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和相权的区别有多大?明朝朱元璋为什么一定要想尽办法也要废掉丞相制度呢?

如题所述

朱元璋废相是皇权与相权斗争激化的结果。
秦设三公,置丞相来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皇帝副官丞相具有许多皇帝所不具有的权利。皇帝为了加强皇权势必不断的削弱相权,经历汉,唐,宋几朝,相权已经受到极大的削弱,丞相已经不在握有经济,军事大权,但仍被认为是皇权的最大威胁,为加强皇帝的中央集权统治就必须进一步削弱相权,到明代相权的进一步削弱乃至废除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朱元璋的个人品质使得废相成为可能。相权和皇权虽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在处理各种具体政务方面皇帝又离不了丞相的辅助。各代皇帝对相权可是说是又爱又恨,爱他能为朕分忧,恨他权大震主,因此历代皇帝对相权削了又削却不能废除丞相。游方僧出身的朱元璋具有浓厚的小农意识,不仅不希望大权旁落,要独揽大权,小权也要一起揽,全国一切事务都要亲自过问,一般皇帝纵使有此野心也无此精力,能力。而精力过剩的怪杰朱元璋恰好有此精力和能力,废相也就成为可能。废相之后的朱元璋也就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繁忙的皇帝,每天处理政务多达二百多件,生在高墙深院,养尊处优的后世子孙无此处理政务的能力,自然就将此权利拱手让给本是皇帝私人,没有法定大权的阁臣和宦官。明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也水到渠成了。
作为丞相的胡惟庸,汪广洋辈骄纵自大,不知节制是朱元璋废相的直接原因。游方僧出身的朱元璋具有十分强烈的权利欲和猜忌心理。最初,功勋卓著,办事谨慎的徐达,李善长尚不免遭到猜忌,而后之辈,如胡惟庸大权独揽,飞扬跋扈,更加的刺激了朱元璋的猜忌之心,促使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也为废相提供了口实。
皇权与相权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洪武废相的根本原因。朱元璋性格品质使废相成为可能。胡惟庸的专权跋扈,最终促使朱元璋下定决心废相。于是朱元璋诏令子孙:”以后嗣君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至此存在一千多年经历汉,唐,宋等诸朝而逐渐完善的丞相制度,在明太祖朱元璋手中寿终正寝了。
皇权逐步强化,相权逐步衰弱:明朝废相,立内阁代理相权;至清朝雍正设军机处彻底剥夺相权,完成皇帝独 裁专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21
皇权与相权是两权分立的,在治理国家的大方向上是相同的,但是具体到小的事情的时候就会有冲突。在两权分立的情况下,两边都是受到制约的,并不是皇权一定独大的。很多官员的人事任免,考核,国家大事的安排上都是丞相说得算的。皇权很大程度是决定大的方向是一种像征。
现在的影视作品一般把皇权夸张的有点大了。因为离我们近的明与清两代都是皇权专~制的朝代,这无形中影响了很多人对皇权与相权区别。加上这两代对相权的宣传也是变淡的。所以会对我们后人有所影响。
如果我们仔细看看历史就会懂在汉唐时代,相权有多大了。汉武称帝之初,不就是因为有窦太后存在,丞相撑权把他空置了几年吗?就是窦太后过世后,田蚡(他舅舅)做丞相的时候,他在人事安排上,也要找田蚡要几个名额的。唐太宗不是也经常跟魏征吵架吗?他也没有敢杀了魏征。这些就说明了,在汉唐时代,相权也是很大的。至少像汉武与唐太宗这样的强势君王也要给丞相三分面子。

至于朱元璋为什么废除相权,其实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相权在碰到特别强势的帝王的时候,或丞相人选特别懦弱的时候。相权作用并不太大,像汉武中后期,相权就没有起到作用。加上胡惟庸刚好在这个时候犯了事。所以朱元璋找个理由废除丞相,为了把权利集中到自己手中。也就是皇权一权独大,应该说皇权独大是所有的皇帝的想法,只可惜并不是谁都有机会搞倒丞相的,(我说的是这种制度。并不是那个皇帝都有机会废除丞相制度。)这回让朱元璋给办到了,这也为后来的中国走向埋下了祸根。也为他的子孙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补充说明一点,明中后期的内阁制度及清的内阁制度是没有办法跟相权比的。内阁只是皇帝的工具罢了。
第2个回答  2015-11-21
相权制衡皇权追问

皇帝不是可以随时随地的把丞相推出午门斩首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啊?

追答

话是这样说,那你看看历朝历代被串权的有多少,皇上年少无知,大权旁落

追问

丞相有兵权吗?

追答

没有

求采纳

追问

没有兵权怎么窜权?

追答

宫廷政变,看看东汉王莽篡权。

第3个回答  2015-11-21
因为他心眼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