更名零陵县,隶湘州。从此,永州、零陵一地两名。

唐武德在灵灵县被废除了四年,分为永州和瀛州。在乌德五年,国家改为南营州。在贞观八年,南营州改为道州。贞观十七年,撤州被并入永州。干元元年,废弃县名更名为永州和道州。在广德的第二年,对湖南进行了观察。湖南的名字从这里开始,永州和道州属于它。

五代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为永州,零陵县治;分道州,宏道县治,皆隶江南西道。

4、宋元

宋太祖建隆元年,为永州,零陵县治;分道州,营道县治,皆隶荆湖南路。元世祖至元十三年,改永州路,零陵县治;分道州路,营道县治(治所在今道县),皆隶湖南道宣慰司。

5、明清

明洪武元年,改路为府。永州府治零陵县、道州府治营道县,隶属湖广行省。洪武九年,将道州府降为道州,隶属永州府。同年,改湖广行省为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永州府属之。

清顺治元年,分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为湖广左承宣布政使司和湖广右承宣布政使司,永州府属湖广右承宣布政使司。康熙三年,改湖广右承宣布政使司为湖南省,永州府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零陵县治。

6、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改道州为道县。民国三年,衡永郴桂道改为衡阳道,永州属衡阳道。民国十一年,湖南省撤销道,仅存省、县二级。

民国二十六年,湖南省划分行政督察区,永州各县属第九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零陵县。民国二十九年,湖南省调整行政督察区,原第九行政督察区所属各县改属第七行政督察区。

7、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永州地区各县先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或实现和平政权更迭,设永州专区,翌年称零陵专区。

1995年11月,撤销零陵地区和县级永州市、冷水滩市,设立地级永州市,永州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芝山区。此时,地级永州市辖祁阳县、双牌县、宁远县、江永县、江华瑶族自治县和芝山区、冷水滩区。地级永州市政府原设零陵区潇水中路106号。

现如今永州,是湖南省地级市,故雅称“潇湘”,总面积22441平方千米,地势三面环山、地貌复杂多样。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永州境内通过湘江北上可抵长江,南下经灵渠可通珠江水系,自古代便是重要的交通要塞,是湖南通往广西、海南、粤西及西南各地的门户。

扩展资料:

1、器具:

永州历史悠久。据考古,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道县玉蟾岩出土过距今一万二千年的稻谷遗存。舜帝南巡并葬于江南九嶷先后为《礼记》、《楚辞》、《史记》等中国早期经典著作记载。

2、著作:

唐宋第二代是永州文化教育的繁荣时期。唐代唐代有两道荆棘历史。他们写了“涪陵之旅”和“小偷退役官”等。

北宋周敦颐在道州开悟了道教,后来通过了“太极图”和“将军书”,成为宋明时期的创始人。在唐代,着名的怀素出生于永州绿天,并代表纸张成为着名的书法家。他的“自我叙事”和“苦竹笋”等海报对后来的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江永县上江寺周边地区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专用女书。

3、地区历史:

永州在隋朝之前被称为灵灵。玲玲以九英里的葬礼命名。 “历史记载,五代五帝”,舜“狩猎,在野外旷野坍塌,埋葬在长江以南,是零陵墓。”玲玲在夏朝的荆州境内。它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南部。

4、戏剧:

永州是戏曲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自明代起,境内就开始戏剧表演出现。此后,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大型地方剧种祁剧。与此同时,在永州境内还有零陵花鼓戏、祁阳小调、木偶戏等地方戏曲。

5、宗教:

永州境内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对永州的历史、文化、艺术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永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27
关于永州的历史文化,楼上陵晚袭已经作了回答,这里想补充一点现在已不为人知的永州历史文化。
永州的历史文化首先表现为“古苍梧文化”。今天的永州,在汉文帝之前一直叫“零陵县(苍梧山南,苍梧山即今阳明山)和苍梧县(苍梧山北)”,是舜帝南巡苍梧里的那个“苍梧之地”。公元前380年以前是古苍梧国,灭于吴起南并百越,为楚苍梧郡,其南大门为“厉门”,即今湖南江永县与广西恭城县交界的龙虎关,证明古苍梧未过岭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秦苍梧郡,在秦始皇进一步统一南越后,并苍梧郡和洞庭郡为长沙郡,永州地域分为两县属长沙郡。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封吴芮为长沙王,境内两县属长沙国。
公元前183年南越王赵佗反汉,攻长沙数县,境内两县相继失守,从潇水河畔迁往湘江河畔,并分别改名为观阳县和洮阳县,赵佗之乱平息之后观阳县又改回零陵县,但洮阳县却并没有改回苍梧县,而是析分为泉陵侯国和洮阳侯国。泉陵侯国发展为后来的零陵县(隋朝改泉陵县为零陵县至今),而洮阳侯国变为洮阳县并最终消失在历史之中。原零陵县之地在平息赵佗之乱之后变成了永州南部几县,原苍梧县就变成了永州北部几县(参阅《湖南永州历史的文化断层》)。
二是表现为道家文化。永州是中国道家学说的发源地之一,可是这一点早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至今无人知晓。中国道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就是今湖南永州市零陵区的景点之一澹岩。在这里隐居了一位战国初期道家著名学者詹何,后世之人以他的姓“詹”命名了此地的地名“澹山澹岩”(詹澹古音想通),以他的名“何”创造了著名的“何侯神话”传说。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苍梧山被“搬走”了(今江苏连云港花果山),所以这个神话传说也慢慢被遗忘,直到唐宋时期,人们又重新发现了,于是在此基础上又创造出了“何仙姑”(由“故何仙”演变而来)的神话传说。
詹何很可能是《黄帝四经》的撰写者,托名黄帝而已,所以《黄帝四经》才会出现在长沙国丞相的墓中而不是中国其它的地方。祭祀何仙的地方称为“何仙观”,汉文帝时以此观的名义给此观南面的县命名即“观阳县”(现称灌阳县),见于长沙马王堆古地图(参阅《灌阳县名称的由来》)。所以说,湖南永州又是道家学说的发源地之一。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8
  永州古称零陵,缘名于舜帝,是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永州素以“锦绣潇湘”驰名中外,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的游览胜地。这里有九嶷山、阳明山、舜皇山三个国家森林公园和五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永州历史文化悠久,有历代形成的古陵、庙、塔、阁、桥两千多处,已被国家、省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38处;舜帝陵、盘王殿、柳子庙、怀素园、浯溪碑林、瑶族祖居地千家峒、“女书”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永州是瑶族聚居地区,历史形成的“盘王节”、“耍春牛”、“敬鸟节”、“坐歌堂与送亲”等节庆活动,热闹非凡、引人入胜。永州的地方文化古老多姿,瑶歌、对山歌、龙舞、狮舞和祁剧小调,地方气息浓郁。
  碑文化
  永州的碑文化源远流长。古代名人的诗文碑刻之多,价值之高就可称得上湖南之冠。如浯溪三绝堂内元结撰文、颜真卿书写、以安史之乱为背景的《大唐中兴颂》;柳子庙享堂后壁上唐代韩愈作文、苏轼书丹、颂扬柳子德政的《荔子碑》,历史上二者皆称“三绝”,可以说是碑林中的旷世杰作,文物中的稀世瑰宝。
  碑文化是永州的特色,也是永州的骄傲。全省14个地州市列入湖南省文物志的历代碑刻56块,永州就独占16块。在永州21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单是摩崖石刻就有浯溪、朝阳岩、淡岩、月岩、阳华岩五处。尤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浯溪摩崖碑林中,唐以来的摩崖石刻就有五百零五方,涉及书家三百余人,览括了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可以说进入浯溪,就如进入了一座古代书法艺术的殿堂,让你一饱眼福,流连忘返。

  舜文化
  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是道德文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舜文化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华文化。以农耕文化为内涵的炎帝文化,以政体文化为内涵的黄帝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的舜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三座里程碑。九嶷山是舜文化的藏精之所。《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在九嶷这块神奇而美丽之土地上,留下了舜帝众多的动人故事,留下了不少文人骚客仰游九嶷山的幽怨、怀念和美好的赞誉,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挥笔写下了“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的壮丽诗篇。

  瑶族文化
  瑶族是永州一个古老的世居民族。境内瑶族人口达四十余万,约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明清时期,永州地区的江华、永明、道县、宁远、蓝山的许多山地成为瑶民的聚居地。
  地区瑶族的自称和他称,因居住地理环境和使用的语言以及服饰的不同,而称谓各异。居住在江华、江永、蓝山、道县、双牌、东安、永州的一部分瑶族,自称“尤勉”;居住在宁远、新田、祁阳及金洞林场的瑶族,自称“勉”;还有居住在江华、蓝山少部分瑶族,自称“谷岗尤”;居住在永州、道县的少部分瑶族,又自称“标敏”;江华瑶族自治县还有部分瑶族,自称“炳多尤”、“爷贺尼”等。还有居住在丛山峻岭者,人称“高山瑶”,又称“过山瑶”;居住在丘岗平地称“平地瑶”、“民瑶”、“土瑶”等。居住在宁远“九嶷瑶”、“伍堡瑶”、“七都人”、“梧州瑶”等。居住在宁远县的荒塘、桐木漯和新田县门楼下、祁阳县的晒北滩一带的瑶族妇女,头中衬有顶板称“顶板瑶”;居住在宁远县九嶷山和蓝山县紫良等地的瑶族妇女、头上无衬板称“平顶瑶”。还有“宝寨瑶”、“龙榨瑶”、“广西瑶”等等。
  永州地区的瑶族均信奉盘瓠为祖先,总称为“盘瑶”或“盘古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