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简介

各位帮忙找一下《傅雷家书》的简介(内容概括)和赏析,最好把内容和赏析各分成3小份。每一份大约30字左右就可以。拜托各位帮帮忙!!!答好追加50分!!!急!!!
实在不行只写内容也行,拜托!!!!!
是分成4部分。拜托!!!答好追加50!!!

  1.还有《梦李白》、《天末怀李白》几首,也是缠绵悱恻,至情至性,非常动人的。但比起苏、李的离别诗来,似乎还缺少一些浑厚古朴。

  赏析:我赏析这句话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是作者对杜甫等诗人的评价。这句话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更加形象、具体地表现出苏轼与李白比起诗圣杜甫的离别诗更加雄厚、感人、古朴的风格的诗风。同时还举了一些例子,让这个读者的感受更加真切。

  2.据预测今年的潮水特别大,有高出黄浦江数尺的可能,为预防起见,故特别忙碌辛苦。长江淮河水患已有数月之久,非常艰苦,为了抢修抢救,不知牺牲了多少生命,同时又保全了多少生命财产。

  赏析:我赏析这句话的词语。这里是文中的一个小片段,交代了故事的背景。这句话一开始就用估计的方式表现出潮水之大、之迅猛。而真正交代背景的是后面“牺牲”与“保全”两个词。用自己的生命保全他人的生命和财产,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这句话的气氛,也是一个黑色的、催人泪下的气氛。

  3.我译的服尔德到昨夜终算完成,寄到北京去。从初译以后,至寄出为止,已改过六道,仍嫌不够古雅,十八世纪风格传达不出。

  赏析:我赏析这句话的词语。单单从这句话中,我们就能很容易地感受到父亲的性格。他是一个典型的完美主义派,一切他热爱的事都要做到最好。文中“已该过六道”、“仍嫌不够”、“传达不出”都能具体地表现出父亲这完美主义的性格。

  感受:

  刚刚读了一点《傅雷家书》之后,就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认真和对子女的关爱而十分感动。家书中即说事业人生艺术,也会提起吃饭穿衣花钱,十分细心,无不关怀备至。印象最深的不仅有傅雷每信中必有的关于音乐的见解和如何做事做人的教导外,还有就是他告诉儿子傅聪一些有关做人的、礼仪方面的细节:进屋脱大衣时要连丝巾一起拿下来,站立着跟长辈说话时,要身体站直两手下垂,以及若把手抄在裤袋里,是很不礼貌的,而把手抄在衣服的口袋里,则更不礼貌。看到这些文字时,我更多的是惊讶。这是一个多么细心、关心儿子的父亲呵!这样的琐事,也要一五一十的写给远在万里之外的儿子。其间洋溢爱的乐章、亲情的乐曲。看着这本书,就仿佛傅雷夫妇的音容笑貌都呈现在书本上,傅聪的琴声好像就流淌在我的耳中。我感到这真是博大而精深的一本书。

  因为书信都是人们给亲近的人而写,它的不对外发表,它随意且天然,所以可以说书信是最为真切和诚实的文字。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想到哪里,就写哪里。只有给亲人写信才有这样没有半点的防范心理。所以,读信实际上读的就是亲情、读的就是爱。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就是傅雷一家人的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只有家才有的温馨吧。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父亲,每一个父亲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像傅雷先生那样严格、那样细致、那样富有原则性、倾注那么多心血教育子女的父亲,却是世上不常有、不多见的。

  《傅雷家书》中感情十分纯真和挚朴。家书因自然亲切而容易贴近读者心灵,而且家书饱含感人的真情,我第一次读,但有与其他小说有不同的感觉,《傅雷家书》中傅雷夫妻让我觉得是父母在给我写信一般。
  它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信,其中主要是写给他长子傅聪的信,还有部分是写给次子傅敏和长媳弥拉的。因此,这是本父亲写给子女的书信的集子。这本家书中的父与子,是特殊的父与子。这本书中的父亲傅雷,既是位作家,又是位翻译家,学贯中西。儿子傅聪是位艺术家。这样的家书就充满了文学色彩、艺术色彩,是在艺术的氛围中用优美的笔调写成的。它不是一般的家信,其中蕴涵了很多人生哲理、丰富感悟。这本书超出了一般的家书的范围。

  傅氏父子是一对特殊的父子。他们父子受到了“极左”路线的连环迫害,演绎了循环的悲剧,是中国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傅雷在“反右派”运动中受到了严重冲击,1958年4月被划为“右派分子”。随之引起的连锁反应是,导致当时在波兰留学的傅聪出走英国。而傅聪的出走又加重了傅雷的罪行。所以在“文革”当中,傅雷就成为“叛国分子”的家属,导致了傅雷夫妇上吊自尽。所以傅雷与傅聪不是一般的父子,这对父子的命运非常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极左”路线下的悲惨命运。因此,《傅雷家书》反映的不是一般的家庭,而是这么一个特殊的家庭。

  傅雷没有媚骨,唯有傲骨。他的原则性是坚定不移的。头上戴着“右派”帽子,爱子远走异国,傅雷苦闷已极。就在这时,苦中加苦,愁上添愁:自己的译作寄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却被束之高阁。傅雷以译书为业,他没有工资,以稿费为经济来源。译稿不能出版,对于他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出版社向傅雷提出建议,改个名字,用笔名出书吧!傅雷一向淡于名利,改用笔名出书本也无妨。然而,由于他是“右派”而要他改名换姓,傅雷坚决不干。他认为,给他“戴帽”本来就是错误的,因“戴帽”而改署名则更是错上加错。他宁可不出书,坚决不改名!由此看来,傅雷的骨气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骨气。

  傅雷一家四口有着不同的性格。傅雷是做事非常认真而性格又非常急躁的人,在某些时候他可以说是非常暴躁的,所以他的名字叫“雷”,很符合他的性格。傅雷夫人是极其贤惠而又性格温顺。如果傅雷是铁锤的话,傅雷夫人就是棉花。铁锤敲在棉花上面就没了任何声音。傅雷的成就,和傅雷夫人分不开的。傅聪像他妈妈,长相也像他妈妈,而且性格不拘小节。恰恰相反,次子傅敏是非常细致的一个人,完全是傅雷的拷贝,做事情非常认真。

  作为记录傅雷一家最重要思想的《傅雷家书》,是傅雷人格的最集中的体现。《傅雷家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傅雷一家的范围。哲学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研究傅雷的思想、哲理、方法;教育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研究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人才学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探讨人才培养的规律以及家庭对成才的影响;文学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研究散文笔法;历史学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剖析20世纪50至6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灵魂。

  读完全书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作者笔下的傅雷一家,让人感受不到一丝哀怨。唯有面对生死的从容,面对得失的淡定,面对不可控事物的坦然。震惊之余,浮躁的心却一下子变得宁静起来。用大师的心灵抚慰自己,能让我们平静地接受无法改变的事情,勇敢地改变我们可以改变的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07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才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 这本书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傅雷家书》获过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还被列为大型丛书《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及至目前,它在20多年间的发行量累计已达110万册,这足以证明其影响之大。《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是可以使我们更好提高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对我们学生来说,更值得一读。(本书由工学院李仲阳博士、刘忠博士以及广州中山大学文学系教授陈子轩推荐。)本书为书信体
第2个回答  2011-02-14
关于傅雷家书
本书是我国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暨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辑印在这本集子里的,不是普通的家书。传雷在给传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第3个回答  2011-02-08
《傅雷家书》简介

《傅雷家书》是著名翻译家傅雷与身在异乡的儿子傅聪往来书信的合集。在一封封家书中,傅雷指点人生,抒写挚爱,无所保留的向自己的儿女敞开了一位慈父的寸寸柔肠。
《傅雷家书》赏析

这本书通翻最大地觉得父爱给予的帮助和教育,其次才是话题内容。就傅聪言,正因为傅雷长期不略地写信,努力成了这个更有道德有水平的艺术家;就个人而言,我也多同感,常更老爸谈谈又长知识长道德,真的不错。傅雷家书是父子爱的结晶,是不作广告的教育宝典。确实精彩!
第4个回答  2020-01-0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