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无四字成语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8

1. 信四字词语有哪些

信四字词语有哪些 :

半信半疑、

信誓旦旦、

难以置信、

信口开河、

善男信女、

通风报信、

信口雌黄、

深信不疑、

言而不信、

将信将疑、

信以为真、

背信弃义、

笃信好学、

去食存信、

言信行果、

讷直守信、

意忌信谗、

贞信之行、

弃信忘义、

信及豚鱼、

信嘴胡说、

姑妄信之、

言而无信、

弃信违义、

徙木为信、

信受奉行、

疑信参半、

偏听偏信、

鱼书雁信、

信而有征

陇头音信、

信马由缰、

信外轻毛、

威信扫地、

推诚相信、

偏信则暗、

鱼水雁信、

信手拈来、

言而有信、

谓予不信、

自信不疑、

贪而无信、

不令而信、

信口胡诌、

履信思顺、

似信非信、

花信年华、

民保于信、

鱼信雁书、

昂首信眉、

讲信修睦、

孝悌忠信、

睦友以信、

信口胡说、

治兵以信、

忠信乐易、

达诚申信、

小忠小信、

取信于民、

轻诺寡信

信以为实、

果于自信、

信使往还、

违信背约、

惇信明义、

信言不美、

果刑信赏、

信步而行、

信笔涂鸦、

一言之信、

诎寸信尺、

一枝春信、

信不由衷、

赏信必罚、

杖莫如信、

卬首信眉、

云期雨信、

物微志信、

信使往来、

鸾音鹤信、

半信不信、

笃信好古、

信以为本、

青鸟传信、

破除迷信、

一言立信、

信而好古、

无征不信、

不言而信、

弃义倍信

尾生之信、

抱柱之信、

信步漫游、

赏罚不信、

一诎一信、

忠款诚信、

纳忠效信

2. 含有“信”的四字词语,成语,要没有词语也行

信口开合 半信半疑 半信不信 半疑半信 抱柱之信

背信弃义 背义负信 不言而信 笃信好学 风信年华

寡信轻诺 果刑信赏 果于自信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韩信用兵,多多益办

花信年华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将信将疑 讲信修睦 尽信书不如无书

陇头音信 履信思顺 鸾音鹤信 美言不信 民保于信

渺无音信 难以置信 偏听偏信 偏信则暗 破除迷信

弃义倍信 轻诺寡信 轻言寡信 诎寸信尺 取信于民

取信于人 去食存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善男信女 赏罚信明

赏信罚必 赏信罚明 深信不疑 贪而无信 通风报信

通风讨信 威信扫地 尾生之信 谓予不信 无征不信

孝悌忠信 信笔涂鸦 信步而行 信而好古 信而有征

信而有证 信及豚鱼 信口雌黄 信口胡言 信口开呵

信口开喝 信口开合 信口开河 信马由缰 信赏必罚

信誓旦旦 信手拈来 信守不渝 信言不美 信以为真

言必信,行必果 言而不信 言而无信 言而有信 言信行果

言行信果 昂首信眉 杳无信息 杳无音信 疑信参半

音信杳无 鱼书雁信 云期雨信 自信不疑

3. 什么什么信四字成语

1. 难以置信、

2. 通风报信、

3. 言而不信、

4. 去食存信、

5. 徙木为信、

6. 言而无信、

7. 鱼书雁信、

8. 鱼水雁信、

9. 偏听偏信、

10. 不令而信、

11. 陇头音信、

12. 推诚相信、

13. 谓予不信、

14. 小忠小信、

15. 民保于信、

16. 言而有信、

17. 治兵以信、

18. 尾生之信、

19. 云期雨信、

20. 似信非信、

21. 达诚申信、

22. 一言之信、

23. 孝悌忠信、

24. 贪而无信、

25. 破除迷信、

26. 一枝春信、

27. 果于自信、

28. 抱柱之信、

29. 赏罚不信、

30. 杖莫如信

31. 难以置信、

32. 通风报信、

33. 言而不信、

34. 去食存信、

35. 徙木为信、

36. 言而无信、

37. 鱼书雁信、

38. 鱼水雁信、

39. 偏听偏信、

40. 不令而信、

41. 陇头音信、

42. 推诚相信、

43. 谓予不信、

44. 小忠小信、

45. 民保于信、

46. 言而有信、

47. 治兵以信、

48. 尾生之信、

49. 云期雨信、

50. 似信非信、

51. 达诚申信、

52. 一言之信、

53. 孝悌忠信、

54. 贪而无信、

55. 破除迷信、

56. 一枝春信、

57. 果于自信、

58. 抱柱之信、

59. 赏罚不信、

60. 杖莫如信

4. 诚信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季布一诺 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出处:《史记·季布栾列传》:“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之间哉?’”

季路一言 比喻信用极好。

出处:《左传·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

君子协定 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后亦用为事先约定的套语。又称作“绅士协定”。

啮血沁骨 形容极端诚信。

出处:清·顾嗣立《元诗选·丁孝子鹤年》:“先是生母冯阻绝东村,病死……啮血沁骨,棺敛以葬。”

千金一诺 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脩辞立诚 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出处:语出《易·乾》:“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颖达疏:“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

一诺千金 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一诺无辞 一口答应,没有二话。

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四回:“再没有再荐便宜的了,如何不肯?一诺无辞,就同六事鬼去拣了一个黄道好日。”

一言九鼎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一言千金 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

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故无往不复,何德不报,渔者一言千金归焉。”

一言为定 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程婴,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允执其中 允:诚信;执:持;其:代词,那个;中:不偏不倚。真诚地坚持中庸之道。比喻真正做到恰到好处。

出处:《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论语·尧曰》:“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5. 四个字成语什么信

陇头音信 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渺无音信 指毫无消息

不言而信 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果于自信 果:果敢。形容过分自信。

难以置信 不容易相信。

民保于信 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偏听偏信 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轻诺寡信 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破除迷信 原指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现也指解放思想,扫除自卑感,树立敢想、敢说、敢干的新风格。

通风报信 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

谓予不信 如果以为我的话不真实。

尾生之信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言而无信 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言而有信 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杳无音信 音信:消息,回信。没有一点消息。

半信不信 指不完全相信。

半疑半信 有点怀疑,又有点相信。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抱柱之信 后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背义负信 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鸾音鹤信 比喻仙界的音信。

美言不信 信:信实,真实。词藻华美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

弃义倍信 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轻言寡信 谓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

去食存信 比喻宁可失去粮食而饿死,也要坚持信义。

贪而无信 贪婪而又不守信用。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

通风讨信 犹言通风报信。

无征不信 没有验证的事不可相信。

孝悌忠信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此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言而不信 见“言而无信”。

鱼书雁信 见“鱼书雁帖”。

云期雨信 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6. 信字成语有哪些

善男信女、

信手拈来、

信誓旦旦、

尽信书不如无书、

信口雌黄、

信马由缰、

难以置信、

信口开河、

背信弃义、

杳无音信、

信笔涂鸦、

花信年华、

言而有信、

信以为真、

言而无信、

将信将疑、

半信半疑、

深信不疑、

信言不美、

讲信修睦、

取信于民、

信而有征、

轻诺寡信、

信守不渝、

孝悌忠信、

信赏必罚、

取信于人、

笃信好学、

风信年华、

信而好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