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桥的故事 谁修的索桥,怎么修建的

如题所述

索桥是有谁所修建的现在已经无法得知,索桥是用竹索或藤索、铁索等为骨干相拼悬吊起的大桥。

主要由桥塔(包括基础)、主缆(也称大缆)、加劲梁、锚碇(分重力式和隧道式)、吊索(也称吊杆)、鞍座(主鞍座和散索鞍座)及桥面结构等组成。

现在以地锚式居多,地锚式施工一般是先架设桥塔也就是主塔,然后锚碇大缆,之后吊杆和加劲梁的施工,最后桥面工程。

扩展资料:

索桥的历史记载:

历史沿革

编辑

始见于秦汉,如秦李冰曾在四川益州(今成都)城西南建成的一座笮桥,又名"夷里桥",便是座竹索桥。现存著名的有建于明清时的泸定铁索桥、灌县竹索桥等。过索桥感觉非常惊险,正如古人形容过索桥的那样:“人悬半空,度彼决壑,顷刻不戒,陨无底谷。”

国外不少桥梁专家认为索桥首创于我国,指出“中国大约在3000年以前已开始建造吊桥”。十四、五世纪藏族的汤东杰布(1385~1464年,或名甲桑珠古,意即“铁桥活佛”)就是当时在雅鲁藏布江以及西藏其他江河上修建铁索桥的工程技术专家。

据说他曾画了一座跨度为138米的雅鲁藏布江铁索桥简图,并于1420年左右建成,是我国古代跨度最大的铁吊桥。桥两端有塔,宽度仅容走人。目前已查证的最早索桥是四川益州(今成都)的笮桥,它建于秦李冰任蜀守时(公元前251年),距今二千二百余年。

跨城南面的检江,又名夷星桥,是当时按北斗七星形状建成的七座桥中的一座。西汉王褒在《益州记》中记载,笮桥在司马相如宅院南一百步,建造时用三个大铁椎来系桥柱紧竹索(现今铁椎仅有二个)。

《晋书·桓温传》记载,永和三年(347年)桓温伐蜀进攻成都时,曾与李势战于笮桥,可见,时隔近六百年后,笮桥仍在。相传诸葛亮曾在这里为出师东吴的费祎饯行。解放初期在考察司马相如的抚琴台时,曾在今天南门大桥西面的锦江河上,发掘出古代桥基下的大铁椎,证实该处是笮桥的故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22
甘肃最早的索桥是由羌民建造的。

相传羌族的祖先最先来到陇南时,看到江水滔滔,两岸陡峭,与外界交通十分困难,一筹莫展。这时从森林中走出一位鹤发童颜的长者,指导他们建造了索桥。从此,他们就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藤、麻等植物修建了许多索桥,索桥建造技术开始在羌部落中推广应用。战国时期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时,就利用当地羌族群众丰富的建桥技术,在岷江内外修建了一座竹索桥。此后,索桥在西南、华南得到推广,成为我国古代桥梁的代表性桥型。

笮桥

羌、氐民族自古“分窜山谷间”,部落与部落之间联系并不紧密,对交通设施的依赖性并不高,历史对秦汉时期甘肃一代的索桥建设很少 涉及。南北朝时期,氐人杨氏势力渐大,先后建立了仇池国、武都国、阴平国等,开辟了羌氐道,并与阴平道、羌中道相连。这时候修建的索桥有很多。到了唐代,随着地方官府对道路管理不断加强,过河设施进一步完善,在陇蜀驿道上出现了大量的竹索桥、藤索桥,杜甫入川时就走过许多这种索桥,并留有《咏笮桥》一诗,所谓"笮"就是竹篾编成的绳索。到了明初,有大量的移民迁到陇南,在开辟山谷道路时又修建了大量的竹索桥。新中国成立后,陇南各县还加固维修了30座竹索桥。到2000年,甘肃最后一座竹索桥--文县黄路山竹索桥才被拆除。

铁索桥

明清时代,陇南经济已经较为发达了,以文县碧口为代表,它成为陇蜀药材、食盐等主要物资的集散之地,商贾云集,铺面毗连,在清乾隆时被誉为甘肃四大商业重镇之一。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运输量增长的需要,官府开始修建大型的铁索桥来替代竹索桥。

西汉江铁索桥位于西和县西南45公里的大桥乡,相传是一位道士募化而建,建设年代在明朝以前。据碑文记载,1398年以后,重修过5次。新中国成立后,又经过多次加固,上世纪80年代维修时增加了钢丝悬索,目前仍在使用。

到了清康熙二十三年(1864年),文县西北的临江关又修建了一座桥,名为临江桥,后来移建于临江下游10公里处的蒿子川,凿山筑堤,改木梁为铁索,名为永济桥,督修者为文县武官杨清献。桥长67米,净跨50米,宽2.7米,共有9根主索。永济桥两岸狭窄,波涛汹涌,后有高山环抱,上游不远处有洋汤河汇入白龙江中。这座桥地势险要,实为甘川咽喉要道。这座桥屡次被军阀拆毁。1949年国民党溃败时,又砍断了铁索。新中国成立后又重新修复。

平堡索桥的传奇

黄河横贯甘肃中部和东部,省内流域面积14.45万平方公里,分为黄河干流和洮河、湟水、渭河、泾河、北洛河6大水系。目前,黄河流 域共建有索桥91座,计长9617.13米。黄河干流是陇西、河西的天然屏障,浪大流急,所以其上索桥建造规模一般都比较大,难度也比较高。

靖远县平堡索桥的建造有一些传奇色彩。平堡索桥建设前,两岸群众靠摆渡过河,每逢夏秋汛期,河水暴涨,往往会发生事故。据建桥前17年不完全统计,翻船落水事故多达18起,落水114人,死亡14人。

1965年,共产党员、当地农民冉旭在白银露天矿给生产队积肥时,发现有不少废旧钢丝绳。于是,他想把钢丝绳锚固在黄河两岸,再铺上木板,建一座可以通行架子车的索桥。他回到平堡,广泛宣传他的想法,在白银露天矿电工高海录和平堡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答应支援废旧钢丝绳。随后,公社干部白光华又赴省公路局求援,省公路局派出苏钰前往查勘,确定了桥位。后来,冉旭、高海录还自带干粮到天水新阳镇学习索桥建造技术,联合周围6村成立了"建桥委员会"。施工过程中,钢材、木材、水泥十分缺乏,除了省里给的一些补助外,还有很多材料需要自己解决,他们组织了三班人马,四处求援,先后找到了40多个厂矿企业,获得了很多帮助。平堡索桥工程充分体现了"民办公助"、"民工建勤"的原则,经过两年多的施工,平堡索桥于1970年4月27日竣工通车,当地群众3万多人参加了通车典礼,许多人踩在桥上潸然落泪。平堡索桥的建成成为当时轰动全国的一件事情被誉为"中国农民第一桥"。

内陆河流域流经的河西走廊地势平坦,水草丰美,在石羊河、冰沟、梨园河上有索桥15座,计长809米。

索桥的鼻祖——溜索

溜索是索桥的鼻祖,是最原始的过河工具之一,俗称溜壳子,西南少数民族称为“溜江筒”、“溜索子”,古代文献上多称为“撞”,所谓“悬撞渡索”、“渡索寻撞之桥”都是指溜索。通过溜索渡河过涧叫“过溜”。

溜索应该出现于人类循河谷而居的农耕文明初期。那时,为了交往方便,人们在经过较深较窄的沟涧时就利用藤条相连接"悬撞"而过。 后来过河的形式多种多样,也渐趋完善。溜索也由藤条发展到竹、葛、兽皮等材料,并通过编织拧结成为载重量大的绳索。这种绳索最初系于两岸的树木或巨石之上,后来又系于人们自己埋置的木桩上。为了安全起见,过河的人们又将自己按一定的方法用绳揽于索上,利用惯性滑动。后来溜索又增加了滑轮、滑筐一类附属设施。

溜索分平索和陡索两种。前者两端高度几乎相等,过溜的人溜至中段后,必须双脚搭于溜板上,双手握住溜索攀越到彼岸。后者则是两岸高度不等,过溜时自高而下,瞬间可至。要往回返时,需要另找溜索,也是此高彼低地溜回去。所以平溜一根便可来回,陡溜“成双成对”,往来各一,当然相距不能太远。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3
清初的何先生想出了造索桥的办法,使人们来往感到便利,可是桥上没有栏杆,在 摇摆的木板上行走,不安全,甚至出现事故。官府要追究 何先生的法律责任。在这个危险时刻,妻子要替丈夫雪冤,实现丈夫的愿望,于是用竹索在桥两旁边上了栏杆,从此危桥变安全桥,给人们带来快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2-21
何先德夫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