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清朝的文学作品多以长篇小说为主,例如四大名著。而元朝以前均已诗词和史书为主呢?

如题所述

因为明清之际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到近代的过渡转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外交都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新旧冲突极为严重,尤其是当时明末清初的农民起义严重社会激荡。所以反抗精神、追求自由个性解放的思想就开始萌发了。看看四大名著,贯穿始终的不都是这些思想吗?
而明清之前,隋唐宋元,其实那是文学作品有唐诗宋词元曲,数量应该远远超过明清小说。且宋代已经有了话本。再者该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封建统治阶级主要致力于政治经济发展或者边疆保卫工作,再者史书方面有专门的史官,他们其实也没有闲着啊。只能说每个时代的作品形式不同罢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4
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到了明清时期步入了成熟期。就文学理念、文学体式和文学表现手段而言,明清小说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从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因此,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

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第2个回答  2019-05-04
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环境有关。
在明清工商业发展迅速,是市民阶层有了思想文化的需求,从而形成了广大的读者群。
印刷术的提高使话本小说得以广泛传播。
第3个回答  2019-05-04
大概是明清以后通俗文学发展的比较快,小说应运而生,之前还有点属于精英文学,我的猜测,不知道对不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5-04
元朝前,小说处于童年期。唐传奇,宋传奇等等,就是最早的小说。自然还形不成四大名著这样的大作。
相似回答