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毛笔字的姿势和手法

如题所述

写毛笔字的姿势和手法如下:

书写姿势:有坐书和站书两种,前者是写字体小和小幅面作品,后者是写字体大和大幅面作品。其中,坐书时,要遵守“八字真言”。

毛笔的执笔手法:为“五指法执笔”,讲究按、押、钩、格和抵等“五字要诀”,要求笔杆垂直、指实掌虚和掌竖腕平。

书写姿势

毛笔书法的正确坐书姿势,为“八字真言”,即头正、身直、臂开和足安。

    头正。头部端正,略向前俯身,保证适度视角,不能歪斜。眼睛与纸面距离,应保持在30—40厘米左右。左手按纸,跟着书写进度,调节纸的位置,始终保持写的字在眼和手最佳范围。

2.身直。坐姿端正,背直肩平。胸口与桌沿的距离,保持10厘米左右,在书写字大小时,应适当调节距离。不能紧贴桌面,弯腰驼背,扭腰斜肩。

3.臂开。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90°左右,保持指、腕、肘和肩四关节的充分协调性、稳定性,尽量做到全身力量可以贯注笔尖。

4.足安。两脚脚掌自然平放地面,屈腿自然。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不可交叉腿、驾腿、盘腿及跪立、下蹲等。

毛笔的执笔手法

五字要诀:

一是按。指以大拇指指肚,紧贴在笔杆左侧。

二是押。指以食指指肚,紧贴在笔杆右侧,与大拇指相对夹住笔杆顶端。

三是钩。指以中指紧靠在食指下方,第一关节弯曲如钩,钩住笔管外部。

四是格。指以无名指在中指下面,与中指方向相对,紧贴笔杆,把中指钩向内的笔杆挡住,防止笔杆歪斜。

五是抵。抵是托的意思,指以小指垫托在无名指的下面,增加无名指“格”的力量,起到稳定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09
首先谈谈书写时是否需要悬腕的事儿,可能大家也听过一些相关的说法,比如执笔一定要悬腕才有功夫,其实不一定,是否悬起来和我们所写的字的大小有关。
古人做过总结,说“寸以内,法在掌指,寸以外,法兼肘腕”,意思就是字的大小在一寸内的,基本上是在用手指和手掌的功夫,字号更大的,就要兼顾手腕和手肘的控制了。
关于腕,有枕、提、悬三种方式。枕腕是把写字那一只手的手腕枕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提腕是将整个手腕提起来,胳膊在桌上依然有支撑的着力点;悬腕便是连手腕带手肘都悬起来,不与桌面发生关联。
写大字时,要抬起手腕和整个手肘,让毛笔稳定垂直向下。这时手活动的空间更大,可以轻松写出一条一米长的线条。如果写小楷,则需要将手腕枕在纸上或另一只手上,又或是稍稍提起一些,因为这时候我们需要更精细的控制力,把功夫放在笔尖上,不需要太大的空间动作。执笔高低也是一样的道理,字越大,执笔越高;字越小,执笔越低。
刚开始打基础时,我觉得应从难到易,从站立悬碗开始,先综好稳定性,再开始写小字,练习提腕、枕腕,逐渐提高精度。
执笔也是同样的,借由不同的书写情况,古人有不同的执笔方式。比如,过去古人席地而坐,有时纸不是平放在桌面上,而是斜置,三指执笔的方式更有助于保证笔尖与纸面垂直,比较适合这种情况。隋唐时期有了桌椅,随着发展,到宋代日渐普及,人们开始垂足而坐。纸面平放之时,五指执笔法更易于保持笔尖与纸面垂直,因而便成了这个书写角度中更为普遍的执笔方式。
最为常用的五指执笔法,要点便是“擫、压、勾、格、抵”这五个字。
1. 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拿起毛笔;
2. 用无名指抵住笔的后方,小拇指不着力,轻轻需搭住,手腕要放松。指实掌虚:手指弯曲执笔,手掌中会自然形成一个可以腾挪的空间,因此书写时毛笔可以在手上灵活地运动。
苏轼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虚”可以理解为手掌中的空间,“宽〞则是说手腕运转得开。
从肩、时、腕到手指,形成了一个灵活 的轴,最后落定在纸上,便表现为我们的笔力。
自如地执笔,要达到这种默契需要用相当长时间练习。最好的状态大概就是我们不会感觉到手里有笔吧,手与笔合为一用的时候,笔就成了我们表达时身体的一种延续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