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档案必须存社保局吗?档案与退休有什么联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可以肯定的说,人事档案根本不应该存放在社保局。

社保局是 社会 保险的经办机构,按照各级编办印发的三定方案,全国绝大多数地方的社保局没有管理人事档案的职能。既然社保局没有管理人事档案的职能,为什么要把人事档案存放在社保局呢?如果偶有社保局存放人事档案的情况,那绝对是不规范的,说明当地的领导还没有把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看清、弄明,万一那一天,人事档案管理出了什么漏洞,后悔也就晚了。

社保局主要是负责 社会 保险业务档案的管理,社保局管理的业务档案主要有以下九大类:

(一)参保单位登记材料。

(二)参保人员登记材料。

(三) 社会 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材料。

(四) 社会 保险登记证管理材料。

(五) 社会 保险卡(证、手册)管理材料。

(六) 社会 保险待遇领取资格验证材料。

(七)退休人员 社会 化管理服务材料。

(八)异地安置登记材料。

(九)服务协议管理材料。

很明显,人事档案不在社保局管理范围,所以我说,人事档案不应该存放在社保局。

人事档案存放在社保局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他不是人事档案的专门管理机构,制度、设施肯定是有漏洞的,万一发生丢失、霉变、损毁等事件怎么办?所以一定要把人事档案存放在人事档案的管理机构,也就是组织人社部门。

档案是退休的前提,没有档案将会直接影响办理退休。

我们现在办理退休都需要审批,审批审什么呢?主要是审档案。如果你连档案都没有,想退休,该审核什么呢?

尤其是在退休年龄的认定上,组织人社部门都以档案最早记载为准,不以身份证为准,你连档案都没有,年龄怎么认定?

另外,如有视同缴费年限,更需要完整的档案,既使是同年参加工作的同事,因为身份不同,可视同的年限也不同。身份怎么判定?依据还是档案,从档案资料的汇载来判定你的身份,再根据你的身份来认定你的视同年限。

离开档案,你要办理退休是很麻烦的,甚至有可能办不了退休。

所以,一定要从始至终都要重视档案管理 。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应该按照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的要求来管理。下面就你提出的问题,作一个简单的分享。

一、人事档案必须存社保局吗?

不是。

人事档案的管理总体上是按照干部人事的管理权限来进行管理,具体的有这么几种管理方式。

第一,党员领导干部的人事档案。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来管理。属于上级党委任命的领导干部,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来进行管理。

第二,一般公务员人事档案的管理。 党委、群团系统的干部,由同级党委组织部门负责管理;政府系统的一般公务员,由政府人事部门负责管理。

第三,事业单位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 领导干部由任命的上级党委组织部门管理;一般人员由本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管理。

第四,国有企业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 企业领导干部,由任命的上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负责管理,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及以下人员,由本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负责管理。

第五,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辞职、离职人员档案的管理。 按照档案 随 人走的原则,如果到有档案管理资质的单位就业的,个人人事档案,可转至新就业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如果属于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档案可转到当地人社局下属的人才交流中心档案室进行管理。

第六,退休人员档案的管理。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退休后的档案管理仍然按照在职时,根据干部任命管理权限来进行管理,企业单位的退休人员移交当地街道进行管理,但部分地方企业退休人员的档案管理有的还是有当地人社部门进行管理。

二、档案与退休有什么关系?

这几部分人员办理退休必须提交个人人事档案。

第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办理退休,需要提交个人人事档案。 人事档案主要审查视同缴费年限,参加工作的起始年限,年龄是否符合法定的退休年龄。

第二,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经历而辞职离职的人员。 这部分人主要审查视同缴费年限、年龄是否符合法定的退休年龄。

第三,国有企业中符合特殊工种工作年限的人员。 主要审查特殊工种的认定情况是否符合国家要求,年龄是否符合特殊工种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

第四,其他人员。 除了上述三种情形以外的其他人员办理退休,以缴费年限作为计算退休年限的人员,或是没有个人人事档案的人员,不需要提交个人人事档案。

看到这个问题,很自然地想,题主可能是一个对人事档案如何管理不知情的人吧。本人是一个基层工作多年的公务员,谈一下本人所知道的情况。

一、人事档案管理的大致情况

和我国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相适应,人事档案管理的大致情况是:各级党委组织部管理本级党委任命的领导干部的档案;各级人社部门管理本级党委、政府管理的一般职务公务员、机关工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本级政府管理的国有企业职工的人事档案。在个别系统人员数量很大时,经过档案管理部门审批,也可以设立系统性的档案管理机构,如教育局管理教育系统工作人员档案,国有企业管理部门——如工信局——管理国有企业职工档案。

以上所涉及到的部门,都会设立专门的档案室,配备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专门从事档案的收集、编目、整理、归档等日常管理工作。不论是什么人,一般情况下,是根本见不到本人档案的。其他单位要调用档案,必须先开据单位介绍信,并经过上述部门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批准,才可查阅人事档案。

人事档案是一个人各方面情况的原始材料和第一手证据,从入党、入团,到参加工作时间,历次职务调整和工作岗位变动、工作调动,逐年工资晋升和调整,年度考核结果,党政纪处分都会装入本人档案。有时候,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事项,也会被一并装入档案。对个人来说,人事档案是极为重要的,堪称人生记录仪,人生“黑匣子”。

二、档案与退休之间的关系

档案是一个人 历史 的忠实记录。一个人到退休时,就涉及到工作年限、退休年龄等等关键问题。这些东西只有从个人档案中查找依据。其原则是: 以个人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准 ,确定退休年龄。这是中组部、人事部、公安部联合发布的文件确定的。目前,国内所有涉及确定年龄(实际上也就是确定出生日期)的政策都以此为准。如果个人档案遗失,就无法确定年龄和参加工作时间,导致无法办理退休手续。个人档案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不论个人档案中有多少份涉及出生日期的材料,政策规定以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准,意味着即使最先记载的那份档案记录是错误的,也一律以此为准,共他记载即使正确、属实,也不再有效。千年的字纸儿会说话,个人档案定人生,一点儿不假。

三、人事档案必须存社保局吗?

综上,人事档案保存的单位和部门实际上有好几个。正常情况下,保存人事档案最多的单位,是各级人力资源和 社会 保障局这个一级局,而不是其下属的二级部门—— 社会 保险事业管理局。只有在办理退休手续时,社保局要查阅个人档案,确定年龄和参加工作时间,属于档案的正常使用而已。

楼主您好,人事档案不是存在社保局社保局,他是不会接收人事档案的,人事档案必须要存放在有托管资质的机构当中去,比如说,你是国有企业的单位职工,那么你的个人档案可以由所在的工作单位来托管。但是你不是国有企业的单位职工,而是私营企业单位职工这种情况下,私营企业是没有权限来托管个人档案的。

所以你就需要把你的个人档案,托管在有托管资质的机构当中去,比如说,你们当地的人才交流开发市场,那么这个人才交流开发市场就是有托管档案的一个权限!因为个人档案不能拿在自己手里,拿在自己手里就会形成一个死档,也就是无效的档案,这样的话对于你今后办理退休,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当然在办理退休的过程中,确实是需要用到个人档案,一方面要审查你个人档案,有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如果有视同缴费年限,那么只能够通过你个人档案中的相关记载,来确定你的视同缴费年限,另一方面要确定你初始就业时,你的这个出生日期,因为你初始就业时的出生日期和你今后办理退休时的年龄是有直接关系的,所以说个人档案对你办理退休是非常重要的。

楼主您好,人事档案必须存在社保局吗?档案与退休有什么联系?这个人事档案并不是存在社保局的,但是如果你要办理退休之前,那么社保局都是要核查你的人事档案的,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如果说你在退休之前不能够提供有效的个人档案,那么对于你的退休来说会产生较大的一个影响。

比方说,如果你拥有视同缴费年限,但是你不能够提供有效的个人档案,证明你的这个视同缴费年限,那么在办理退休的时候,社保部门就不会认定你的使用缴费年限,只能够认定你实际的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所以说对你来说就会损失很多的一个年限,毕竟你的视同年限是你自己曾经参加工作的,但是你不能提供有效的个人档案证明的话,所以说对你来说这些年限都是一个损失。

那么个人档案应该保存在自己的工作单位,如果自己工作单位是国有企业的话,那么是可以保存的,如果自己的工作单位不是国有企业,那么就应当保存在具备托管资质的,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开发中心,这样的话也是完全可以等到退休之前,那么根据社保局的调档函,将你的个人档案调到这个社保局就可以了。

我国人事档案保存管理制度,国家“档案法”立法保护的,“人事档案”属于“永久保存”级别。


国家干部人员“人事档案”有政府组织部人事局统一保存,永久性保存管理。

高校在校生“人事档案”有学挍保管,大学生毕业后,“人事档案”随人转移,招聘入职单位后,可以转移到有资质单位档案室保管。后期工作变动时,“人事档案”随个人随身携带(保管),或寄存所在地政府“人力资源人才市场”保存;以前还收取“人事档案”管理费,后期国家新政免费建档保管。

社会 保障局档案室,接受企业改制破产倒闭的职工“人事档案”,分别建档保管,便于“下岗职工”退休时,查阅档案资料,核对“96年(有些省92年)社保前”的工作年限,社保政策认定为“视同缴费工作年限”,核算“过渡性养老金”。

极少数下岗职工,原单位破产倒闭时,由于身份不属于原系统局下属单位在册职工,属于借调、挂靠等性质身份;由于企业破产倒闭不存在了,他们的人事档案有的返还“原单位”或通知“本人”领取自行保管。

“人事档案”对于“下岗职工”办理退休很重要,不能丢失,如果遗失找不到,就意为着你的“档案”中的“视同缴费工作年限”无法确认,影响你的“过渡性养老金”核算。

近期是老“下岗工人”办理退休集中期,真的由于原单位倒闭破产时管理混乱,造成一些“下岗职工”办理退休时,找不到“个人档案袋”,就是后期有补救(证明取证复印件)也很麻烦;提醒一下那些临近退休的“下岗工人”们,该找找你的“个人档案”的下落了,做好万全准备,迎接退休日期的到来!

1、一般人力资源和 社会 保障两个部门经常连在一起办公,所以有时候简称人社局,但是这是两个很大范围不同的部门。所以人事档案不是社保局管辖的内容,而是人力资源这方面的。

2、一般人事档案是存放在人社局及其下属的人才中心或者国企、事业单位等有档案、管理资质的单位。

3、档案与退休的关系。根据最新的一些政策,针对养老保险退休,档案的作用主要是 认定视同缴费年限 和一些具有 特殊身份的人员 1996年以后 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退休时无需提供档案,按其实际缴费年限确定养老待遇。

希望能帮到大家——易美迅档案.小易

人事档案不可能存放在社保局。

一、社保局没有管理、存放人事档案的职能。

社保局是社回保险的经办机构,有负责审核人事档案并以此办理退休手续的权利,但没有管理、存放人事档案的职能。

试想,全市(县、区)有几十万、上百万人,如果档案都存放在社保局,社保局能存放的下吗?得有多少人来专门负责管理档案?

所以说,人事档案存放在社保局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二、人事档案应该存放在哪里?

这主要还是结合本人的身份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管理比较正规的私企都有专门负责人事档案管理的机构和部门,按照身份、级别归口管理、存放。

这么说可能有些抽象。举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可能更便于理解。

我是从部队转业的自主择业军官。我的档案就存放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我转业时,档案由部队移交给原来的人事局军转办。

我爱人是随军家属。她的档案存放就相对复杂了一些。随军前,她的档案由原工作单位负责管理、存放;随军后,部队重新给她建立档案,在司令部管理、存放;我转业时,她由政府按安置政策安排了工作单位,档案由部队移交到被安置的某国企人力资源部,由本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档案的管理、存放,一直到退休。退休时,企业把档案提交给社保局进行退休资格的审查。

三、档案与退休的联系。

档案与退休的联系十分密切。档案对个人来说非常重要。

因为,档案是社保局审查本人身份、确定退休时间、核定养老金待遇的重要依据。如果没有人事档案,就如同一个人是“黑户口”一样,社保局拿什么给你办理退休手续?

总之,人事档案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与退休的联系十分密切,绝对不能拿自己的档案不当回事。

人事档案从来就不存放在社保局,社保部门只是通过档案核定即将退休人员的工龄和身份,从而判定以何种方式,何种标准办理退休。与档案的管理和存放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档案与退休的关系可就很大了,下面我详细说说:

先来说说档案的管理吧:

人事档案指的是入职后员工从上学至今的全部节点材料汇总。这里即包括上学时期的入学、升学、毕业、学历、学位、党团、参工、提拔晋升等等材料,里面都有。因此,按照档案的相关规定,员工档案必须由所在单位管理,不具备管理资质的单位需要委托第三方人才公司管理,学生档案在学校,军人档案在部队,灵活就业人员档案按道理应该在生活地或者户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但由于各单位、各时期的管理标准不一,导致很多人的档案都因为各种原因返回到个人手中,这种做法其实并不正确。

再来说说档案与退休之间的关系:

档案是办理退休的唯一依据:

1.社保部门需要通过档案审核认定即将退休人员的出生年月,从而确定其具体退休时间。

2.审核档案参加工作时间,确定其工龄,再结合实际缴费年限确定其是否能够退休,看是否有视同缴费年限。

3.通过相关材料认定其身份,干部身份与工人身份退休时间不同。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单位的岗位调整,调资表等材料综合认定其工作岗位适用退休时间。

总体来说,档案之于退休,就有这几种作用,各位了解一下!

最后说说社保部门与档案的关系:

咱们目前实行的是 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只要参保,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即可通过社保部门办理退休养老金的领取手续,而这个手续是需要结合档案来进行认定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办理退休手续是不需要档案的,但办理社保养老金的领取就需要档案了。

按照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社保部门只具备档案的审核职能,不具备档案的认定职能,员工档案中各项复杂问题只能由所在单位予以认定,当社保部门与用工单位在某个标准上发生分歧时,应当以用人单位的意见为主。

你提出的事两个问题,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