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吕调阳”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律吕调阳”是怎么回事具体如下:

    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注音:rùn yú chéng suì  lǜ lǚ tiáo yáng。

    释义: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出处:"闰余成岁"这句话,语出《尚书•尧典》,有曰:"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闰余成岁"的"岁"与"年"是两个概念。年表示从今年的正月初一到来年正月初一的这一段时间,为自然年。岁表示从今年的某一节气到明年的同一节气的一段时间,为回归年。

    岁的本义是岁星,岁星就是木星,木星运行的轨迹叫太岁。用岁星纪年是我国天文历法的另外一种。木星(岁星)12年绕天一周,每年行30度,为一个岁次。用之记载历史事件,就记为:岁在某某。太阳历纪年,岁星历记岁,这样年岁相符,就是"闰余成岁"。

    闰的问题解决了,历法和四季在理论上总算能对上了,但是历与四季气候、与实际的物候,也就是二十四个节气,是不是能够配在一起呢?这就要用律吕来校正、调整了。什么叫律吕呢?律吕是用来协调阴阳、校定音律的一种设备,现代音乐上叫定音管。

    中国古代在音乐上有五音,宫商角徵羽,这是五个全音,再加上两个半音,一个是4,一个是7,一共七个音。这七音是一个八度的自然音阶,没有音高,也就是没有定调。怎么办?就要用律吕来给它定调,律吕就是定调用的律管和吕管。

    黄帝时代的伶伦,用十二根竹管,其中最长的九寸,最短的四寸六分,因为九是阳的极数。然后按长短次序将竹管排列好,上面的管口一边齐,下边长短不一,像切大葱一样,留斜茬,然后插到土里面。竹管是空的,里面灌满用苇子膜烧成的灰。这种飞灰最轻,叫暇莩。把这些管埋在西北的阴山,拿布幔子遮蔽起来,外面筑室,绝对吹不到一点风,用它来候地气,因为地下的阴阳二气随时都在变化。

    到了冬至的时候,一阳生。阳气一生,第一根九寸长、叫黄钟的管子里面的灰,自己就飞出来了,同时发出一种"嗡"的声音。这种声音就叫黄钟,这个时间就是子,节气就是冬至。用这种声音来定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同时可以定时间,来调物候的变化,所以叫做"律吕调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相传黄帝时代的乐官伶伦在阴山(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用12根一头平、一头斜,长短不一且中空的竹管,内里灌满用苇子膜烧成的灰,将其插入室内布幔遮蔽、风雨不侵的土壤里,待到一定的季候自然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据此借以确定声音的高低为六律六吕(第一律名为“黄钟”、第一吕名为“大吕”),同时以此确定一年24节气(节为阳、气为阴,其中第一节名为“立冬”、第一气名为“小雪”,古人以冬为岁首)的准确时间。这真是伟大的发现,这些被称为律管、吕管的12根竹管既是世界上第一个定音器,又是中国特有的历法与四季气候、实际物候是否相配的校定器。
节气时间的准确确定,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更好地符合客观规律,“律吕调阳”见证了远古时代中华农耕文明的灿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2-22
千字文里的一句话。指音律。
第3个回答  2021-01-20

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